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亮天上走(云南弥渡民间文化生态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弥渡是《小河淌水》的故乡,山歌的故乡,也是中国的花灯之乡,花灯、民歌文化氛围浓厚。《月亮天上走(云南弥渡民间文化生态报告)》(作者唐似亮)以全景式的角度,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故事去透视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全面的搜集了以弥渡为代表的云南山歌。

内容推荐

《月亮天上走(云南弥渡民间文化生态报告)》(作者唐似亮)以全景式的角度,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故事去透视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全面的搜集了以弥渡为代表的云南山歌,《月亮天上走(云南弥渡民间文化生态报告)》生动地再现了民歌的呈现形态,详实地记录了这一类型的文化在民间的传承。

目录

序曲

走过多少石板路 踩下多少马蹄窝

第一出

月亮出来亮汪汪 小河淌水清悠悠

第二出

野火烧山找旧路 青草发芽找旧根

第三出

不弹弦子不上路 不唱山歌不出门

第四出

跳死灯场不算死 不会玩灯枉一生

第五出

山高也有羊肠路 水深总有渡船人

余音

大寒小寒随冬去 鸟语花香地不老

试读章节

到了北京,从一个小地方到了一个大地方,工作暂时没分配,住在招待所里等待。年轻人爱新鲜,一有空就往京城著名的地方跑。天桥、故宫是必然要去的,颐和园也是必然要去的,哪怕天上下着大雪也要去。跑了几天,才觉得北京太大了,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完的,心想反正是在北京工作,就“留着以后慢慢看吧”。不出去,”憋在小房子里好冷清,好寂寞。”就在这时,“突然有一张戏票从天而降,说是照顾新进京的同志。问清了演出地点,也不管演什么,反正舞台上的歌呀舞呀川妹子都爱。伞也不打,雪仍飘着,叮铃当啷响着的电车摇晃着,川妹子兴冲冲下了电车,小跑着进了礼堂》反正不是戏院》,兴》中冲对号入座。”

那时的文化生活相当单调,能看一场演出,有一种幸福感。坐下来,看一眼节目单,上边印有“云南民歌独唱”,这是川妹子闻所未闻的。

云南在哪里?川妹子觉得曾“在初中地理课本上见过一面”,还“知道云南在大西南的边上,很遥远,仿佛听说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街上走。云南民歌什么样,很好奇。”

云南民歌什么感觉?一点感觉都没有。没有感觉,就认真去听。川妹子有点像今天的粉丝们,一下记住了歌手的名字:黄虹。

来自云南的女歌手走上舞台,一张口,高山流水样的嗓音一下就抓住了川妹子的心。数十年之后回忆起来,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受:

歌真新鲜,像刚绽放的花朵;歌很清脆,脆生生的味道;歌很生活,就像在叙说家常。一阵云南风亲切、灵动地迎面而来,捎带的是云南的草香水气吗?听着,听着,突然一声深情呼唤:“哎——”,川妹子觉得就像在喊自己。随即就看见“阿妹”坐在河边,望着天边缓缓移动的月亮,想起不在身边在深山的“阿哥”,哥要是月亮,妹就能见到了,思念成真。“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毕竟是天上地下,“哥啊,哥啊,哥啊”,回肠荡气的呼唤,柔情万千的呼唤,情真意切的呼唤,那样动人,无可回避,无可抵挡,川妹子的热泪被呼唤得夺眶

而出。

一曲《小河淌水》,征服了一位豆蔻年华、革命的“知识分子”,并为之痴迷到如此地步:

黄虹在掌声中退场。《小河淌水》在川妹子心中从此没有退场。这时那声“哎”和整支歌缭绕在川妹子心中。台上在演出什么,当然也精彩,可惜川妹子已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在继续倾听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多么美呀,描绘出的云南多么美呀!蓝天如经水洗清澈无际,云絮多变,幻化难数;山幽幽,树青青,四季如春,四季开花。歌是诗吧!是画吧!是勾人魂魄的精灵吧!倾听《小河淌水》,就是倾听云南,如不是云南的山美、水美、人美,能有这样美的《小河淌水》么?云南不遥远,云南不陌生,云南已装进川妹子心里。

川妹子很想把《小河淌水》和什么东西比一比,凭着中学音乐老师的教导,她会唱肖邦的《愿望》,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舒曼的《莲花》。她不想把外国歌曲经典比下去,也不想让《小河淌水》比下来。都是经典。《小河淌水》是中国民歌的经典。演出结束,这种痴迷还在继续:

夜深了,雪没停,电车在风雪中“呻吟”。礼堂里人多热气高。礼堂外滴水成冰,川妹子回到宿舍,只能抵御家乡冬寒的衣裤像薄薄一层纸,京都的北风毫不留情地入骨三分,可她没喊冷。《小河淌水》似在召唤,她只有异常亢奋的感觉。心,很热,很热。

就这样,两年后,川妹子冯永祺去了云南,一去就没有返回。连她自己都觉得奇怪,全中国那么大,可以去的地方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云南々

这千里一线牵之缘,会不会是那个严冬之夜听黄虹唱《小河淌水》埋下鬼使神差的种子发芽开花了呢?

在川妹子心中,《小河淌水》就是云南,《小河淌水》的召唤就是云南的召唤,京都似不足惜,堂皇的要职部门似不足惜;去云南吧!《小河淌水》给了有力的一推。

到了云南,这种兴奋还一直保留着,当时的感觉还在不断花样翻新。

有一年杜鹃满山开的季节,几个朋友去一座名山看日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登山,林深如晦,有人在林深处用竹叶吹《小河淌水》,旋律经星光点染,露水滋润,如叙如诉,情思悠悠,有山野韵味和晨风的清凉,杜鹃的微香。像在对山说对树说对登山看日出的人说悄悄话、知心话,心不知不觉就共鸣了,感动了。它既是那支熟悉的民歌经典,能找到曾有的感受,又似乎是有些别样不同。在云南,随时可能遭遇《小河淌水》的别样情致。

成了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冯永祺才知道受》小河淌水》“诱惑”的不只自己一个人,有的还是真心实意接受诱惑的。一次去一个地方参加笔会,有人唱起《小河淌水》,就像一粒火种引得满车人都唱起来。冯永祺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先生,唱到动情之处,任凭眼泪进流,并坦然说出了他与《小河淌水》的情缘:

“我是民歌的‘受害’者!”他的话出口惊人。

他曾在异乡为异客,召唤他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从云南的山里走向草原是被马头琴伴奏的蒙古族民歌《牧歌》牵引。他家的茅屋在山箐里,读中学飞出箐沟到了县城。隔壁文化馆有人吹箫,不在白天总在暮色苍茫的时候。这人特别爱吹响亮幽远,情深意长的曲子。只闻箫声声,不见吹箫人,更添几分意蕴。山里孩子听熟了箫声里的牧歌:“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白云下面走着雪白的羊群。”禁不住神思远游,心向草原,在辽阔中展开翅膀。大学报考志愿填的是内蒙古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在草原工作,如愿以偿。草原虽好,他终忘不了云南故乡。依恋草原也依恋大山,既唱《牧歌》也唱《小河淌水》。无巧不成书,他工作的单位隔壁又是文化馆,又有人吹箫,吹箫人偏爱吹《小河淌水》,偏在暗夜里吹,不知为什么一遍又一遍。隔墙听乡音,抬头见乡月,似乎是故乡在呼唤游子:“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一首唐诗飘然而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他非远古征人而是今日的思乡游子。P11-13

序言

2008年8月24日晚8时,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盛大的开幕式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闭幕式怎样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人们充满了期待和猜想。开幕式上,由有“月光女神”之称的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莱曼,用她那天籁之音和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刘欢共同演绎的主题歌已经风靡于世,闭幕式上的演唱如何与开幕式遥相呼应?

没有帷幕的帷幕拉开,舞台上出现七位身着五彩缤纷旗袍的女歌唱家,她们是张也、汤灿、张燕、陈思思、雷佳、王丽达、哈辉,7人像从云端下来的七仙女,衣袂飘飘,随即响起的《今夜月明》主题曲,像来自深山旷野的清泉,缓缓流过长满青苔的石头,向四周弥漫,一直漫延到地球的边际。天上的月亮似乎也听到了,将银色的月光倾泻在漾漾清波上: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亮汪亮汪亮汪亮汪……

月亮出来亮汪汪

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啊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阿哥月亮出来月亮月亮

这不是云南弥渡民歌《小河淌水》吗?

不错,是》小河淌水》。这可是奥运会的闭幕式啊1这可是向全世界直播的演出啊!云南弥渡民歌》小河淌水》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那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件大事啊!

看到演出视频转播的云南人和热爱《小河淌水》的人,心中涌起一道道暖流,双眼悄然湿润了……《北京欢迎您》是迎宾辞,《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是诚挚的挽留,而云之南的《小河淌水》,则在去与留之间营造了月色朦胧般的别样情思,谁说不是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人的缠绵倾诉呢?

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了,前来参加奥运会的人员相继离开北京,纷纷踏上回家的旅程。地处西南边陲的春城昆明火车站,也迎来了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的云南演职人员。30多个小时的颠簸,对演出前夕高度紧张的演职人员来说,实际上是30多个小时的休息。当他们走出车厢,走向欢迎他们载誉归来的人群,捧着送到胸前的鲜花,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上,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欣的一句话,说出了所有云南人的心里话:“虽然在本届奥运会上,云南运动员没有得到奖牌,但是我们云南的文化队伍,却拿到了一块最大的金牌。云南文化是此次奥运会演出的最大赢家1”

谁说不是呢?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了两首云南民歌,一首是由成龙、刘德华、容祖儿、莫文蔚等“大腕”领唱的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一首就是改编为《今夜月明》的弥渡民歌《小河淌水》。两首民歌登上奥运会闭幕式演出的“大雅之堂”,云南文化当然是“大满贯”。  云南弥渡的《小河淌水》,再一次蜚声海内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亮天上走(云南弥渡民间文化生态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似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21291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6.8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