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几格拂尘——掀起名砚的盖头
砚以人重
铭贵人文
亦因人赝
说文解字
……
上编 证伪编
下编 阙疑编
| 图书 | 赝砚考 |
| 内容 | 目录 引言 几格拂尘——掀起名砚的盖头 砚以人重 铭贵人文 亦因人赝 说文解字 …… 上编 证伪编 下编 阙疑编 内容推荐 《赝砚考》为《名砚辨》的姊妹书,前者主要对伪品古名人砚的考证,后者更有对诸多砚史争议问题的辨析。与主题相关的古琴及印章等文房什物亦附考于两书各篇正文之后。 《赝砚考》分《证伪编》、《阙疑编》。《证伪编》考证自晋至清历代伪款名人砚28例,涉及古砚众多,刊出砚照、砚拓者即有百余砚。其中“岳飞砚”、“文天祥玉带生砚”、“谢枋得桥亭卜卦砚”等,在砚史上影响极大。作者主要从诸砚的形制、材质铭文等方面人手,考证出砚与原始文献、铭文与题者行迹等等的不相符,论证砚为臆造品或仿品。 《名砚辨》间有证伪、辩真。上编《刍议编》诸文,考析有争议的古名人砚如“孔子砚”、“脂砚”的真伪及砚史名家黄任、顾二娘等的砚事;《杂俎编》有对各种名砚争议问题的考辨,也有对古名人砚鉴赏问题的探求。共计刊出近185方砚的照片、拓片,范围以古文献所载及今日中外公私藏品为主,其中部分私家所藏珍品为首次刊出。 两书作者吴笠谷先生为砚艺名家,本身通文史,擅书画,以精制“文人砚”享誉中外砚林。多年来潜心研究砚文化,其曾用近一年时间遍及各地考察砚坑近况,又先后赴各地访察古砚不下百余次,故所撰两书是其多年研究心血的结晶,能对一干砚史问题作出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考证,故两书兼具学术性与实用价值。 因作者考证严谨,眼光独到,多有发前人所未能发的观点,言今人不敢言的砚坛时弊,资深藏砚家也可从两书中受益良多;又有辨伪方法作为例说,且图文并茂,初涉藏砚之道的爱好者更可从中汲取赏砚经验。 编辑推荐 《赝砚考》为《名砚辩》的姊妹篇,主要对古名人砚伪品的考证。全书分《证伪篇》、《厥疑篇》。作者主要从诸砚的形制、材质铭文等方面入手,考证出砚与原始文献、铭文与题者行迹等等的不相符,论证砚为臆造品或仿品。 作者吴笠谷先生为砚艺名家,本身通文史,擅书画,以精制“文人砚”享誉中外砚林。因作者考证严谨,眼光独特,多有发前人所未能发的观点,言今人不敢言的砚坛时弊,资深藏砚家也可以从本书中受益良多;又有辩伪方法作为例说,且图文并茂,初涉藏砚之道的爱好者更可以从中汲取赏砚经验。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赝砚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笠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266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5.4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9 |
| 宽 | 185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