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哈佛日记》是作者王学勤是过去几年间在职参加国外培训期间的课后笔记。是以日记形式复习学习所得、咀嚼消化、排遣胸臆时的真情实感。是每天课后及参加集体活动后,敲击键盘,一字字、一句句突击录入的产物。包括哈佛日记、新加坡受训记、日本受训记三篇,都涉及干部培训的话题。

内容推荐

《哈佛日记》是作者王学勤的日记,包括哈佛日记、新加坡受训记、日本受训记三篇,都涉及干部培训的话题,而且哈佛班或“裸学”班都曾有过一定范围的议论或关注。本书的关键在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从这个角度,任何培训的精髓,只有一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目录

哈佛日记

新加坡受训记

日本受训记

试读章节

在杨部长讲座前,提前半小时专门安排卢迈秘书长的特别讲话:六点要求。按照杨燕绥老师的说法是,因为上一期出访出了一点事,所以多了这半小时的讲话。秘书长的要求,在我记录中主要就是,尊重异性;转变身份;注意称呼等等。

秘书长似乎对男同学特别不放心。其实对我们来说,谁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前程呢?!

白墙上刷白水,等于没有。如果要出事,仍然会出。

飞机飞行平稳,只有嗡嗡的轰鸣声。

由于年龄和工作的磨炼,年轻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早已转化成每天的刻苦和永远不停歇的工作。出乎意料的是,很多老朋友都对美国此行予以充分评估。

八月十一日,在清华上课时,吴志功来电话,我发短信告知,正在上课,请中午联系。中午通话,老吴第一句话就是,你博士了还学什么。我说,是学习公共管理。他不以为然地说,你学党史的还要学?及至说明不久要去哈佛学习,马上听到的声音是:“值得值得太值得了!”从事外国教育研究的专家如此肯定去哈佛的重要性,但随即又明知故问,“你外语行吗?”回答有翻译后,吴说,“有翻译也短了一块呀!”令人伤心的“揭短”,但确实无可奈何啊。

临行前,在苏州的大学同学来电话,告知下周来京,找说明出国学习无法接待。对方马上说,苏州原市长杨卫泽参加过这个学1960年生于苏州。1978年后,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高级编辑、教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东城区委等单位任职。著有《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若干著作研究》。

手头的工作是边学习边移交的,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管工作,作为学习期间唯一的任务,要善始善终。善始,做到了,在清华学习期间,想方设法安排时间开会动员、听取汇报、与巡回检查组沟通情况等。善终,则要成为憾事。离京前夕,在请示赴朝同志之前,我就与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同志沟通,这项工作很可能要由部长亲自担当了。昨天,赴朝同志数次电话商议干部安排工作,同时果然明确,先进性教育工作由自己承担。

由于一开始就迟到了两天,开班仪式和重要的第一课都没有参加,因此对整个学习任务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真是出乎意料,时隔仅仅一个多月就要再次赴美。而第一次去美国考察,则是在相距十年前的1996年。

三访美国,工作内容各不相同。第一次,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出国,是考察社区问题,属于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畴。当时,社区的概念刚刚传人中国。首站芝加哥,留下深刻的美好记忆。相比之下,那次对纽约的感觉特别不好。还值得回忆的,就是当时同行的同事在选购商品时,为两次重复购买了Made in China的物品而哭笑不得。当时,所到之处,感叹最多的是,谁如果改革开放前来美国。真是要惊讶的!那次回国时,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猛然间觉得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灯光昏暗,如同农村。

十年后的第二次,就是一个月前,带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的“中国歌曲排行榜”到美国举行颁奖晚会。地点是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当购物时发现铺天盖地基本上都是Made in China的时候,两场分别在深夜甚至凌晨安排在两个赌场进行的演出活动,居然能让数千座位的剧场几乎坐满。几乎全是中国观众。差点让节目主持人串场解说时忘记了这是在美国本土举行的活动。

第三次,还有七八个小时,又一次要降落美国。在哈佛的学习任务是早已明确的,但此前还要先安排几天的实地考察。  刚到首都机场贵宾室,六十个同学还没有都坐下,卢迈秘书长就打招呼:航班信息有误,没有推迟,还是正常起飞……这一个多月来,这样的随意性变化实在太多太多,甚至让人觉得与公共管理高级班相距太远。

在出境检查口,一些放在香烟盒里的打火机,还是被检查发现,予以扣留。飞机上标示得更明确,没有一处允许抽烟。

起飞不久,乘务员开始送饭了,也不知道算晚饭还是夜宵。有同学带头提议,因为刚吃过晚饭,这顿饭可以推迟。结果,乘务员协商后,安排这顿先吃早餐,简单一些,晚餐换到明天早晨吃。呵,马上开始的考验还多着呢。

熄灯了。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开始了高空休眠。

此时此刻,不知道大家都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我思忖,以往的经验证明,从现在起,工作上的事,真的只能束之高阁了。

人说,开会不当组长,出国不当团长。这次出国,轻松得连“学长”都不担任。不知怎的,却想起了以往带队出国考察时的艰辛,几乎全都在细小问题上。

此次出国,虽然课程表上列出的出国教育只有一次,但实际上安排的内容丰富多彩。一次是中组部干教局李伟民谈《怎样认识美国》。从美国的开国历史讲起,以爱国主义教育收尾。一次是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作有关《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的讲座。杨部长有许多新的观点,譬如,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美经贸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晴雨表”;战略伙伴关系现在也有点用滥了,贬值了。(P4-6)

后记

这是旧作。是过去几年间在职参加国外培训期间的课后笔记。是以日记形式复习学习所得、咀嚼消化、排遣胸臆时的真情实感。是每天课后及参加集体活动后,敲击键盘,一字字、一句句突击录入的产物。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和不可复制性,当时无暇、以后无需、现在无从核实。付梓之际,做了一些减法,删除了可能产生歧义的片言只语,省略了纯属个人生活感受的段落。

时隔数年,对照当初,反思受训的方方面面,窃以为,还有点阅读价值的或许是哈佛案例的一鳞半爪。新加坡的治国理念与日本授课者的一家之言,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地方。毫无疑义,最感兴趣也最令人感兴趣的,或许是我的一个个同学。所有的所有,没有丝毫的刻意,更没有任何褒贬,仅仅属于第三只眼睛的观察而已。每个同学都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每个同学学成上岗后都有很多的进步。我的记叙,至多就是一位独钓者的钩沉。

无法回避,三篇日记,都涉及干部培训的话题,而且哈佛班或“裸学”班都曾有过一定范围的议论或关注。其实,这些,都只是一种说法,如过眼烟云。个人体会是,干部培训,历来只是培养方式之一。关键在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从这个角度,任何培训的精髓,只有一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时,学与不学不一样;有时,学与不学没有什么不一样。干部在职学习是一门科学,自有其内在的规律,随时空和主体对象的变化而状态不一。集中培训只是方法之一。大规模培训之重要,不仅在人数多、时间长、覆盖广,主要应为影响深远。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语言的隔阂,特别是由于理解方面的限制,所记的大量授课内容,均未经授课者确认,也未核对讲义原文,错漏之处难免。见仁见智吧。宽。还特别提醒我们,看书是学习,交流也是学习,要更多地了解美国,知己知彼;要学会讲“废话”,烘托气氛,任何场合都能够接得上去;稿子不要太长,要学会演示,等等。杨部长的讲座语重心长,给人全新的思考角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学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35606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