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后土
内容
编辑推荐

韩魏年是修水县太阳升(原三都)镇政府退休干部,数十年来,他在工作之余潜心创作,曾出版长篇小说《天平》。修水深厚的人文和丰富的历史底蕴是韩魏年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来源,虽然年逾六旬,他却被一处富矿——义宁桃里陈家吸引,并义无反顾向一座新的高峰攀去。

《后土》是韩魏年继《天平》的又一部力作。全书以三次土地革命为主线,描写生活在修水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日常生活。

内容推荐

《后土》由韩魏年所著。

五百里分宁河的源头是幕阜山的腹地,也是汩罗江的发源之地,汩罗江虽淹没了一代忧国忧民的伟大身躯,却洗不尽他心灵的遗恨,一字字一句句的“离骚”宛似溪流入海,千古凭高屈子的精灵孕育着一代代“三湘”士子。水流天际总有源。当年的“三湘”士子毛委员就是在这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领导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打土豪、分田地。

有谁会想到三十年以后,“秋收起义”的发祥地分宁,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斗地主、分田地。在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艰难地改造这块贫瘠的红土地。

在无情的岁月里又度过了三十年,共产党在经验教训中不断完善农村责任承包制,分田到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

《后土》以三次土地革命为主线,描写生活在修水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日常生活。本书的问世,奠定了韩魏年在修水文学界的地位。

目录

引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试读章节

幕阜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湘、鄂、赣三省边陲之地分宁,海潮似的峰峦,起伏绵延,层叠不尽,莽莽苍苍,浅翠深绿。一望无际的林海深处,烟环雾绕。

从寂静的森林传来凄凉哀婉“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声,使人感到一种旷古荒漠的韵律。

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掩映着古寺四周,阴沉沉的,显得静谧。由于年久失修。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左右两边的方丈室、祖师殿、观音阁及僧舍等残破不堪,三门外的高大牌坊门顶上的匾额经过日晒雨淋,油漆早已斑驳脱落,烫金的“云霄寺”褪色了,整座梵宇完全失去了昔日雄伟巍峨的风采。但仍不失幽深、神秘。

常年兵荒马乱之故,无有施主捐资,朝山进香者都是一些穷困山民,寺院僧众无法在云霄寺栖身,云游的云游,还俗的还俗,只剩下几个年老多病的僧人,再也不存在当年香火鼎盛、满寺院虔诚的诵经声和一场场盛大的佛事了。学童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了寺院的晨钟暮鼓。人称分宁才子的冷翰清,就在云霄寺开设蒙馆。他收授本地山民的二十来个弟子启蒙,并从塘坊家里带来两个家境贫寒而用功苦读的得意门生,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像一个避世之人,不愿与外界来往,淡泊名利甘居林泉。

阳光从残破的藏经阁屋顶上照射进来,习习山风吹拂窗棂上破旧的毛边纸。虽然三伏天了,那顶旧青缎瓜皮帽依然戴在他那拖着长辫子的脑袋上。他身穿铜钱厚的家织土布衣,灰不灰白不白的,领口和袖口已经毛了边,油光发亮的衣服很难辨别原来的本色。他有着高高的身材,消瘦的脸颊,嘴唇上蓄着一撮山羊胡。“……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读书声中夹杂着不时的咳嗽声。其实,他刚过而立之年。学童们端坐在课桌边的座位上,“咿咿……呀呀……”地跟着先生念着唱戏般的声调。坐在后面的两个年龄较大的学童,目光离开了毛边纸装订的课本,调皮地瞅着窗外院子里随风晃动的篁竹。

“杨钧和,你站起来!”冷翰清放下手中的线装书,拿起桌上二寸宽一尺五寸长的楠竹板子,走到最后一排座位旁边。

杨钧和才蓦然回过神,木呆呆地起身,望着先生手中的竹板,显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将手放在桌上,手指伸直。”冷翰清虽然摆出一种师道尊严的架势,高高举起右手的竹板,却难以遮掩心中的痛惜,竹板还未打到十下,便长叹一声:“唉……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便停下来,摇了摇头向前面走去。

冷翰清带着两个弟子住在大殿北侧,这里过去是云游僧侣挂单和善缘居士及香客住的单间客房。教书之余,他常到西侧方丈室心悟长老那里闲聊,深知心悟长老对佛学有精辟之见,但他对长老所讲的禅机半知半解,似懂非懂。吃完晚饭以后,他布置好两个弟子温习白天讲授的《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就来到方丈室。

方丈室的门虚掩着,冷翰清轻轻地推开门侧身进去。豆大的烛光下,心悟长老闭目盘腿坐在蒲团上,破烂的袈裟挂在精瘦的骨架外,面孔显得更加苍白。冷翰清悄无声息地在心悟长老右侧的薄团上盘腿落座。

方丈室寂静无声,只有夜风将窗棂上的毛边纸吹得沙沙作响。

要是往日这个时分,众僧早已集合在殿中,“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祥和的颂经声伴着清悦的钟磬声在梵宇上空回响。

昔日的云霄寺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大小佛像镀金绘彩、光鲜耀眼,各个殿堂灯烛齐明,各执事僧各尽其责,就连挂单的僧人也不例外。远方的香客同众僧在千奇百样的佛像前,随着经文声虔诚地跪拜。

可是,现在的云霄寺却像荒漠中的孤岛,幽暗的方丈室空空落落死一般地沉静。由于粮食奇缺,心悟长老同几个老和尚只好到谷涧、小溪边采野菜充饥,寺院例常佛事无法进行。  此时,心悟长老声音细微沙哑:“老衲本该不谈俗事——”他还是闭着眼睛,“居士值此天道无常之际,何必甘居林泉,过闲云野鹤的日子,打发青春年华?”

冷翰清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地睁大眼睛,打量着心悟长老。因为以往心悟长老与他谈话的话题,尽是参禅礼佛,清静无为乃至天文、地理、医学等。有时也谈诗词歌赋、填词作诗,其意境超凡脱俗,声色动静自如。冷翰清特别喜欢心悟长老那首《空谷晚烟》:

空谷鸟相应,树影挂晚烟。

澄潭映新月,本色伴风眠。

“难道天道有变?”一阵沉静过后,冷翰清思索中不得要领,反问心悟长老。

“自咸丰以来,国家无一日安宁,天下的黎民百姓更是劫数难逃。洪秀全拜上帝会成立太平军自号天王,也未能成正果,虽怀匡世之志,只不过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徒增孤坟哀魄。”心悟长老的脸上隐隐现出哀痛表情,“作为一个出家的佛门弟子,不应该谈红尘中的往事。”

冷翰清心里感到困惑。心悟长老既不谈佛也不谈诗,难道以上所谈的与他有关?难道是他出家的因由所在?难道一个即将圆寂的佛家长老对红尘中的往事还有什么追忆和挂念?一连串的疑问后,他似乎有所顿悟。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后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魏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77502
开本 32开
页数 6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西
202
14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