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中山人生箴言/走近孙中山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这句话的意思浅显易懂。孙中山认为,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能够统一,人民便可以享受幸福,否则便要受其祸害。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段祺瑞的邀请自广州北上,谋求国家统一。期间绕道日本,在神户接受日本记者的访谈,论及国家统一问题,他讲到上述一番话。

中国不应当分裂,而应当统一,这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孙中山一生中多次论述到中国要统一的问题。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而不能分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二是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实现国家统一,“这就是全国人民现在要做的大事”。三是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四分五裂,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永远处在落后的任人宰割的境地。

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后,两岸人民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和平统一则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主张,“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已成为炎黄子孙的共识。孙中山的这句名言常常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引用,如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就说道:“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先生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对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对一切有志于实现祖国富强、完成祖国统一的海内外同胞,仍然有着巨大的启迪、教育和鼓舞作用。”

P9-10

后记

全书编撰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获益不少,囿于体例,未能一一注出,特此说明,并表谢忱。

查阅资料的单位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等。作者还利用了中国知网、读秀、超星、中美百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网等电子资源。

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金炳亮社长、钟永宁副社长的信任,及该社政治读物编辑室曾玉寒、黎捷两位女士为本书付出的辛劳。

作者

2011年9月

目录

前言/1

社会情怀篇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3

夫时势者,人事之变迁也;自然者,天理之一定也。/5

天下为公。/7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9

要把历史上的政治、社会、经济各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历史的中心。/11

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进步,因之心性文明之进步亦为之稽迟。/13

聪明才力大者,当尽其能力服千万人之务;聪明才力略小者,当尽其能力服十百人之务。/15

古人说“知易行难”,我的学说是“知难行易”。/17

天下事业的进步都是靠实行。/20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21

军队的灵魂是主义。有主义的军队,是人民和国家的保障。/23

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科学自然较优。/2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8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30  。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32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34

国家之基础,是建筑在人民身上。/36

为四万万人民谋幸福就是博爱。/37

政府之官吏,乃人民之公仆。/39

夫事功在百世,而权位不过一时。/41

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42

国无法则不立。/44

乱莫甚于坏法,奸莫大于卖国。/46

自治者民国之础也,础坚而国固,国固则子子孙孙同享福利。/48

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权。直接民权凡四种:一选举权,一罢官权,一创制权,一复决权。/50

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导致灭亡。/52

夫欲求外交之胜利,必先谋内政之修明。/53

实业之发展,不仅为政治进步之所必需,实亦为人道之根本。/54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56

欲上纾国计,必先下裕民生。/58

治本于农。/59

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62

正义所至,何坚不破?/64

念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欲明历史,必通文字。/66

逆天者必受殃,害人者终害己。/68

“合”之一字最足为吾人警惕。/70

人生奋斗篇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75

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77

人生有死,死有重轻,死以为国,身毁名荣。/79

天下安危,匹夫有责,先知先觉,义岂容辞!/8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斯之谓矣。然个人之去就其义小,国家之存亡其义大。/83

真革命党,志在国家,必不屑于升官发财;彼能升官发财者,悉属伪革党。/85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生活。/87

既学必求其通,勿浅尝辄止也。/90

不管你们到哪一国去留学,也不论你们将来学什么,只要

 你们能够刻苦用功、切切实实地去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92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厉),用能鼓

 动风潮,造成时势。/94

无论什么人做事,都有一种志气。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96

生为人杰,死作鬼雄,惟诸烈士,其昭鉴之。/98

勿以小挫失而遽怀灰心,毅力坚持,以谋进取,庶足日起有功也。/101

乐观者,成功之源;悲观者,失败之因。/102

古人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盖人类牺牲的价值,有比生命还要贵重的,就是真理和名誉。/104

学问为立国根本,东西各国之文明,皆由学问购来。/106

学问志愿,两者并行。有学问而无志愿,不徒无益,而反有害。/108

爱国以命,爱党以诚。/109

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坚忍耐烦,

 劳怨不避,乃能期于有成。/111

天下之事,莫不成于艰难困苦之后,但能打过此关,则前途必日顺利。/113

凡天下事必须同德同心,不问其结果之若何,一致进行,不屈不挠,方可成功。/115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116

努力前程。/118

我们做事,要在人前,不要落人后。/121

不能奋斗,即不能生存;奋斗无目的,亦不能成。/123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125

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127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129

志在冲天。/130

参考书目/132

后记/134

序言

人生格(箴)言是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睿智的集成,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它时刻激励人们取得进步。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20世纪三伟人之一,他的丰功伟绩和高贵品质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孙中山在世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曾讲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它们振聋发聩,切中肯綮,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等等。人生格言的提出,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多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它是孙中山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是我们人生成长有益的精神食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

关于孙中山语录的编辑,前期成果不少。代表性的有:一苇编《国父语录》(桂林,自学出版社1943年)、刘真主编《中山先生嘉言录》(台北,台湾书店2002年)、秦孝仪编《国父思想学说精义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6年)、胡波主编《孙中山言粹》(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等。但以上各书常带有时代烙印,编排有不尽合理之处,多是分类堆砌,未见详细解释。

2010年10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高峰论坛上,不少对孙中山研究有素的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孙中山研究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未来在深化和细化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孙中山研究从象牙塔走向民间,走向普罗大众。本书可视为在上述思想的感召下所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成如容易却艰辛。全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初选有代表性的格言100条,囿于篇幅所限,又从中精选出65条。孙中山的格言种类繁多,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主要侧重于选取孙中山对社会、国家的观察和励志类的警句。编排时详细标明出处和著述时间,简单解释格言的内容、介绍格言的背景资料及流布过程,配以若干图片,努力做到科学性、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诚然,作者做了应有的努力,但限于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孙中山人生箴言》由张金超所著,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初选有代表性的格言100条,囿于篇幅所限,又从中精选出65条。孙中山的格言种类繁多,涉及方方面面,《孙中山人生箴言》主要侧重于选取孙中山对社会、国家的观察和励志类的警句。编排时详细标明出处和著述时间,简单解释格言的内容、介绍格言的背景资料及流布过程,配以若干图片,努力做到科学性、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编辑推荐

《孙中山人生箴言》由张金超所著,认识“真正的”孙中山是有着许多困难的。“国父”孙中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历史学界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伟人。其生时,有人对其他咬牙切齿,有人对其冷嘲热讽,有人对于顶礼膜拜。在其逝世后,对领袖的“神化”运动更加深了对孙中山的评价难度。韦慕庭认为:孙中山本人的想象力和他的改造中国的雄心,大大地超越了他所生活着的社会和他所能集中起来的力量的具体现实。在他的主观愿望和屡次挫败他的客观形势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有关一个人的个性构造问题,而这种个性构造,驱使着孙中山去追求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中山人生箴言/走近孙中山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金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73248
开本 16开
页数 1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6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