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先生是著名的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他在国闻通信社和《大公报》工作十八年,从记者、编辑到担任地方版总编辑;其间和后来又主持《文汇报》笔政十一年,实践了自己的办报理念;被划为“右派”二十三年,历经屈辱和磨难;晚年著述十一年,有大量著作行世。
《锦绣河山》主要收录徐铸成先生1984年至1985年来在海内外报刊所刊登的游记和通讯。
| 图书 | 锦绣河山/徐铸成作品系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铸成先生是著名的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他在国闻通信社和《大公报》工作十八年,从记者、编辑到担任地方版总编辑;其间和后来又主持《文汇报》笔政十一年,实践了自己的办报理念;被划为“右派”二十三年,历经屈辱和磨难;晚年著述十一年,有大量著作行世。 《锦绣河山》主要收录徐铸成先生1984年至1985年来在海内外报刊所刊登的游记和通讯。 内容推荐 《锦绣河山》主要收录徐铸成先生1984年至1985年来在海内外报刊所刊登的游记和通讯。这一年半来,作者风尘仆仆地跑遍了京、津、沪三市及湖北、川东、长江三角洲的不少城镇。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祖国大地已然生机勃勃、团结振兴。作者有慨于身逢其盛,自然该尽心记录;又谨记张季鸾先生的名言“老记者如果不‘记’,岂不剩下纯粹的老者,生命也就完结了”,予以自勉,所以才有这样一部《锦绣山河》。既有宏观概述,又有细致描绘;既有对新事物的不吝赞赏,也有对旧积习的诚恳批判;既有忆苦——大跃进时的急躁、“四人帮”时的突变,更多的是思甜,是对国家发自肺腑的热忱。文笔轻快,又颇富史料价值,令人切身感受到以徐铸成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所迸发出的活力和精神气象。 目录 前言 自序 观感篇 在上海写 游鄂中与三峡 北京新貌 西上长安 江南巨变 苏州 宜兴 长兴 湖州 江西之行 南昌 庐山 九江 抚州 漳厦之旅 杂文篇 灯下漫谈 黎明漫笔 小楼散记 百衲篇 忆苦思甜篇 “大跃进”侧记 “文革”中的两次突变侧闻 传记文学篇 吴鼎昌、钱永铭列传 徐铸成生平简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锦绣河山/徐铸成作品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铸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476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1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