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序
引论 德育之为德育
第一节 人文缺失:德育及其研究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典范转移:从灌输德育到交往德育
第一章 大学德育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文化与自我观:德育历史审视的理论取向
第二节 以他人为中心:儒家文化力德育
第三节 以观念为中心:观念政治力德育
第四节 以个人为中心:物化科技力德育
第二章 德育理论的再认识
第一节 凸显自然与人:自然学派的德育主张
第二节 厘定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派的德育观点
第三节 学生与交往胜出:交往学派的德育理念
第三章 交往德育的提出
第一节 挑战与应对:交往德育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交往德育:在文化动力中生成
第三节 人性复兴:以交往为中心的文化力德育
第四章 交往德育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手段一目的”:灌输德育审视
第二节 “交往理性”:交往德育的规范基础
第三节 交往德育:合理性与合理化
第五章 交往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第一节 交往及“生活世界”:交往德育之存在
第二节 生存与觉解:交往德育的本质和价值
第三节 文化、社会、自然与人:交往德育的功能
第六章 重建交往的大学德育
第一节 “知一行一知”:德育认识论
第二节 人与社会的整合:大学德育目的及目标的真谛
第三节 德育内容:从泛政治化到本体价值的复归
第七章 交往德育之实现(一)
第一节 生成:交往德育过程
第二节 交往:德育方法的更新
第八章 交往德育之实现(二)
第一节 优质教学:塑造德育教学的交往时空
第二节 “文化化人”:营建交往德育的良性氛围
第三节 前提、原则和方法:建设交往德育的和谐环境
第四节 形象再塑:重构德育主体
余论 必要的“乌托邦”
第一节 大学德育重建之反思
第二节 交往德育论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论诉求吗
第三节 交往德育:必要的乌托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