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哥伦布(世界科普文学经典美绘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哥伦布》描写了一群爱好自然的少年,立志要象哥伦布那样去发现自然界的“新大陆”,也就是新事物。面对孩子们来说,其实他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旧事物,也都是“新”的。

少年哥伦布们决定先到森林里去找。作者维·比安基特别擅长描写动植物的生活与习性,于是他在书中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介绍了许多飞禽走兽的特点,森林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等等。语言轻松活泼,描写生动细腻。

内容推荐

《少年哥伦布》是著名苏联儿童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森林报》的续篇。《少年哥伦布》中描写一群爱好自然的少年,他们自称“哥伦布”,要运河发现“美洲”——森林的奥秘。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森林中许多鸟兽的生活习性,全书渗透着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细心观察、研究大自然的精神。

目录

第一个月 学会宣布成立

第二个月 谁也不知道的大陆

第三个月 出发

第四个月 继续做杜鹃试验

第五个月 寻找失踪者

第六个月 躲在草棚里向外看

第七个月 老住户的一封来信

第八个月 夏季勘察总结

第九个月 报告:新野兽

第十个月 吉特的报告:林中游戏与运动

第十一个月 化装法庭

第十二个月 向未来跃进

种种偶然事件

结尾

试读章节

春分前的一个傍晚,狂风在小巷子里顽皮地打着呼哨,把一团团湿漉漉的雪抛到玻璃窗上,行人不得不用双手按牢竖起的大衣领,缩脖曲背,抵御扑面而来的潮气。

恰在此时,在森林报编辑部明亮温暖的房间里,一只身段苗条的黄色小鸟正放声歌唱着。它的笼子挂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从那儿可以看清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当少年森林通讯员们披着银光闪闪的白雪走进房间的时候,它发出了一长串婉转动听的声音,此后,它就一直用这种声音参与着少年们的讨论。

少年们一共十个人,包括五个男孩,五个女孩。他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也都是少年森林生物学家小组的成员。在一名指导员的带领下,他们围绕新一年的小组活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且,他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郑重其事地宣布“少年哥伦布学会”正式成立。

为什么叫学会呢?因为是在课外时问自愿参加的一种小组活动。

为什么他们是少年哥伦布呢?因为这个学会的全体会员都是发现新大陆的人,或者起码都是想像哥伦布那样发现新大陆的人。

有人问:我们的国土早就已经被发现了,而且,一切都已经被人们研究得烂熟,怎么可能产生新的哥伦布呢?

“不,不能这么说。”少年哥伦布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重要的不是被发现的东西,而是谁为了谁而发现。

“比方说,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的。他是意大利这个旧世界的居民,他为他的旧世界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美洲。可是,对美洲的老住户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也是他们的旧世界,即使哥伦布发现了它,也丝毫没让它变新。与此同时,我们居住的世界对我们来说也是旧世界,而对印第安人来说,却是一个等待发现的全新世界。

“世界上有很多枯燥无味的人,对他们来说,一切新事物都是旧事物的翻版。我们可不是那种人,对我们来说,一切旧事物都是新的!而且,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不论过去发现了多少事物,都绝不会是这片土地上所有事物的全部。也就是说,总会有一些东西是过去的人们没有发现过的。

“概而言之,如果说,我们的国土确实已经被老住户们疲倦的眼睛看腻了,成了司空见惯的,因此,也就变得好像没什么意思了,那么,在我们纯净、锐利的眼睛面前,在我们爱好探索的智慧面前,这片国土又将成为一个十分新鲜、美妙而神秘的世界。我们将会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崭新的,都是妙不可言的,都是神秘未知的。所以,我们说,我们是我们国土上的真正的哥伦布。

“现在还得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不把自己叫做‘少年自然科学家’,而叫做‘少年森林生物学家’。

“简单得很,在随便哪个少年自然科学家小组的活动场所,你都会看到,关着鸟儿的笼子,养着各式各样的小兽的笼子,装着壁虎和蛇的笼子,盛着各种鱼儿的鱼缸,关着昆虫的匣子,栽着花卉的盆子,甚至还可能有种满了蔬菜的一间间温室。

“当然,你还会看到,少年自然科学家们在生物角、在实验室、在菜园和果园里精心地照料动物,对植物做米丘林实验,培育出很大的蔬菜与水果……总而言之,你会清楚地感到,少年自然科学家其实就是少年农艺家、少年饲养员和少年园艺师。

“我们承认,这些事情都是很有趣而且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仅仅是所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就是勘察,即对我国自然条件下的野生动物、植物进行清点与深入的研究。

“我们的小组是直属于《森林报》的。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到森林里去,用发现的眼光观察动物、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活动与习性,去发现那个一直与我们隔绝的自然。P1-4

序言

这是一本富于诗意的好书,所以,我愿意把它推荐给年轻的朋友们。但是,提到推荐,难免带有某种推销的嫌疑。所以,必须说明我想推荐的所谓诗意——科普读物的诗意。

提到诗意,人们或者会如这本书的一位小主人公良那样,看到清晨的阳光,就想起了普希金的名句:“欢迎你,太阳!黑暗将隐退!”或者想起人们对所谓诗意的那些经典的描述,比如诗意如风、诗意如月、诗意如酒之类。

不错,这些确实都能让我们心领神会地感到诗意。可是,假如有人突然地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或者在紧张劳累的工作里,或者在千篇一律的阅读中,或者在放纵恣肆的享乐里,你能否感到或者创造出某种诗的意境?你将会作出怎样的回答呢?

在回味这本书的诗意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化装法庭”。

法庭,尽管是化了装的,也难免让人感到沉闷与压抑。但是,在读着这一章的时候,我清楚地感到了一种真实、纯净、轻逸、淳厚的诗意的氛围,就像品味杜甫等伟大诗人的那些不朽的名篇时所感受的那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化装法庭上,一位自称怀·朱·任列导的黑衣人,以原告的身份对森林里的松鼠、花啄木鸟和交喙鸟提出了“盗窃自然财富”的指控,对林鼷鼠和小田鼠提出了“啃坏树木、破坏自然资源”的指控,最后对“林中全体鸟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灰苍鹰”提出了指控,而这些鸟兽的辩护人——少年哥伦布的三位代表,却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完全依赖法庭审判团的三位生物学家对这些被告作出裁决。很明显,在这番概述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诗意可言。

但是,回到具体的“化装法庭”上去,我们便能清楚地感到一种如两座相对而立的高山那样的对峙——狡猾与智慧的对峙。

在“化装法庭”上,黑衣人任列导——一名盗猎人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人类的贪婪——一种从人类真实欲望出发的、狭隘的、极端化了的情感和与此相应的狡猾,而三位被告辩护人,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些热爱生活、热爱森林、热爱探索与发现,而智慧不是很成熟的普通年轻人。

很明显,这样一对组合,即不够成熟的智慧与发展到了极端的狡猾——一种由贪婪衍生的化装成智慧的伪智慧,是无法构成对峙的——因为对峙必须是两座势均力敌的高山之间的对立,而在这对组合中,与狡猾相比较,智慧显得太弱小了,就像是一座大山上的一棵云杉那样,弱小得根本无法与那座大山本身相抗衡。而“化装法庭”的成功之处,恰在此时凸现了出来,因为它引入了另外一种力量——三位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在生活中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化装法庭”上,他们所代表的,是对森林与自然的深切关注,是对鸟兽与鸟兽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人类与鸟兽的共同命运的深入思考。概而言之,他们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人类的智慧与理性。

人类的智慧或者理性,与人类的狡猾一样,也是由人类的欲望衍生的。不同的是,智慧不是欲望乃至贪婪的盲目追随者、帮凶与辩护人,而是欲望乃至贪婪的清醒的旁观者与指控者,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观察、发现、思考、自觉与自我约束。

所以,如果说,在人类欲望的大地上,狡猾是一座貌似智慧或者理性的大山的话,那么,智慧或者理性就是另外一座大山,一座与狡猾势均力敌的大山。这座大山,一如狡猾总是在发出黑暗的光芒引导着我们走向自身与自身所处的环境的毁灭那样,总是在放射着一百个太阳般的光辉,引领着我们,远离贪婪与贪婪对我们的局限,远离我们的局限与愚蠢,远离我们对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毁灭,远离我们对我们自身的毁灭……而这座“大山”的确立——之所以是人为的“确立”,而不是自然的“耸立”,是因为它必定是人为的——这正是诗意的真正的来源。

诗意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感受与创造诗意?

在这本小书所描写的每个细节里,我们都能清楚地感到智慧与狡猾的对峙,智慧与狡猾的势均力敌,智慧与狡猾的交相辉映,智慧与狡猾共同制造的“微明”与神秘。而这,正是我在阅读或者改编这本小书时所感受到的,或者说,这是了不起的科普作家比安基为我们提供,而我也愿意向朋友们推荐的诗意——一种在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或者创造的诗意——智慧与狡猾对峙的诗意。

少年哥伦布学会的成员良,在一个松鸡窝里发现了一只草蛙与四只还没长出羽毛的小松鸡共处一室,便把草蛙拎出来,而那只倔犟的草蛙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回到松鸡窝里去,最后,良主动放弃了对草蛙与小松鸡的和平生活的干预,转身离去。

请注意,这一美妙的转身本身,不就是一种淳厚如酒的诗意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哥伦布(世界科普文学经典美绘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维·比安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89738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7-4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