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美书简/语文新课标互动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光潜先生为中国现当代美学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

内容推荐

《谈美书简》是作者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谈美书简》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附录

新题预测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朋友们:

谈美,我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你我都是人,还不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吗?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也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人,还须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而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社会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是怎样起源的呢?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就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关于这些,格罗斯在《艺术起源》里讲得很详细,较易得到的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也可以参看。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印象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亘引起对对象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和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这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之类,使它实现为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这整个运动分为知(认识)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心理学在近代已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在过去是附属于哲学的。过去哲学家主要是意识形态制造者,他们大半只看重认识而轻视实践,偏重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视脑中枢到运动神经那一环,也就是忽视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他们大半止于认识,不能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不过这种认识也可以起指导旁人行动的作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针对这些人说的。

就连在认识方面,较早的哲学家们也大半过分重视“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认识,而他们所理解的“理性”是先验的甚至是超验的,并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这种局面到十七、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英国的培根和霍布士等经验派哲学家才把它转变过来,把理性认识移置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理性认识看做是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验主义在欧洲大陆上发生了深远影响,它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先驱,费尔巴哈就是一个著例。他“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对现实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结果是人作为主体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能动的方面,却让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而且“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这份《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但在用词和行文方面有些艰晦,初学者不免茫然,把它的极端重要性忽视过去。这里所要解释的主要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也就是主体(人)和客体(对象)的关系。费尔巴哈由于片面地强调感性的直观(对客体所观照到的形状),忽视了这感性活动来自人的能动活动方面(即实践)。毛病出在他不了解人(圭体)和他的认识与实践的对象(客体)既是相对立而又相依为命的,客观世界(客体)靠人来改造、和认识,而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既体现了自己,也改造了自己。因此物(客体)之中有人(主体),人之中也有物。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参加过五十年代国内美学讨论的人们都会记得多数人坚持“美是客观的”,我自己是从“美是主观的”转变到“主客观统一”的。当时我是从对客观事实的粗浅理解达到这种转变的,还没有懂得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阐述的深刻意义。这场争论到现在似还没有彻底解决,来访或来信的朋友们还经常问到这一点,所以不嫌词费,趁此作一番说明,同时也想证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于研究美学的极端重要性。P16-19

序言

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正齐头猛进,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渴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学名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桥梁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既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储备,还可增进对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进而增长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性情。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也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阔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做了相当明确的规定,并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在对这些图书进行了市场综合考察以及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只有将阅读和写作以及语文知识的积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既能应付学生的考试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为了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教育界权威专家和众多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读者。本套丛书体例设置科学实用,既有“走近作者”、“背景搜索”、“内容梗概”、“阅读导航”、“特色人物”等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式的阅读指南,又有针对名著内容含英咀华、条分缕析式的评点批注,还有对作品思想内容、谋篇布局、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深度分析,更有从应试的角度专门设置的考试真题和最新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所选篇目经典,版本权威,体例科学,栏目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书评(媒体评论)

贴切而生动的比喻,丰富的古典诗词的谐和的印证,及其“行云流水”式的“亲切有味”的语言,都把作者的人格和文品和盘托出,一个自由自在的灵魂,在颤动中,播散着生命的芳香。

——著名文学家 叶圣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美书简/语文新课标互动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56259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