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
内容
编辑推荐

21世纪初以来,华语电影作为一种跨区域、跨资本、跨文化的独特文化景观,日益在全球电影文化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来自国内外重要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著名导演和资深产业从业者,深入探讨世界华语电影与新媒介、新科技、新市场的互动关系,为开拓华语电影的持续有效发展道路、开辟中国电影的新方向带来崭新的启示和思考。本书由陈旭光主编。

目录

代前言 世界华语电影:新媒介背景下的新美学与新思维

创作与类型

该换人了!——谈华语电影的发展和转折

一个香港导演的电影观

华语电影: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探寻中国特色的类型创作

怎样拍一部好的商业电影

华语电影的类型创作与叙事策略——内地电影,宿命观的电影大潮流与现实的叙事

高新科技背景下华语电影创作

内涵与发展

浅谈华语电影的几层含义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中国·电影

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化与全球化:中国电影的再想象

华语电影:新的美学策略和文化战略

21世纪华语电影的发展及作用

试论华语电影发展的新症候

华语电影的概念裂隙与母语电影的未来

华语电影反同质化的美学路径

从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到东亚电影——华语电影的特征及展望

产业与资本

好莱坞、中国和中美电影市场

华语电影:产业、资本、市场现状解析

电影版权类无形资产价值点的回顾性分析——以卡梅隆的影片为例

电影版权分割融资及其对华语电影的意义

全球化与华语电影:内地电影发展策略思考

小型民营电影机构的成功之道——以“小马奔腾”为例

借助华语电影力量打造中国电影产业

内地电影机构与港台片方的合作模式

两岸电影合作缘起考

技术与媒介

新媒体时代的电影产业新业态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华语电影新走势

浅谈数字巨幕影院的发展

虚幻中的现实——电影发展中的新技术

钢索秀及科幻梦——新媒体新科技下的华语电影新走势

开放的平台:利用好电视电影的平台资源

视觉与美学

影像时代的视觉禁忌

从电影银幕到移动屏幕:影音感知的转变与创意管理的挑战

重新定义电影:电影现象学思潮与影像体感经验

新媒介背景下华语电影美学文化的走向

“全媒介时代”华语电影的美学分化

新技术与华语电影美学——以华语3D大片《龙门飞甲》为例

叙事与想象

超越悲情: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的台湾电影

论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

华语成长电影的成长之路

华语政治大片的叙事缺陷、社会议题及国家形象的构建

新世纪以来华语武侠电影中的西部影像叙事策略解析

论华语电影中海外华人形象的身份认同——以《少女小渔》与《喜福会》为例

被解魅的爱情——试论叶念琛爱情电影的颠覆性倾向

从名著改编谈华语电影的美学立足点

华语电影:在差异中寻找共识

大小与得失:从《看电影》看华语电影

附 2011(第二届)世界华语电影论坛议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旭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8298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8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53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