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营销史上最囧的败笔
内容
编辑推荐

《营销史上最囧的败笔》由定民编著,共分十篇,分别是汽车篇、保健品医药篇、百货连锁篇、互联网通信篇、家用日化篇、食品篇、酒与饮品篇、电子企业篇、手机篇和其他篇,基本上囊括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产品,从而也全景式地呈现出了不同企业在发展竞争的过程中,可能犯下的各种错误。

本书是一个宝贵的间接经验宝藏和营销领域制胜的宝典,是浓缩之精华、案例之典范,不可不读!

内容推荐

无一出不在做营销,无一事不可见营销。成功的营销对于企业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营销史上最囧的败笔》由定民编著,共分十篇,分别是汽车篇、保健品医药篇、百货连锁篇、互联网通信篇、家用日化篇、食品饮料篇、酒与饮品篇、电子偏、手机篇和其他篇,《营销史上最囧的败笔》囊括了各个领域营销败笔案例及反思,通过对失策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研究,给80后、90后新营销人以警醒,助众未来营销精英成功而少走弯路!

目录

汽车篇\001

1.Aidiesel:福特的10年市场调研之痛\003

2.Caddy:一步错步步错的文化定位\006

3.凯旋:东风雪铁龙文化短板\009

4.高尔:德国大众“裸车”文化败笔重重\011

5.红旗HQ3:盲目学DELL直销的“短命车”\014

6.雅绅特:错误的价格策略\016

7.丰田: “霸道”营销,失利于中国市场\019

保健品医药篇\023

1.汉林清脂:定位错位遭遇生死劫\025

2.太极睡宝:错打致命“太极拳”\028

3.红都伟哥: “意淫”式营销之囿\031

4.巨能钙:过分自信撞南墙\034

5.海王金樽:败在终端\037

6.三九:盲目多元化,企业不能承受之轻\039

百货连锁篇\041

1.沃尔玛:水土不服“大败退”\043

2.百思买:全球最大家电零售商用错营销模式\046

3.TCL幸福树:连锁店oR专卖店之惑\049

4.家乐福:危机公关败笔连连\052

5.乐天利: “跟风者”的惨痛教训\055

6.KFc: “秒杀门”事件\058

7.春秋床品堕入加盟困局\061

互联网通信篇\065

1.Google:误判营销潜规则\067

2.搜狗:模糊的推广动线\070

3.雅虎中国: “美国国情”难抵中国市场\073

4.联通3G:盲目高端骑虎难下\076

5.eBay:忽略市场特性,美国做法败北\079

6.中文之星:执拗于盗版之怨而失去增长机会\082

家用日化篇\085

1.欧莱雅:闪电营销却败退中国\087

2.润妍:宝洁公司最囧的一次营销事件\090

3.宝洁:激爽的沐浴秀\093

4.雕牌牙膏:品牌“形而上”,消费者不埋单\096

5.大宝:缺乏品牌战略意识终被超越\099

6.SK一Ⅱ: “内外有别”的跨国品牌\102

食品篇\105

1.旺旺:营销通路不畅陷困境\107

2.华丰面:败在直营模式\110

3.土家掉渣饼:满地李鬼,李逵难成事\113

4.和路雪:缺乏创意的产品\116

5.今麦郎:品牌基因裂变遇阻\119

6.雅客V9:自相残杀的品牌延伸\122

7.达能:强势并购,弱势退出\125

酒与饮品篇\129

1.西湖啤酒:杀鸡取卵终成他人囊中物\131

2.TG纯净酒:概念导入失误引发多米诺效应\134

3.新天葡萄酒:错位的产品形象\137

4.芝华士:忽略与被忽略\140

5.青岛原生:误把新产品当新品类推广\143

6.舍得酒:能量不足折翅高端路\146

7.赤水河酒业:娱乐圈模式难以炒出酒类名牌\149

8.小糊涂仙:品牌遍地开花,满地狼藉\152

9.雀巢:失败的媒体公关\155

10.汾煌可乐:过分依赖经销商的“败家子”\158

11.帕玛拉特:八年抗战兵败而归\161

12.非常可乐:农村包围城市之路\164

13.一枝笔:盲目跟风,“船小未必好调头”\167

14.依云矿泉水:片面高端,市场“不领情”\170

电子企业篇\173

1.伊莱克斯:国际化和本土化模式之殇\175

2.春兰:主副业颠倒痛失主力市场\178

3.惠而浦:舍本逐末,大意失江山\181

4.富士康:炮制媒体9·11\184

5.索尼:深陷供应链之苦\187

6.金正:产业“大跃进”,提前画句点\190

7.厦华电子:贪大求全,消化不良\193

8.唯冠:坐失平板电视市场良机\196

9.海尔:海一样的多元化之路\199

10.富士:止步于中国式潜规则\202

11.飞亚达:快速流失的品牌资产\205

手机篇\209

1.诺基亚:直板霸主失利智能路\211

2.摩托罗拉V3:缺乏产品线孤掌难鸣\214

3.CECT:错用媒介双刃剑\217

4.南方高科:“2000万”击倒一个一流企业\219

5.迪比特:缺乏对渠道和终端推广能力而“大滑坡”\222

6.熊猫手机:总代理制渠道网络换来颓势\225

7.西门子手机:败在外形和功能之间\228

8.爱立信:技术崇拜造成营销短板林立\231

其他篇\235

1.奥诗裳:危机公关的被动式\237

2.福时来:为何500万放倒1个亿\239

3.卡丁童鞋:本想借船出海,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42

4.七匹狼:体育营销惨遭“偷袭战术”绝杀\245

5.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童装第一品牌”名存实亡\248

6.贝塔斯曼:成在直销败在“书友会”\251

8.“嫦娥一号”营销事件\254

9.蓝猫:卡通第一品牌遭搁浅\257

10.思达:坐拥地王误判形势导致崩盘\260

试读章节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它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8年福特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该公司又于1913年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并以生产1500万辆汽车的骄人成绩,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给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福特汽车公司在普通车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低档车需求量下降,中档车需求量上升。为了迎合市场,福特推出“Aidiesel”这样的中档车,可以说适逢其时,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收入中用来购买轿车的比重均大幅上升,宏观市场环境对“Aidiesel”这样的中档车呈利好态势。

但是,接下来,福特公司却为这个产品走了长达十年的弯路。

福特公司的调查者认为应当生产出一种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新型车,这种新型车的目标顾客是年轻的经理或白领职员,对新型车所做的广告和促销活动应集中于这一主题:这种车显示了车主高尚的社会地位。这种车还应当有一个好名字。为此,调查者征集了近2000个名字,并派人在纽约、芝加哥、威罗朗、密歇根等大城市的街头向行人征询意见。

尽管在家族成员内部有争议,但公司的董事们最后还是选定“Aidiesel”这个与“柴油机”和“滞销”发音相近的名称作为新车的车名。

为了能设计出一种与众不同而又十分美观的车形,福特的设计者对现有的汽车作了广泛的研究,甚至跑到十层高的大楼顶上去观察在街道上行驶的汽年顶部的特征。市场调查者们也广泛征询了消费者的意见。各个设计组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制成模型,最终挑出了一个令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方案。

这个方案里有垂直的散热器、按键传动装置和豪华设施,而且所设计的车型庞大,动力高达345马力。设计者希望借此突出“Aidiesel”的运动气息和青春色彩,从而达到吸引年轻顾客的目的。

或许是出于市场需求和对中档车的青睐,也或许是对该款产品过度重视,福特公司对“Aidiesel”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力求打造中档领域的王牌,但其十年漫漫市场调查路并未为其带来大量真金白银。

福特苦心孤诣调查讨论所得的新车名并不利于其产品的推广和品牌的打造,名称的“不雅”已埋下先天败笔。

福特把“Aidiesel”的目标客户定位为年轻的经理或白领职员,把产品定位在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新型车,此后进行的广告和促销活动也都遵循这个主题。但事实证明,该产品目标客户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够形成支撑销售量的需求群体,因此有效需求量较小。

另外,根据“Aidie sel”的产品定位,该产品应该是灵巧、动感、舒适的风格。但上市的“Aidiesel”车型不但庞大、设置豪华而且动力高达345马力,明显背离了市场需求,和目标客户的需求品位大相径庭。

十年调研路让福特失去了起初保有的市场利好。“Aidiesel”1957年年底投入市场,正遇上美国1958年的经济萧条时期,整个美国的经济都正处于下坡路,市民购买力下降,市场上对中档车的需求缩小,价格更低的微型车开始走俏。更令“Aidiesel”雪上加霜的是,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制定了禁止在广告中宣传汽车马力的相关法律,使该车绝无仅有的卖点也不能得到广泛宣传。这个错误的入市时机让它雪上加霜,并最终陷入绝境。

福特公司为“Aidiesel”制定的销售目标为1958年达到3.3%一3.5%的汽车市场占有率,即年销售量达到20万辆左右。但是在整个1958年,仅售出3万余辆,还不到原计划的五分之一。

此后福特又加推了两代“Aidie sel”产品,但在1957至1960年间,也仅售出10万辆。由于损失巨大,福特于1959年年底停止生产“Aidiesel”,整个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P3-5

序言

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

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

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

——美国科学院院士、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

当今世界是一个巨星陨落的时代,商海无情,风云变幻,中国企业每天消失上万家,八成死于营销。

如果没有无数失败者失败的教训的积淀,又怎会有成功者成功的荣耀?大多数企业来去匆匆,只有极少数能够维持自己的名号不倒。成功的企业家家相似,而失败的例子却个个不同。某句名言说得好,不要轻视失败者的劝告,他在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是权威。对于渴望成功的经营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如何防止失败更重要的了。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经营成功。

历时半年多的资料搜集,数月的笔耕不辍,这本《营销史上最囿的败笔》终于宣告完工,十几万字的书稿摆在面前,自有它不可忽视的分量。此时此刻,笔者忍不住也有了一种类似于曹雪芹先生“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万千感慨,虽然拙作与曹先生的皇皇巨著比起来,不啻萤火之于太阳。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汽车篇、保健品医药篇、百货连锁篇、互联网通信篇、家用日化篇、食品篇、酒与饮品篇、电子企业篇、手机篇和其他篇,基本上囊括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产品,从而也全景式地呈现出了不同企业在发展竞争的过程中,可能犯下的各种错误。

比如,企业由于对市场前景的错误分析、上市产品的不当定位、对消费群体的了解缺失等,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域间各有特色的消费文化,同样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对此没有深入了解,那么很可能便会“橘生淮北则为枳”,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危机是无处不在的。具体到产品层面,更加充满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不确定感和危机感。多年霸主或深入人心的老品牌,只要产品跟不上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就只能落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而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如果企业手足无措应对不当,便会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须知,事件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要看企业怎么抓住并利用它。优秀的企业能够化危机为契机,而很多企业则只能看着机会白白溜走。

渠道营销也是营销中的重要一环,终端渠道抓不好,概念先行、技术过硬都是白搭。本书就抓住了某些行业中的“盲点”加以凸显,以儆后来者。

对于时机的把握同样关键,产品上市前的推广往往有先声夺人之效,但总有些就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导致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柄。还有些企业总是慢了半拍,不是他们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而是对市场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他们浪费了一个又一个大好机会。

有的经营者弄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干什么,这就提醒我们,别忘记最初的梦想,必须要有恒定如一的品牌战略。如果太过理想主义,就会犯头脑发热的错误,一心想搞大跃进,结果把原本生机勃勃的企业弄得臃肿不堪,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力量;又或者盲目多元化,触角伸得过长过多,最后不得不反遭断足扼腕之痛。

无一处不在做营销,无一事不可见营销。成功的营销对于企业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看看这些可笑又可叹、可感又可思的错误吧,它们会是你最忠实的诤友,永远在你有些得意忘形的时候,告诉你危机就在脚下。  本书是一个宝贵的间接经验宝藏和营销领域制胜的宝典,是浓缩之精华、案例之典范,不可不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营销史上最囧的败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定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975429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