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陈旭光编著的《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论述了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之下深入论述了中国风云变幻的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现象。论著对于时代文化转型的背景、趋势与表征,对于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新纪录运动,DV运动、“艺术电影”、喜剧电影、电影大片等重要的影视现象,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语境以及策略与应对等学术前沿和热点话题均作了较为充分深入的论述。

内容推荐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以“开放的文化批评”方法与原则,将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置于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和研究。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大视野中,梳理、提炼了新时期/后瓶时期中国影视领域涌现的重大影视文化现象及其主题模式与原型意象,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又深入论述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历程、“艺术电影”流变、电视剧的类型等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由陈旭光编著。

目录

代序新时期以来的影像中国与文化编年

导论影视文化与影视文化批评

第一章 世纪之交文化艺术转型整体观

 第一节 艺术思潮作为一个整体谱系

 第二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转型与艺术表征

 第三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艺术转型的层级和趋势

 第四节 审美转换: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主体变迁与话语转换

第二章 “现代性”的历程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复杂含义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四节 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章 纪实的“补课”

 第一节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初潮

 第二节 第五代导演:纪实潮流的中止与转向

 第三节 第六代导演:纪实的“补课”与“救赎”

 第四节 新纪录运动:“另类的”纪实

 第五节 Dv运动:影像革命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第四章 “艺术电影”的流变

 第一节 “艺术电影”辨析

 第二节 艺术电影的“苏醒”:诗意与纪实

 第三节 视觉造型美学:崛起与分化

 第四节 “边缘的求索”:纪实与实验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流向

第五章 影响的迷踪

 第一节 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溯源

 第二节 新时期电影外来影响

 第三节 “影响的焦虑”:第四、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影响接受

 第四节 新世纪:好莱坞影响的重启和多元融合

第六章 “铁屋子”的故事与“家”的寓言

 第一节 走不出去的“家”或“铁屋子”

 第二节 不同时代的主旋律变奏:从《小城之春》到《黄土地》

 第三节 一个圆形叙事结构的叙事分析与文化意味

 第四节 奇观与反讽:“家”的寓言与“铁屋子”原型结构

 的变异

第七章 “自我”的形象

 第一节 影像、主体、自我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焦虑的主体和放大的自我

 第四节 平民自我:自恋与解构的“双刃剑”

 第五节 第六代导演:个体主体性的成长

第八章 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第一节 青年、青年文化性与摇滚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的“摇滚”及文化含义

 第三节 青年文化性的影像表征

 第四节 第六代电影与青春类型片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喜剧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第九章 中国电影大片:工业、美学与文化

 第一节 历程与转折:从《英雄》到《集结号》

 第二节 大片的工业:票房拯救市场

 第三节 中国电影大片:“类型性”的生长

 第四节 中国电影大片:“类型性”的背反与迷失

第十章 中国电影的创意批评:产业与主体

 第一节 影视作为创意文化产业

 第二节 电影创意的要素和中国电影的创意人才

 第三节 中国电影创意人才战略构想

 第四节 “创意”为王:中影集团创作格局与产业发展个案分析

第十一章 新世纪电影的文化批评实践

 第一节 《手机》:冯小刚的一次“变脸”与电影中的媒体

 第二节 《太阳照常升起》:叙事实验、意象拼贴与破碎的个人寓言

 第三节 《集结号》:双重的突破与“庶民的胜利”

 第四节 《梅兰芳》:艺术人生的还原心灵史诗的呈现

 第五节 《建国大业》:“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

 第六节 《孔子》:“主流文化商业大片”的价值选择与国家形象塑造

 第七节 《赵氏孤儿》:叙事与哲理的龃龉或“因意害辞”

第十二章 电视剧的文化批评与类型分析

 第一节 电视剧文化批评空间的拓展

 第二节 电视剧分析:原型与类型

 第三节 当下电视剧的类型性态势分析

 第四节 当下电视剧受众心理分析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大事编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旭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93600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