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东辉主笔的《工业化去工业化后工业化与服务经济的形成——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透视》内容涵盖: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背景、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审视、上海工业结构的演变、制度变迁、政府战略与上海工业等。
图书 | 工业化去工业化后工业化与服务经济的形成--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透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东辉主笔的《工业化去工业化后工业化与服务经济的形成——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透视》内容涵盖: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背景、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审视、上海工业结构的演变、制度变迁、政府战略与上海工业等。 目录 1 引论 1.1 问题的由来: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表象 1.1.1 以增加值比重衡量的产业结构转型 1.1.2 以就业比重衡量的产业结构转型 1.2 有关学说评述 1.2.1 “配第一克拉克法则”及其深化 1.2.2 工业化中的结构变迁:钱纳里等人的研究 1.2.3 “后工业化”、“去工业化”与服务经济 1.3 若干说明 1.3.1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1.3.2 数据及分工 2 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1980~2010 2. 11980年以来上海经济的增长、波动与比较 2.1.1 生产总值的增长、波动与比较 2.1.2 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波动与比较 2.1.3 就业水平的增长与波动 2.2 1980年以来上海第二次产业的增长 2.2.1 第二次产业 2.2.2 工业 2.2.3 建筑业 2.3 1980年以来上海第三次产业的增长 2.3.1 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2.3.2 第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 3 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背景 3.1 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起点与特征 3.1. 11949~1980年上海的经济增长 3.1.2 产业结构演变的两个重要历史特征 3.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上海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3.2.1 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启动及初步进展 3.2.2 1992年以后上海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速 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3.3.1 “八五”计划之前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为中心”战略思想的逐步淡化 3.3.2 “八五”计划以来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三二一”战略设想的提出及其深化 4 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审视 4.1 “名义”与“真实”的产业结构演变 4.1.1 “真实”的产业结构变迁? 4.1.2 上海各产业的经济增长:“名义”与“真实” 4.1.3 历史的必然 4.2 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与资产投入 4.2.1 劳动生产率的演变 4.2.2 比较劳动生产率 4.2.3 每百元增加值所占用的资产 5 上海工业结构的演变 5.1 总产值与增加值 5.1.1 上海工业增加值率的变迁 5.1.2 盈利性、劳动者报酬与工业增加值 5.2 行业结构的变迁与特征 5.2.1 增加值结构 5.2.2 总产值结构 5.2.3 就业结构 5.3 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变动 5.3.1 行业增加值率与增加值比重 5.3.2 劳动生产率与增加值结构 5.3.3 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增加值结构 5.4 利润率与增加值结构 5.4.1 资产利润率与增加值结构 5.4.2 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与增加值结构 6 制度变迁、政府战略与上海工业 6.1 政府战略与工业投资 6.1.1 “三二一”战略的初步观察 6.1.2 FDl与国有单位投资 6.1.3 工业投资对上海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6.2 产业政策 6.2.1 产业政策的回顾 6.2.2 政府扶持政策的效应:投资 6.2.3 产业扶持政策的效应:产出 6.3 体制变迁与上海工业增长 6.3.1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6.3.2 非公有制工业 7 上海第三次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演变 7.1 第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及其份额的变迁 7.1. 11980~2000年各行业增加值及其份额的变迁 7.1.2 2000~2010年各行业增加值及其份额变迁 7.1.3 综述 7.2 第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份额的变迁 7.2. 11980~1992年各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份额变迁 7.2.2 1993~2002年各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份额变迁 7.2.3 2003~2010年各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份额变迁 7.2.4 综述 7.3 第三次产业各行业增长及结构演变的进一步透视 7.3 一增加值的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 7.3.2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劳动生产率 7.3.3 与全国的若干比较 8 上海第三次产业变迁的进一步透视 8.1 制度创新与上海第三次产业的成长 8.1.1 直接促成了一大批服务和行业的兴起 8.1.2 进入管制的大部取消直接促进了第三次产业快速成长 8.1.3 投融资体制创新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迅速增长 8.2 “三二一”战略与上海第三次产业的成长 8.2.1 “三二一”战略的基本观察 8.2.2 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 8.2.3 投资结构与产出结构 8.3 案例分析:制度创新、战略调整与房地产业成长 8.3.1 制度创新与上海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业的导入 8.3.2 90年代的持续创新与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形成及房地产业的高速成长 8.3.3 政府战略对房地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工业化去工业化后工业化与服务经济的形成--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透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东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015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2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7.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