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卡达莱编著的《石头城纪事》是一部匠心独运、奇妙别致的小说。它摆脱了常见的描写战争小说的窠臼,不去直接地描绘游击队员同法西斯强盗你死我活的争斗与较量,而是选取战争即将结束,曙光就在眼前的历史性时刻,入木三分地描绘社会各阶层一些最有代表性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表现,着力展示各种社会力量对待新旧时代、新旧社会、新旧风气的不同立场和感情。卡达莱巧妙地编织了各种人物的关系网,读者透过这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目睹了新、旧世界交替时刻整个阿尔巴尼亚的社会风貌。
图书 | 石头城纪事/蓝色东欧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伊斯梅尔·卡达莱编著的《石头城纪事》是一部匠心独运、奇妙别致的小说。它摆脱了常见的描写战争小说的窠臼,不去直接地描绘游击队员同法西斯强盗你死我活的争斗与较量,而是选取战争即将结束,曙光就在眼前的历史性时刻,入木三分地描绘社会各阶层一些最有代表性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表现,着力展示各种社会力量对待新旧时代、新旧社会、新旧风气的不同立场和感情。卡达莱巧妙地编织了各种人物的关系网,读者透过这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目睹了新、旧世界交替时刻整个阿尔巴尼亚的社会风貌。 内容推荐 伊斯梅尔·卡达莱编著的《石头城纪事》是一部战争小说,但作者并投有直接描写战争,而是着力表现战争中,尤其是战争即将结束的那些日子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复杂心理和特别表现。关于这部小说,卡达莱说:“我要在这部小说中反映那些混乱的、充满英雄气概、荒诞气氛和悲剧性的日子。”《石头城纪事》被公认为卡达莱的代表作之一。 试读章节 户外,冬夜,风、雨和浓雾锁住全城。我躲在被窝里,听着隐隐传来雨打我们家大房顶的单调声响。 我想象无数的雨点儿从倾斜的屋顶滚下来,急匆匆要回归土壤,以便明天蒸发,再重新升上布满白云的天空。雨点儿万万没有料到,一个险恶的陷阱——天沟在屋檐下面守候它们呢。它们正准备跳到地面的当儿,却被逮个正着,数干上万同类突然挤进狭窄的管道里,它们惊恐万状,纷纷发问:“我们这是去哪儿,要把我们引向哪里啊?”继而,它们还没有从这种疯跑中回过神儿来,就猛然冲进一座幽深的牢狱——我们家的大蓄水池。 进入蓄水池,它们自由而欢快的生活就终结了,在幽暗而憋闷的蓄水池中,雨滴们短不了伤感,回忆起它们可能再也见不到的辽阔天空,它们曾经飞越过的非比寻常的城市,以及闪电划开的天际了。只有我玩弄着一面小镜子。有时送给它们一小片天空,比手掌大不了多少,会一时搅动水面,短暂地再现无边无际的天空。 雨滴们要在水池深处,悲惨地度过数日,乃至数月,直到那遥远的时刻,母亲用桶打水,就可能把它们打上来,用来洗我们的内衣床单,冲刷家中的楼梯和地板。它们在黑暗中呆久了,刚一出来还懵懵懂懂,都不知所措。 眼下,它们还什么也意想不到。它们喧闹着,欢快地在石板瓦上奔跑,而我听着它们的喧闹声,对它们的几分同情便油然而生。 如果一连下二四天雨,父亲便改变雨水管的方向,以防蓄水池满溢。这个蓄水池很大,几乎占了我们家房子的全部空地儿,水一旦漫出来,首先就会淹了地窖,接着毁坏房基:我们的城市整体是倾斜的,出什么事儿都有可能。 我正寻思着,究竟水还是人,更难容忍囚禁,忽然听见脚步声,接着从隔壁房间传来祖母的声音: “快点儿,你们起来呀,你们忘了移开流水管啦!” 父亲和母亲闻声慌了神儿,赶忙跳下床。父亲只穿着白色长裤,摸黑一直跑到走廊尽头,打开小天窗,用一根长杆,拨开流水管。随即便听见雨水流到院子里的哗哗声响。 母亲点亮煤油灯,走在父亲和祖母前面下楼。我走到窗口,尽量向外张望,狂风仍在肆虐,助着雨势敲打窗玻璃,听得见古老的顶楼在风巾哀号。 我的好奇心作祟,不肯躺在床上,随后也下楼去,看见他们三个人都在。他们满面愁容,甚至没有注意到我也跑去了。他们掀开蓄水池的盖子,想要察看一下水位。母亲端着油灯,父亲伸长脖子,探测洞口。 我从头到脚打了个寒战,便揪住祖母的衣裙。祖母亲热地用手抚摩我的头。院子的大门和楼门都在风中啪啪作响。 “好大的雨啊!”祖母哀叹道。 父亲大弯腰,继续探测蓄水池内部。 “去拿张报纸来!”他冲母亲嚷道。 P1-2 序言 说到东欧文学,一般人都会觉得,东欧文学就是指东欧国家的文学。但严格来说,“东欧”是个政治概念,也是个历史概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特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七个国家。 因此,“东欧文学”也就是指上述七个国家的文学。这七个国家都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都曾经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 一九八九年底,东欧发生剧变。之后,情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离,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相继独立,所有这些都在不断改变着“东欧”这一概念。而实际情况是,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甚至都不再愿意被称为东欧国家,它们更愿意被称为中欧或中南欧国家。 同样,上述国家的不少作家也竭力抵制和否定这一概念。 昆德拉就是个典型。在他们看来,东欧是个高度政治化、笼统化的概念,对文学定位和评判,不太有利。这是一种微妙的姿态。在这种姿态中,民族自尊心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在中国, “东欧”和“东欧文学”这一概念早巳深入人心,有广泛的群众和读者基础,有一定的号召力和亲合力。因此,继续使用“东欧”和“东欧文学”这一概念,我觉得无可厚非,有利于研究、译介和推广这些特定国家的文学作品。事实上.欧美一些大学、研究中心也还在继续使用这一概念。只不过,今日, 当我们提到这一概念,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七个国家了,而应该包含更多的国家:立陶宛、摩尔多瓦等独联体国家,还有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等从南斯拉夫联盟独立出来的国家。我们之所以还能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谈论,是因为它们有着太多的共同点:都是欧洲弱小国家,历史上都曾不断遭受侵略、瓜分、吞并和异族统治,都曾把民族复兴当作最高目标,都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才相继获得独立,或得到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走过一段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主义道路.一九八九年后又相继推翻了共产党政权,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后,又几乎都把加入北约、进入欧盟当作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这二十年来,发展得都不太顺当,作家和文学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 书评(媒体评论) 纪德在1889年的《日记》中写道:“真正有趣的是作家看世界的特殊幻象、现实通过作家的眼睛所发生的变异。” 《石头城纪事》的最大特点,正是卡达莱所看到的世界的特殊幻象,童年经历通过他的眼睛所发生的变异。因此,这本书读来很有趣。 ——李玉民(著名翻译家) 伊斯梅尔·卡达莱在我眼里,一直是个分裂的形象。仿佛有好几个卡达莱:生活在地拉那的卡达莱,歌颂思维尔·霍查的卡达莱,写出《亡军的将领》的卡达莱,发布政治避难声明的卡达菜,定居巴黎的卡达菜,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卡达莱……围绕着他,指责和赞誉几乎同时响起。他的声名恰恰就在这一片争议中不断上升。以至于,提到阿尔巴尼亚,许多人往往会随口说出两个名字;思维尔·霍查和伊斯梅尔·卡达莱,想想,这已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高兴(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副主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石头城纪事/蓝色东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 |
译者 | 李玉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636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4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5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9-2010-087 |
版权提供者 | Librairie Artheme Fayar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