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系统地分析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重要节点和时代特点。全书由作者二十几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组成,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和评论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总结。
作者(孟繁华)对新世纪文学的各种类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各种特性:政治性、探索性、新人民性、现代性等方面展开穷举式的评论和剖析。从《红岩》《红日》《红旗谱》到《废都》、《手机》,伤痕文学、乡土文学、官场小说乃至当今的网络文学,这些在某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类型的形成、发展和未来的终结方向都逐一加以说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新世纪文学”的经典化与当代性/001
 新世纪文学:文学政治的重建
 ——文学政治的内部视角与外部想象/009
 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变迁
 ——“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020
 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论要/035
 历史、现实与多元现代性
 ——2009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050
 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
 ——2009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06l
 这个文体还是让人如此着迷
 ——2010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079
 在不确定性中的坚持与寻找
 ——2010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093
 2011:长篇小说的青春书写/111
 批判性与文学精神的重建
 ——2011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124
 文学革命终结之后
 一新世纪中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讲述方式/140
北京短篇小说60年/153
民族传统与“文学的世界性”
 ——以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为中心/161
 谢冕和他的文学时代/172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叙述
 ——评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183
 不确定性中的苍茫叩问
 ——评曹征路的长篇小说《问苍茫》/190
 日常生活中的光与影
 ——新世纪文学中的魏微/201
 在历史的缝隙中突围
 ——新世纪文学中的70年代作家/208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评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222
 “憎恨学派”的“眼球批评”
 ——关于当下文学评价的辩论/235
 “心事”二则/242
附录
 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249
后记/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