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纯艺术--美国情爱电影(欲望与恐惧独特的剧作特征与叙事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丁牧所著的《纯艺术——美国情爱电影(欲望与恐惧独特的剧作特征与叙事策略)》是一部论述美国情爱电影的专著,也可以说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美国电影的教材。因为,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情爱电影在美国电影中所占的份量是不容忽视的。它的许多艺术特点,在美国电影中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代表性。

内容推荐

丁牧所著的《纯艺术——美国情爱电影(欲望与恐惧独特的剧作特征与叙事策略)》内容简介:《原罪》充分地发挥异域风情的神秘感,为触犯“原罪”更蒙上了一层诡谲又暖昧的色彩。影片故事紧凑,人物性格突出,噱头丰富,加上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和安吉丽娜·朱莉那种浓厚的野性相貌与身材,更是让这部情爱电影大放异彩。

《纯艺术——美国情爱电影(欲望与恐惧独特的剧作特征与叙事策略)》评价《本能》这部影片,在当年颇具争议,但是非常成功,一举造就了莎朗·斯通这样一位女神级演员,虽然此后她主演的影片票房多惨淡,或者招惹的非议颇多,但是这部影片还是奠定了莎朗·斯通的地位。

《心火》中罗依尔为了“驯服”露意莎而把她锁在房间里,查理爱女心切去夺罗依尔手中的钥匙,而过程中两人肢体交缠,颈腮相磨既很好地为了剧情发展服务,又准确地表现出二人欲情未了而制造了极具诱惑的性感,这远比暴露无遗的白花花的肉体相互交媾来得高明和诱人。

目录

概述纵观美国情爱电影

布拉格之恋

本能

脱衣舞娘

一树梨花压海棠

心火

原罪

不忠

不道德的夏天

试读章节

纵观美国情爱电影

要想了解美国电影,我们就不得不从头说起。

1893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这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逐步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

起先,电影在歌舞游乐场内,之后进入了小剧场,安排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接着便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了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为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在电影史上,最初把声音带入电影中的是美国人。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便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然而,就其观念而言,声音进入电影就像它的发明一样,指出一个具体的日子来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毫无疑问,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经历了几个世纪和几代人的科学发明与不懈努力,最终才获得了“活动照相”的成功。声音也是一样,19世纪各种形式的声音传播工具已经出现,在爱迪生的“实验室”中,狄克逊在发明“电影视镜”的时候,就具有了声画同步的意识,他设计出了“留声视镜”。与此同时,美国、苏联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发明家也一直在从事着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因此,可以说声画同步的观念几乎是与电影艺术同时诞生,同电影艺术的历史一样长,甚至有人曾认为电影根本就不存在无声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有自己的依据,即在默片放映时,人们往往要在银幕边为影片进行伴奏,开始用巴赫、贝多芬等一些现成的音乐,后来还有专门为影片创作的乐曲。不过,若以此为依据认为电影根本就不存在默片时期,也未免过于牵强了。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默片时期的电影艺术家对于声画同步观念的追求。

在电影艺术中所谓声音的出现,指的则是自然音响和对白的出现,而《爵士歌手》在这方面并非是一部真正有声片,虽然它只有几句话和几段歌词,然而它却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影片在发行上的成功,不仅使得当时濒于破产的华纳兄弟公司起死回生,而且促使美国所有的电影制片厂在两年之内都竞相拍摄有声片。美国的电影观众,也从1927年的6000万人次猛增到1929年的1.1亿人次。电影的无声时代从此宣告结束。

声音进入美国电影的最初阶段,曾造成了电影技术、艺术与商业上的混乱。默片的拍摄方法已不能适合有声片的制作,笨重的摄影机发出的噪声也影响着同期录音,而隔音玻璃屋的使用又限制了摄影机的移动,剪辑的视觉节奏同样因为声音的使用而遭到破坏。无声片时期的电影艺术家们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被搁置一边,人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有声”两个字上。剧作为适应声音的表现而突出对话,默片明星则因发声的障碍而被淘汰。百老汇的戏剧业便乘虚而入,迅速为电影业输送了大量的剧作家和明星。同时,传统戏剧的美学观念随着声音再一次侵入电影,对白泛滥和百分百音乐片的出现,造成了电影美学上的某种倒退。然而,所有这些困难与障碍,却没能阻挡住有声电影向着自身新的形式方向发展。

总之,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美学的形式变化,也带来了电影时空的结构突破,尤其是电影的叙事时空和非叙事时空在电影声画观念上的变革,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而在声音进入电影的最初阶段,尽管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富有探索精神的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们,也的确拍摄出一些适应于这一电影美学革命的优秀作品,比如恩斯特·刘的《爱情的检阅》(1929)、鲁本·玛摩里安的《喝彩》(1929)、金·维多的《哈利路亚》(1929)、路易斯·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以及那部著名的由约瑟夫·冯·斯登堡导演的《蓝天使》(1930)等等。

诚然,更多的电影制作者还是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声音和对白表现上,视觉形象都被声音所控制。就像电影诞生初期那样,继续重走戏剧和文学的老路,使电影院也因此变成某种冒牌的剧院。有声电影也同样带来了投资商和经营者们观念的变化,他们开始时对这项新技术革命是十分谨慎的,因为这意味着要加大影片的开支,比如机器设备的更新与影院设施的改造等等。但当他们发现有声片可以牟取更大的利润时,好莱坞的决策人就更加确信,电影是一种完美的工业化娱乐商品。P8-10

序言

这是一部论述美国情爱电影的专著,也可以说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美国电影的教材。因为,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情爱电影在美国电影中所占的份量是不容忽视的。它的许多艺术特点,在美国电影中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代表性。

当然,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要想严格划分出情爱电影也并非易事。因为色爱与暴力、凶杀、悬疑等元素都是好莱坞类型电影必不可少的。换言之,大量的好莱坞类型电影几乎都可以与情爱联系在一起。因此对情爱电影我们只能相应地作出一个大致的界定,而不必绝对地将其区分得那么纯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常以影片《深喉》的出品标志着美国进入了一个情爱片泛滥的时期。从制作成本上看,拍摄情爱电影相对来说费用较低,大部分镜头在室内完成。而影片上映后,又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尽管人数不多,但绝对不会赔本。由于在好莱坞打拼困难重重,所以有不少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为了生存,都会不由自主地以情爱电影为起点,就连拍摄过《现代启示录》和《教父》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也是从这里开始电影生涯的。

20世纪90年代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导演在好莱坞情爱电影领域曾大出风头,比如说荷兰人保罗·范霍文的《本能》轰动一时,加拿大人大卫·柯南伯格的《撞车》更是捧得了戛纳电影节上的大奖。而美国本土的情爱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大卫·林奇和扎尔曼·金则拍出了《布拉格之恋》、《鹅毛笔》、《蓝丝绒》、《我心狂野》、《偷月情》和《野兰花》等精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对于提高情爱电影的艺术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编著本书时,为了力求较全面地反映情爱电影概貌,我们精选了“情爱八部”。对于电影故事的叙述亦力求准确细腻,这样即便是没有看过影片的读者,也能很方便地阅读本书。

同时,由于剧作是构成一部影片的基础,我们的分析文字,就有意识地侧重了这一方面。对有关明星的介绍,则是为了增强本书的赏读性。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本书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由此开阔眼界,并且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启迪和电影文化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纯艺术--美国情爱电影(欲望与恐惧独特的剧作特征与叙事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8162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