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安词话
内容
编辑推荐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

《二安词话》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见艺术功底和文学智慧交互、游刃的纯熟和懂得……

有李清照、辛弃疾,两枚美玉做镇纸——“婉约派”起首东南,“豪放派”压脚西北,济南,又婉约又豪放的、我们的城市,会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的。

内容推荐

《二安词话》由简墨编著。

济南有两大神奇:一是泉池,二是“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和辛弃疾(字幼安)。

《二安词话》分为两部分:上阕:李清照篇;下阕:辛弃疾篇。

写李清照的分为三部分:“早慧的少女:一番风露晓妆新”、“深情的思妇:花自飘零水自流”、“孤独的老人:天教憔悴瘦芳姿”(后面的诗句为李清照词作原句),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融合了诗人经历(尤其是主要词作反映的内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生活),品赏了其绝大多数的作品。

写辛弃疾的分为六大块:“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悲情英雄的牧歌时代”、“稼轩的孩子气”、“为爱踯躅”、“我还要逃向何方”和“在大地上游走”。打破了纪年,大体按作品主旨和内容归的类:以友情统领的豪放词、田园词、诙谐词、闺怨词、蜗居带湖铅山时的沉郁词和写景词,解读了其代表性词作。

目录

自序/1

上阕 李清照篇

第一章 早慧的少女一番风露晓妆新/2

之一:醉舟/2

之二:闲在/8

之三:动作/13

之四:共清/18

之五:思念/2l

之六:雕龙/26

之七:空镜/31

之八:存疑/35

之九:俏皮/39

第二章 深情的思妇 花自飘零水自流/44

之十:自语/45

之十一:艳寂/49

之十二:损伤/52

之十三:纯色/56

之十四:静物/60

之十五:想象/64

之十六:警句/68

之十七:唱慰/74

之十八:天气/78

之十九:呼吸/82

第三章 孤独的老人天教憔悴瘦芳姿/86

之二十:丧失/87

之二十一:某地/9l

之二十二:叶子/94

之二十三:零度/99

之二十四:此刻/103

之二十五:交谈/106

之二十六:失控/110

之二十七:盼望/114

之二十八:叹息/118

之二十九:华丽/123

之三十:内美/127

之三十一:安魂/131

之三十二:庭院/135

之三十三:无力/139

之三十四:忘了/143

之三十五:笨拙/146

之三十六:独自/150

之三十七:怜惜/154

之三十八:克制/158

附:《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163

下阕 辛弃疾篇,

第一章 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172

之一:穿越时空的合作/173

之二:那是一个秋天/179

之三:夤夜的不舍追赶/187

之四:谁知我心/194

之五:何去何从/202

之六:清白的理想/207

之七:死就是一别后不再相见/211

之八:热血当头倾/217

之九:年轻的老人/222

之十:结绳记事/228

之十一:退隐不了的江湖/232

之十二:风不息/236

之十三:说你说我/240

之十四:友谊赞美诗/243

第二章 悲情英雄的牧歌时代/246

之十五:热爱/246

之十六:愉快的步行者/250

之十七:共同的故乡/253

之十八:田野的清唱/256

之十九:单纯/259

之二十:大地的寓意/262

之二十一:春日从乡间走过/266

之二十二:寻常景物/271

之二十三:人人都是艺术家/274

之二十四:幸福/277

第三章 稼轩的孩子气/281

之二十五:心中无一物/282

之二十六:与酒杯的对话/286

之二十七:说小人/291

之二十八:见词如晤/295

之二十九:夹层里的意思/299

之三十:不一样的月亮/304

第四章 为爱踯躅/309

之三十一:温柔/310

之三十二:压低声音/316

之三十三:在人间/320

之三十四:美丽安详的等待/323

之三十五:我们的别离/327

之三十六:一切都好,但你不在/331

之三十七:喜欢一个谁/333

之三十八:一封寄不出的信/338

之三十九:稼轩的妩媚/341

之四十:哪里是我家乡/345

之四十一:那个神色荒凉的男人啊/348

第五章 在大地上游走/352

之四十二:风景谈/353

之四十三:孤独/357

之四十四:中年易悲秋/360

之四十五:可惜流年/365

之四十六:山色有无中/368

第六章 我还要逃向何方/371

之四十七:我还要逃向何方/372

之四十八:诗人本色是将军/377

之四十九:不说难过/381

之五十:悲怆之神/385

之五十一:老去的样子/388

之五十二:打开/392

之五十三:见性见情/398

之五十四:最后的歌声/401

附:辛弃疾年表/407

李清照与辛弃疾(代后记)/412

试读章节

损伤

一个换上春装的少妇,在和煦的小春天,由于政治所致的家事纷扰,爱人远行,没有亲人陪伴,等等吧,这些叫她无心赏花观柳。她把枕头垫高,但高枕也不能解忧,白天斜靠在枕头上,首饰也弄坏了。她的清冷气质如同冰糖,多少成了这首词的一部分——表面毫无表情,棱角混沌,内里甜蜜忧伤得一塌糊涂。

这个甜蜜的忧伤或者说忧伤的甜蜜,在一开始就已经在慢慢融化,羼杂在一起,具有一种无法辩驳的味道,由无到浓,由浓转淡,再到无……她调制出一种特别的香水,中调微酸,后味却带着早春的腥甜,也有如那种小小的伤口,一点一点渗出血珠,饱满地腥甜。她变成了嗅觉和味觉。

此篇同上一首意境有点相似,但比上一首写得好。

该睡的时候,不能入睡,深夜一个人剪下灯花把玩……这个侧影包含着诗人的多少未说之辞。其实也不用明说,当我们在万物疯长天地合的小春天,看到一个思妇手里拨弄着灯花,心里就明白了——杜甫《独酌成诗》日:“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古时,人们都以灯花为喜事的先兆,而一个苦苦相思的少妇手弄灯花,当然是眼巴巴地盼望着爱人归来的大喜事——对她来讲,这当然是最大的喜事了,比他出去求官封侯拜相、远走经商搬回金山都更大的喜事。在一起的日子曾经多么好啊:我给你抚琴唱起自己新填的曲子词,你击檀板为我轻轻合拍轻声和;我为你烧一碟你爱的莲藕,你与我倒上一杯我爱的酒酿;我手拈针线绣鲜亮的莲花鸳鸯给你做小衣,你点亮满室光明烛看我红唇画我眉……这似乎是梦境,然而的确,我们每一个都能体会她的真情。

诗人的情思巧妙地寄托在思妇手中的灯花上了。这种思妇的形象及其特有的感情,男性诗人是难以捕捉得到的。才思过人的曹植《美女篇》中“盛年处空房,中夜起长叹”的思妇形象,就其鲜明性和感情的细致人微而言,也不免略逊一筹。而她之后的诗人(尤其是男诗人)的类似作品,照猫画虎,大都失了易安风韵,读来有点别扭。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小雨暖暖的,小风懒懒地吹,河流咔咔破冰醒来,开始簌簌地奔流,柳如眼,梅如腮,憋足劲儿和人抢着好看……大地复苏,万物峥嵘,诗人原本超出常人的敏感,添上酒意诗情,更使孤寂加了倍。前三句托出春天,也托出了心事。

诗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打量角度,以及对外部世界新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当然也有因为特异夺目的才华,受到的同时代文人的诋毁、挑衅以及有意的忽略。她的孤独和哀伤里,也有老大无子的无告吧?甚至……还有爱人因此生出的冶游欢意,给予自己隐而不宣的至痛?这些在《李清照志》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记载……都有一点吧,加起来,就损伤了我们多么美的诗人。这不奇怪,如你所知,绝美、绝纯的事与物,注定了隔绝与孤寂的命数。然而美的事物自有来处与去处,并且,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我们只悲伤于美的被戕,不担心美的灭绝。

开头两句里的“暖雨晴风”好像还不能使诗人满足,于是,她紧接着吐出四字:“柳眼梅腮”,则使就要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也更动人。这两个意象是春天的细纹,一般人往往忽略或将它俗眼看觑,诗人却敏感地摸索并抓住它,在手下翻了新。于是,春天在她的手心里温热起来,被焐得柔软,开始流动。每一颗字都是熟悉的,然而又是新鲜的,那香诱我们的果实。

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则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不经意流露。诗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诗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诗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想到自己深锁闺闱,孤栖单飞,这与往日和爱人共同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气氛,是多么不同。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她内心的苦涩。紧接着诗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颊上的香粉被冲消,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是这样一个我见犹怜的女子,心中除了爱,没有任何俗世繁杂。

下片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寂寞生活。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雨暖风晴,春装初试,心情应该轻盈起来,诗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靠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山枕”,也叫“檀枕”,因其如“凹”字,看去像山,所以,古人称其为“山枕”。一个日常用品,起个名字也叫人嚼半天——我们说古人矫情也罢,琐碎也行,总之,我们是不会那样生活了。

诗人对春天视而不见,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因为同样的身份,我们不能不心疼了这颗女人与诗人合铸的纯洁之心。

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情何以堪?“无好梦”,是说现实很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人睡,直至夜深,仍在剪灯花,以排遣愁怀。这情境好熟悉,让我们想起前朝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句子——那是思念爱人,遥想、盼望相见之日的喜悦偎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古时妇女常借剪烛以卜数爱人归期——这一层是隐蔽的,蓄进了细密美好的心思,如同我们的潜意识,常常说出最真的话。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生活本身,却几经苦炼,没有实际的情感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

时间是最好的裁决者。古往今来,所谓诗人何止千万!以胡言乱语乃至身体写所谓“诗”的男人女人又何其哓哓!也获得了光环。然而,他们都消失了,光环也随之消失,似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那么一批东西。

我们的李清照,她就是用家常话写家常,从没想着隐晦,用生僻词,叫人看着别扭,也压根没想着身体写作。所以,她修成了“真佛”,别人没有。

P52-55

序言

济南有两大神奇:一是泉池,二是“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和辛弃疾(字幼安)。

这两个人出现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时代,同样历经磨难,同样德行清贵,同为开辟不同风格的文学大师……如此多不可思议的相同,好像济南的第三个神奇。这神奇吸引着我,深入他们的人和文,在她和他的思想里思想,读下去,研磨下去,如同一口钻井,只顾着眼中富矿,有时忘记了眠食。

太神奇也太迷人了,他们在我心中一天天鲜活了起来,坐卧行止,闲话聊天,就在我们身边,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如同汉字世界里的月亮神和太阳神,他们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无不光芒万丈。李清照使我们温柔起来,而辛弃疾教会了我们坚强。然而,谁又能忽略了前者的坚强和后者的温柔?

他们牵手,在一个高速运转、胀满欲望和样样粗糙的年代,将我们引向清澈,引向优雅、智慧和精神力量,为我们重新诠释了爱情、理想、信仰、牺牲等美好字眼的意义,让我们确信,它们还没有离我们远去。

围绕他们而言的这本书,是安静之书。如果你不怕安静,可以读读。

同其他的一样,它的诞生也有很好的机缘。此处按下不提。

全书分为两部分:上阕:李清照篇;下阕:辛弃疾篇。

写李清照的分为三部分:“早慧的少女:一番风露晓妆新”、“深情的思妇:花自飘零水自流”、“孤独的老人:天教憔悴瘦芳姿”(后面的诗句为李清照词作原句),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融合了诗人经历(尤其是主要词作反映的内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生活),品赏了其绝大多数的作品。

写辛弃疾的分为六大块:“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悲情英雄的牧歌时代”、“稼轩的孩子气”、“为爱踯躅”、“我还要逃向何方”和“在大地上游走”。打破了纪年,大体按作品主旨和内容归的类:以友情统领的豪放词、田园词、诙谐词、闺怨词、蜗居带湖铅山时的沉郁词和写景词,解读了其代表性词作。

想着这样一来,读者就可以有据可循,读起来方便些,可以更好地品咂其风格的精彩纷呈。当然,由于诗人作品思想、内容并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分类不过是个大体概念,大家只当是段绳子,有所抓扶罢了,不必较真。

泉城自古亦诗城。此次集中细读“二安”,是我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很好的亲近济南的机会,在人文意义上,重新认识了这座城。有李清照、辛弃疾,两枚美玉做镇纸——“婉约派”起首东南,“豪放派”压脚西北,济南,又婉约又豪放的、我们的城市,会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的。

是为序。

简墨

2011年3月8日

于济南石桥居

后记

李清照与辛弃疾

李清照:醉桃园

我用一把爱人从外地带给我的桃木梳子梳理长发,一下,一下,顺流而下,遍生蓝烟,好像暗处的蕨类植物,清凉,柔软。梳子紫铜一样,红润轻暖,贴着湿湿的发,轻触皮肤,会叫人满心不忍,不忍使用。许多的前尘旧事被一把梳子捞起,一枝一叶地浮现心头。梳子弯弯的柄,整齐的齿,暗淡的木纹,发散出春天的太阳当头照出来的、花园里篱笆下湿淋淋的桃花香。

而此刻,她的《漱玉词》在那里,像一个桃花开了又败了、让人想哭的园子。

是开过的,父亲李格非是徽宗时礼部员外郎,因此她的家境和修养都是极好的,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她在亭亭玉立的风姿之外,更多了一层至诚淳朴的书卷气。她以王献之的字帖学书,写得一手秀丽的小楷,铁划银钩;她对前朝李思训、王维的金碧、水墨两大画派都十分酷爱,也常常研朱挥毫,作几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儿时就已学会抚琴……如你所知,古代的哪一个诗人不同是书家音乐家?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在她的笔下,无论以哪种艺术形式呈现,差不多没有一首不是鲜鲜妍妍的,像在新荷的宽大叶子细得似有若无的茸毛上,“咕噜噜”来回打着滚:

如这一首《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当然还有《点绛唇》,懵懂也萌动的年龄,以及调皮的样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更有流布很广的《如梦令》,多么活泼无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个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色如花还似玉,情窦初开,一时玩得汗水湿透了衣服,一时见了客人又羞涩得鞋子簪子也掉了。那时是中午吧?屋里父母大人睡着,书掉在地上,被风一页一页翻着。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乎乎地看着沉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假想里的小情歌,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由这些情境捏塑的天真烂漫的词们,就像一把把干净安定的好嗓子穿透了身体,击打你,她不作怪,却由奇返常,让人进人平静的聊天般的节奏。一下一下敲击在心里,依附上你的心跳。初始也许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纯洁天真的节奏一出来,铺展开,读的人身体就畅美得每个细胞都想张口唱起来……这个女孩子是通了灵的。

荡开去说一点——不可一口否认世上有通灵一说,就像做事之初首先须在乎对所做之事虔诚与否。一直觉得,万物如此:你不虔诚,它不开口。因为活到今天,也学习,也思悟,可我们对于宇宙和我们自身都更迷惘了——这个世界,暗物质据说有96%还多,我们能掌握和了解的,不到3%。所以,须敬畏。

而众神安居,素净温和,会把大地上的树木人等铺在纸上耐心细究,到底哪一个能做椽檩栋梁,哪一个该去安邦定国箪壶卖浆,早有了安排。她天生就被指定写词才来到这里。

后来,也还很像童话——她顺风顺水地成了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媳,青年大学生赵明诚的小妻子。公主和王子结婚了,她和赵明诚——亲爱的博学的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很多时候,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散淡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书的某一页,谁猜中了就能喝一盅新煮好的下午茶。这赌注看上去不吸引人,但次次玩得兴高采烈,像两个小朋友,以至于连茶碗都打翻了,谁也喝不成。赢家总是她。

夫妻俩还比赛写词。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绞尽脑汁写了50首《醉花阴》,将她同题的一首掺进去拿给朋友评判,结果朋友说只有三句写得绝妙:“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是她的句子。赢家还是她。

她好像随便说说,平自如话,就夺走了人心。然而,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说是平白如话,其实呢,当然是加了一点、又减了一点什么的,譬如加个虚字减个转语词,更多的时候,她叫你觉不出到底加了点还是减了点什么,那是极为玄妙的东西,看不见。因为有她比照着,装纯稚和装朴素的假文人就有点可笑了。不是的,不是那样的,纯稚和朴素不是直接从百姓中拿来就用的。它们比直接拿来的更纯稚更朴素。

……

在他心中,最心仪的诗人只有陶渊明。他爱陶渊明,但不愿做一个彻底的陶渊明——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看透过,盹住过,只不过,眯一会儿马上就会醒过来——他从未麻木,一颗诗人、将军的心该有的细腻敏感从来没缺席过。他对社稷的用情太深了,注定过不了没担当、只逍遥的生活——最强烈的想法是:打回北方去!为此,他生命的始终不曾真正有过一天安心安稳的日子,辜负了他多么恬淡的田园词。就像他自己词里的戏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他几乎是不写诗的,因此,词就成了与他生命可以互相交缠悱恻的唯一温暖——虽然他是个一心盗取天火给人间的、燃烧着的普罗米修斯,但他自己是不温暖的。

所以,我们无法记住他走过的全部路程,却永远地记住了他一生的不温暖。虽然我不曾迎风饮酒,但是一点也不妨碍我在似是而非的睡眠中开出一间铺着夕光的酒馆,让时间在那一瞬穿越到遥远的某个时候,与“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的他盐水花生黄酒红酒青灯对坐,白发翁媪地,说一点热乎话。词人小传:

辛弃疾(1140年5月18日~1207年10月3日),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南宋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现存词600多首,为流传至今词作最多的词人。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被金人攻陷,祖父是爱国者,使得他从小就立志收复国土。还在弱冠之年,他就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抓叛匪,组义军,带兵南下追随朝廷,立下战功。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来说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碍了他仕途的发展,使其官职停止在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不能继续升迁。辛弃疾42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江西上饶。此后20多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一直到终老——时势对英雄的最无情,莫过于使其无所作为而终老。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不断重复着对北方的怀念和收复失地的渴望。辛词在苏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非但将豪放词推到了一个顶峰,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闺中思慕等等,其词题材之广阔无人能及。南宋后期,形成了以他的特色为标准的辛派词人群。

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词新释辑评》等。

(选自简墨“中国文化之美”系列散文集《宋词之美》,正文有删节)

书评(媒体评论)

简墨之才当可仰望。文多新奇,而又多盎然古意。欣赏中,很想亦步亦趋,但那种内在的风雅智慧非是朝日所能通达的。再来读,品味学习。读完没有惊讶,想象着简墨的文字就该是这样的。平地中突兀起一座座山峰,静寂中频有鼓瑟弦乐和鸣。

——万松浦网友、宁夏作家:河东阳升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上天眷顾简墨,给她过人之才,庸者如我,期待更多惊喜。

——万松浦网友、山东作家:范玮

学养丰厚,艺术语言也清静。一般牵扯到史的文章大都凝滞、呆板,有着说书的枯燥、苍白和累。但是简墨的就与众不同。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见艺术功底和文学智慧交互、游刃的纯熟和懂得……

——万松浦网友、江苏作家:玉如意

花了二十分钟,将这个帖子匆匆浏览而过,惊异这少见的、特异的美质,非但是文中所述,更是文之所成。说匆匆,是因为过于美的事物自然成为某种观照,反衬出今世的混浊,和自身的蹉跎,竟不敢在此境间多作停留。

写者,你竟不知绝美、绝纯的事与物,部注定了隔绝与孤寂之命数吗?

——小众菜园网友、旅美作家:文取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安词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简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03881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