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忠诚与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忠诚与智慧》是沈阳铁路运输法院的52名干警,以多年的工作经历为素材,回忆经历,总结经验,创造经典。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反映了他们珍贵的工作和生活积淀,提炼了对事业与人生的感悟,生发了执着的人间正气。

内容推荐

多年来,沈阳铁路运输法院的干警围绕铁路运输审理了很多案件,为铁路经济的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一个基层法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人生经验,营造法官文化,这是值得倡导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本书以“忠诚与智慧”为题编者成书,既是对法官们心血的写照,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阅。

目录

第一部分 岁月沉淀

 朴实的忠诚,平凡的智慧——沈阳铁路运输法院干警的结晶/杨佩正

 忠诚铸法魂/李亚斌

 用忠诚来诠释人民的法官/褚乃泓

 一次难忘的庭审/王伟

 春风化雨二十年/张宗生

 忠诚是神圣的职责/关建军

 法官的德与才/颜克忠

 注重调解 勇克难关——一起多年上访老案的调解始末/富致民

 忠诚岁月/李喆

 成长的感悟/张宝利

 我的办案经验谈/路刚

 黄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任万春

 岁痕点点/韩敬梅

 一起案件引发的感慨/刘轶

 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张连春

 一个司法警察的忠诚与智慧/黄荣章

 我这十三年/高兵

 打开一扇窗,学会欣赏/袁宏

 忆平凡往事/刘跃光

 用忠诚、智慧为“天平”增辉/刘进军

 许虹故意伤害案拔萃/赵卫党

 一枚“小卒”的感恩/刘延辉

 守望忠诚/李萍

 国徽在心中/裴连强

 说说法官的智慧/毕凤菊

 忠诚和智慧——与审判一线上的法官们共勉/陈立群

 执行杂记/肖嗣岩

 一封当事人的来信/范学群

 忠诚感悟/张立存

 制服、法袍、责任/王铁生

 阳光灿烂的日子/浴石

 我的“法官”情结/王洋

 永遇乐/李存政

 法院工作十六年/陈志远

 忠诚需要经受考验/刘芳甫

 法院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田壮

 一名司机的感慨/赵鑫

 用忠诚与智慧创造美好的明天/刘长江

 一道选择题引发的思考/王双瑞

 那些难忘的事儿/陈佳茵

 忠诚的感悟/孙雅臣

 岁月的划痕/张喆

 难忘的岁月/吕忠良

 我对法官形象的一点认识/孙斌

 做好装备工作,加强法院建设/赵红光

 难忘的庭审/唐多伦

 和谐执行,提升执行威信/邵文杰

 法官之梦/王晓宇

 我看法官的忠诚/相玉路

 平凡而有意义的经历/王晓峰

 人生的责任/于江

 二字头的青春献给审判/陈冰

第二部分 学术精粹

 试论整合司法政务管理资源之理性思考/韩敬梅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浅谈本质和现象/裴连强

 人民法院在经济危机中的司法责任/肖嗣岩

 浅议铁路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赵红光

 正确行使法官释明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吕忠良

 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刘跃光

 谈当事人举证的重要性/李喆

 从除雪现象谈法定义务/田壮

 法院在重大案件审理上应当注意些什么/陈佳茵

 充分发挥女法官执业优势,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李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立法/李亚斌

 毒品犯罪节节攀升打防结合刻不容缓——2008年沈阳铁路运输法院审理毒品案件分析/刘轶

 以古鉴今,增设虚假诉讼罪的刑事立法思考/杨佩正

 伪证罪犯罪主体研究/路刚

 从刑事诉讼成本与效益入手,谈建立刑事速决机制的构想/杨佩正刘轶赵卫党

 浅议货盗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的两个问题/赵卫党

 浅谈夫妻共同财产的执行/褚乃泓

 民事审判中的法律解释方法/王伟

 浅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张宗生

 我谈民事调解制度/吴建军

 浅谈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张宝利

 解读《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范学群

 企业被吊销、注销营业执照后法律责任探讨/陈冰

 浅析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刘进军

 谈《物权法》对保护交易安全的作用/陈立群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研究/颜克忠

 对铁路非交通事故类人员伤亡赔偿归责原则之探讨/邵文杰

 铁路企业应对新的铁路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思路与对策/孙斌

试读章节

法官的德与才

颜克忠

德与才伴随着人的一生,它决定着人生的质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与重要保证。同样,德才兼备也是献身法律事业,做好一名法官的基本标准。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人无德在世难为完美的人,人无才在世难以自立。德是才的主导,决定着才发挥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持,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从古到今,许多人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要重视人品——德的因素。那么对我们“铁肩担正义,双手擎青天”的法律执行者和捍卫者的法官的要求,则更要注重德行的修养,其言行要通过做人引导方向,提供人生动力,保证人生效果,人生方向一错,则满盘皆输。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身为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的法官,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德行问题,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成为人们学习和颂扬的楷模,往往正是得益于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如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人格德行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人格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无人能比,他革命的一生之所以让世人折服,让世人传颂,其美名享誉世界,与他一生的公正自持、廉洁自守、人格的魅力密切相关。人格品德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置身于法律事业的一名法官,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高度重视德的问题,要具备高尚品质,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要防止德的低俗,防止懒法官、庸法官、贪法官、淫法官占据国家司法的重要位置。即便在当今社会民主不断扩大、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注重选用德高望重、人格完善的人,要防止那种脱离群众、投机取巧、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觊觎国家重要的司法权力,防止善于伪装的奸佞小人占据法官这一重要的岗位,防止这些人在法官队伍中“滥竽充数”。法官为民司法,肩担正义,就一定要具备履行司法公职的良好品行和职业操守,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练和净化,要使自己身上具有一种令人仰慕的精神力量,要使自己胸襟蕴涵一腔使人折服的坦荡情怀,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对党、对人民、对自己所从事的法律事业要怀有大爱,要诚实守信,不偷不吹不装不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人格低下的人,最终是要露马脚、被唾弃的,古今中外大量的、为世人嗤之以鼻的事例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法官要严格道德自律。我们法官要有三种境界:一是不做恶事;二是多做好事;三是做社会楷模。达到第一种境界是小有所成,达到第二种境界是有较大成功,达到第三种境界是有巨大成就了。法官讲德行,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具体讲,就是要忠于党、爱祖国,忠于法律、为人民。同时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讲究职业道德、家庭和谐美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法院里做个好法官,在家庭中做个好成员。这些都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做一辈子。如果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怎么可能让人信服呢?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的法官,要按党章的要求,要按法律的要求,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讲道德自律,不能忽略细节、轻视小事。小和大是相对、相交的,是会转化的。要经常自省:要保证在无人监督、没人约束的环境里,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文明守法公民;要模范执行法官的职业操守,严格职业自律,坚持依法司法、坚持公正办案;要弘扬传统美德,要善待自己、善待同仁、善待当事人、善待老人、妻子和孩子,建设和睦的同志和家庭关系。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要体现人间的真爱,要领悟和做到“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忌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人的一生有许多细节和小事,常常影响着大节,也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白天想上班,晚上想回家”的人,比那种不思工作、总惦念着牌局,不顾家人、总沉醉女色和灯红酒绿的人,要健康得多、高尚得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搞得家庭四分五裂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终究要遭到唾弃的。“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常犯的错误有4种:知识不足的错误,经验不足的错误,能力不足的错误,德行不足的镨误。这几种错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在法官的司法职业生涯中都应当努力避免,尤其要着力防止犯德行不足的错误。

法官要注意道德积累。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记忆力不满,却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很多人都能根据自己身体部位的问题去看医生,但少有人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人们往往在自认为最清楚的事情上犯错误。谁都觉得自己缺钱,包括那些不缺钱的;谁都不觉得自己缺德,包括那些缺德的。一个人的德行,无论好与坏,均与日常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品行达到较高层次,有时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贵在坚持。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稍微一转动,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起来。司马光把这枕头叫“警枕”,意在鞭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一个人对他人讲信用相对容易,因为受到外在力量的约束、监督,会迫使其恪守承诺,而对自己讲信用则要难得多,因为那只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唯一能监督的只有自己。但唯有持具这样一种坚定心力的人,才会出类拔萃,因为这是他超凡脱俗的地方。成功在于对自己讲信用,要始终固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要有雷打不动的行为准则。德行需要持之以恒,德行需要积累,有坚持、有积累才会有升华。

法官要坚持道德修养。“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得其下。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要达到“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就应当把人生的目标定得高一点。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玫瑰花,就应当种植更多的玫瑰树。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一个人只要自身有教养,不管别人举止怎么不适当,都不能伤及他的毫发。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方能为别人所不能为。加强道德修养,很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驾驭自身欲望。巴尔扎克说:“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力和动机,是幻想的刺激素,是行动的意义。”欲望是把双刃剑,既能使人进步,也能使人堕落。你不想占有,你囊中虽是空的,但你身轻如燕;你若占有了不应该占有的,身心会受到挤压,终日惶恐不安,就得付出人生的代价。“欲”与“火”常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控制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控制,可以获得很多。在自我控制中加强自我修养,只要时时慎思自省,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能“自以为是”,要多一点“自以为非”,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贪欲之害。常敲慎独之钟,切实做到耐德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秘密、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

法官要坚持德为先、才为辅的工作和为人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法官要以德为主、以德为先,以才为辅,要德才兼备,法官要符合“四化”的要求,法官还应当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有适应新时期、新环境、新任务的丰富知识。

首先,应具备丰富的法律、自然、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当今,世界科技不断进步,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在不断开拓,这就对法官掌握法律和科学知识的范围与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各科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裁判者的裁判科学化、合理化的水平。为此,法官必须坚持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把坚持学习作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抓紧时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刻苦钻研业务,使自己成为博学多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实干家,从根本上提高执法者的科学化程度,人人争当学习型法官。

其次,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法官处在一个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新事物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法令和新法规不断展现,法官应随之不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即

裁判能力,是法官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素质。它要求法官能够把握全局,当机立断。善于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环节,善于拿定主意,坚持合法公正裁判。不为一时的细小情节所困扰,而去影响裁判的公正性、合法性。

创新能力,是对法官的综合性要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理念、新任务,法官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认真实践的精神,积极探索审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技能,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前进。

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法官如果光有德而没有才,就难以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那么,德再高,也只配去做一个好人,而不能当好一个法官。一个法官如果才华横溢但缺德,那么他的才越高,干坏事的能力就越强,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大。我们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作者颜克忠,沈阳铁路运输法院政治处副主任,四级高级法官,曾获“优秀法官”、“优秀支部委员”、“优秀审判长”等多项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P25-29

序言

忠诚与智慧,这个题目选择得很好。法官只有忠诚于法律,充分运用司法智慧,才能审理好案件,化解好矛盾纠纷,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忠诚与智慧”为题,不难看出,编者成书的主旨,既是对法官们心血的写照,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阅。

多年来,沈阳铁路运输法院的干警围绕铁路运输审理了很多案件,为铁路经济的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一个基层法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人生经验,营造法官文化,这是值得倡导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本书付梓之际,适逢2010年全省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希望继续努力,多出成果,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振华

二○一○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忠诚与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佩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09636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6.23-5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