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北京铁路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代北京铁路史话》由许洵所著,是由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它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内容推荐

《当代北京铁路史话》由许洵所著,《当代北京铁路史话》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目录

引 言/1

第一章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北京铁路/1

一、清末北京:中国铁路的萌芽之地/2

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8

三、晚清的北京铁路网/20

四、民国时期的北京铁路/22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的北京铁路/25

一、经济恢复时期北京铁路的建设/2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大跃进”时期北京铁路的建设/28

三、调整时期北京铁路的建设/34

四、“文革”时期的北京铁路建设/36

第三章 新时期北京的铁路建设/41

一、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北京铁路建设/42

二、进入新世纪的北京铁路/48

三、编织更加快捷高效的铁路网络/56

第四章 北京铁路车站的变迁/59

一、从露天小站到“亚洲第一”火车站/60

二、正阳门火车站的前世今生/67

三、北京站: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75

四、北京西站:全国日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78

五、从“平绥铁路西直门站”到新“北京北站”/81

六、丰台站:沧桑历史下的综合车站/85

七、丰台西站:北京唯一的特等编组站/88

八、功能逐步转换的北京东站/90

第五章 北京铁路机车、客车的发展与铁路客票的升级换代/91

一、北京铁路机车的发展/92

二、北京铁路客车的发展/104

三、铁路客票的升级换代/116

第六章 铁路与京城百姓生活/127

一、春运:北京铁路最忙碌的时刻/128

二、铁路与京城百姓的出行与出游/138

三、奥运列车:流动的奥运宣传站/148

四、铁路:京城一景/151

五、京城百姓的“铁路热”/164

参考文献/176

后记/177

试读章节

1865年的北京宣武门外,护城河水清澈而有些冰凉。这一年,北京宣武门外突然出现一条小铁路,史称“德小铁路”。这是一个名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偷偷修建的铁路,只作展览之用。杜兰德希望清政府能够认识铁路,进而借此打开中国市场。由于这条铁路始自宣武门终至菜市口,国人又称其为“宣菜路”。可惜,这条铁路的寿命与它0.5公里的长度一样短,因为铁路和机车“惊了龙脉”,破了风水,清政府很快便勒令拆除。

铁路的引进,本应使得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之巨变,风靡世界的工业革命已使“天朝上国”被众“夷国”远远抛在后面。然而,遗憾的是,昏庸的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身的危机,反而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把这条铁路拆掉。“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描述的正是当时清朝官民见到德小铁路的感受。

尽管清朝政府对德小铁路骇为妖物,但德小铁路却着实让清朝官民知道了铁路的发明与存在。李鸿章也由此认识到铁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他成为晚清最早提议修筑铁路的主要官员。1872年,也就是在德小铁路因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而被拆毁后的第七年,李鸿章提出“自开煤铁矿与火车路,则万国缩伏,三军必皆踊跃,否则日蹙之势也”的修建铁路建议。当然,李鸿章主要是从铁路对于军事的重要性来考虑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李鸿章外,清政府的其他主要官员则“闻此议者,鲜不咋舌”。因此,修筑铁路的计划迟迟没有实现。

1888年,经慈禧太后同意与批准,李鸿章命人修建了一条横贯西苑三海的宫廷铁路,即紫光阁铁路。紫光阁铁路南起中海瀛秀门(居仁堂宝华门外),经紫光阁、中海北门(福华门)、北海南门(阳泽门)、北海极乐世界,北止镜清斋(静心斋),全长约两公里。建成后,慈禧太后经常乘坐黄绸座车,在手执黄缎幡旗的太监的引导下往返于仪銮殿和静心斋之间。静心斋是慈禧太后用餐的主要场所,因而这条小铁路成为慈禧太后名副其实的就餐小铁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紫光阁铁路被毁。令人欣慰的是,北海公园管理处表示,拟在不久后依原样重修紫光阁小铁路,这条慈禧就餐铁路不久将原貌再现于世人面前。

庚子年,即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从天津打到了北京城。慈禧不得已,带着光绪帝和一批王公贵族,化装逃出了西直门,经过太原,从风陵渡过黄河,进潼关,过华县、临潼,于10月26日到达西安避难。尽管那年陕西大旱,受灾地区多达60余州县,不少地方颗粒无收。但慈禧却全然不顾300万灾民的死活,在西安的行宫内照样摆谱、摆御膳,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慈禧感到安全得到了保障,便在这年的八月从西安起程返京。沿途经洛阳、开封,转道北上,过安阳,抵达正定,由正定乘火车北上。从正定到马家堡车站(今北京南站的前身)的铁路给慈禧太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当时,长辛店机车厂(即今日的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有两辆非常高级的进口外国包车。但是,由于是进口的,不合清朝皇室的要求,因此长辛店机车厂特意请来当时著名的木匠王翠,在车厢里雕龙刻凤,意为“吉祥如意”、“龙凤呈祥”。同时,将包车内原有的座位全部拆掉,安上与宫里一样的宝座,车厢内壁都用黄缎子障壁,地上铺黄龙图案地毯,金碧辉煌,称为“龙车”。车辆改装好之后,谁给慈禧太后开车呢?当时,中国人连铁路尚没见过,更不要说有会开火车的司机了,只得请了法国人祚曼。已经执掌直隶总督大权的袁世凯也同车护驾回京。车行不及一日,即到达终点马家堡车站。

P2-4

序言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是由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系列中的一种。它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这套丛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套丛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了解当代北京人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了解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这是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着力探索和追求的一个目标。近几年里,我们尝试着组织编写了一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包括《菜篮子史话》、《米袋子史话》、《餐饮史话》、《居住史话》、《服装服饰史话》、《公共交通史话》、《医疗史话》、《社会保障史话》、《民用能源史话》、《电视史话》、《阅读史话》等,已出版了三十余种。实践证明,这个尝试和努力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后记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与铁路有关的故事亦有很多。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作者力图向读者呈现当代北京铁路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耳熟能详的故事唤起人们对铁路发展的记忆。撰写与阅读铁路史话的过程,也是重温铁路历史、追溯铁路发展的一个良好机会。无数的人们曾经和正在为北京铁路的建设与运营默默奉献着,每每念此,不禁深感钦佩。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换来的是铁路跨越式的发展,是旅客出行得更加便捷舒适。

本书的撰写,要感谢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中国出版社的老师们的支持与指导。同时,也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有关领导与老师在本书撰写时给予的支持和关心。他们为本书的撰写与完稿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并引用了包括百度百科、各大门户网站、海子铁路网等在内的互联网页上的若干篇文章中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书籍、学术期刊中的部分文章与内容,作者在此对文章原作者一并致以谢意。

鉴于作者时间、水平有限,本书中内容、文字等难免存在舛误、疏漏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

2010年7月于北京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北京铁路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9462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5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