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器面具(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
内容
目录

酥油灯◇1

佛珠◇2

金刚铃◇3

金刚杵◇4

金刚橛◇6

纯金法器◇8

法轮◇9

法幢◇10

吉祥八宝◇15

制作朵玛◇16

擦擦◇17

绀马宝◇18

白象宝◇19

佛龛◇20

法勺◇21

法螺◇23

铜钹◇25

剑◇26

弓箭◇27

法号◇28

胫骨号◇30

牛角胫骨号◇31

铜斧钺◇33

各式铁质法器法棒◇34

象托插瓶◇35

各式法器◇36

寿瓶◇38

嘎巴拉碗◇39

嘎巴拉鼓◇40

长把打鼓◇4l

装藏◇42

转经简◇43

曼扎◇44

坛城◇45

骷髅碗◇46

净水碗包银木碗◇47

香炉◇48

净瓶◇49

法衣◇50

十相自在咒文:“喳阿畔”◇52

塔尔寺如来八塔◇54

佛塔◇56

茶卡古佛塔◇60

怖畏金刚面具◇62

蓝脸护法神面具◇64

寺院中表演的护法神面具◇69

鹿舞面具◇70

鹿舞面具表演◇72

红脸护法神面具◇74

尸陀林主面具◇76

龙头面具◇82

大鹏金翅鸟面具◇85

各种悬挂面具◇87

木雕护法神面具◇90

藏戏面具◇95

表演中使用的各种面具◇98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薛建华编写的《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法器面具》。《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法器面具》的内容提要如下:

法器是藏传佛教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其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藏传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具,藏语音译为“巴”,是用纸、布、木、金属、泥、石等为原料制作而威的人物和动物的面部造型,主要用于宗教仪式,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中也有使用,还可供是挂、祭祀、供奉、膜拜、观赏。面具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其艺术形式多姿多彩,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编辑推荐

薛建华编写的《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法器面具》采用独特的视角,以法器、面具为载体,直观地向读者介绍关于藏传佛教中佛、菩萨、护法神、法事活动以及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卓越成就和贡献的高僧。从艺术的角度看,本书收集的各个时期的法器、面具,有些是读者平时不易见到和了解的艺术珍品,有的甚至是孤品,尤其是配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使本书在观赏、阅读等方面更具艺术感染力,也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器面具(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41940
开本 16开
页数 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96.21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青海
255
18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