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赵之谦/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内容
编辑推荐

赵之谦/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黄永斌。

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变史,也是一部审美演变史,更是一部技艺演变史。它在方寸之间藏纳世问万象,是我们窥见古人心性与智慧的一粒芥子、一颗沙粒、一滴水珠。先人对于美的认识、对干美的体验以及对于美的表达,都蕴藏其中。我们需要找到合适钥匙,去打开心灵之锁。

篆刻是“技艺”的篆刻。从陶拍一路走来,印章技艺的发展就是一场动人的接力赛。由最原初的先民随心刻画,无法之法;到纳入“百工”而成为传承有序的家族技艺,铸凿琢磨都传承有序,代代绵延;后又经由文人介入,结合其自身审美趣味,而将对这种技艺的体验演化出镌刻印章的技法,冲切披削以至于敲击摩擦无所不用其极,篆刻技艺越来越直接得与篆刻风格自觉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篆刻由单纯的技艺传承转入了风格的流变与创造。

内容推荐

《赵之谦/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黄永斌。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孟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盒等。颜其居日“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番阳、奉新知县。

篆刻从浙派入手,初学陈曼生,及至浙派诸家,后又涉猎皖派。胡澍在《赵伪叔叔印谱序》中提到,赵之谦“生有异禀,博学多能,自其儿时,即善刻印。初遵龙泓(丁敬),既{完白(邓石如),后乃合徽、浙两派,力追秦汉。”而后他并不满足于只学这两家,而是在学习渐、皖两派的同时,上溯秦汉,博取秦诏、汉镜、汉币、汉铭文等碑版文字入印。其取法之广,前无古人。他以各种文字入印,并非生吞活剥地将其强行纳入印面,而是遗貌取神,巧妙地将其意趣熔铸于独具个世的印风之中,既饶有新趣,又不失古意,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天地。

赵之谦篆刻艺术的转折,在于他34岁时与魏稼孙的相识。两人一见如故,结为金石之交。赵之谦一生刻印不过三百余方,多为亲戚友人所作,晚年也有过应酬,但却从未以篆刻鬻食。在壬戌、娶亥、甲子(34至36岁)三年刻印二百余方,占赵之谦一生刻印的多半。而其一生大部分的印章主要是在三十岁到三十六岁期间而作,正当其篆刻盛年。可惜,37岁之后直至44岁的8年间所刻不到70方,著有《二金蝶堂印谱》。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然而他却开辟篆刻新风,为篆刻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对后世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易大厂等篆刻大家颇有影响。他那种多方求索、不断尝试、大胆求变的创作行为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篆刻创作范式,深刻影响了当代篆刻,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篆刻创作观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赵之谦/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文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326368
开本 64开
页数 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0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4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140
10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