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的修养
内容
试读章节

合群

我们所处的这讲堂,四周有墙壁遮风蔽雨、挡蔽灰尘;屋内有桌案凳椅,使人可以坐着阅读写作。四周的墙壁,乃是一块块的砖石堆砌而成;屋内的案椅,乃是一块块木板钉接而成。假使只有一块块分散的砖石或木板,则不可能起到墙壁遮风避雨或做成案椅供人写作的作用。再如我们都要穿衣御寒。衣服,都是用绵缕或纤毛编织而成的,假使只有一根根分散的绵缕或纤毛,是不可能织成衣服起到御寒作用的。再回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身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耳朵、眼睛、手、足等各种器官组成,每种器官,又是由无数细胞组合而成。假使一个完整的躯体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器官,又或者更加细分为亿万个独立的细胞,这些器官或细胞又怎么能够起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如此。个人孤立无援,独自奋斗,仍有可能难免于陷入挨饿受冻的悲惨境地;只有集合众人的力量群策群力,共谋共划,才有可能谈得上追求将来幸福的生活和文明的事业。例如我们今天所处的工业社会,最初不过是从个人的手工劳作起步。后来渐渐召集同伙,传授徒弟,以至从业之人愈来愈众,生产产品愈来愈多。集合许多人组织为大型的工厂,而后才能使用机械,扩大集体的利益。最终集合起这么多工厂的工人,组织为工会,开始渐渐摆脱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能为自身考虑怎样避免所受的苦难,怎样追求未来的幸福。这一切难道不是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能达到的效果吗?

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最基本的群体,是从家庭开始的。有了家庭,才有了长幼之分、养老之责、分工之别、侍疾之任等事情。集合一乡的人组成集体,而后才有互相守候、互相看护的帮助,才有了学校的设立。集合一省或一国的人民组成集体,而后才有了便利的交通、高深的教育。假使集合全世界的人民组成集体,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即使有地力贫瘠或偶尔遭遇天灾的地方,也不难于补救,诸如战争、商业竞争此等惨烈的人祸,也会从这个世界绝迹。

舍己为群

众人集合在一起就组成了群体。群体,是为了谋求个体的公共利益而存在的。假使群体遇到危险,除非这个群体之中的人以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来保卫这个群体,否则恐怕这个群体将走向灭亡。正因为有可能面临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我们不得已才要提倡舍己为群的义务。

提倡舍己为群的精神,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群体之中的,群体一旦灭亡了个人也会随之而消亡。假使我们以不惧牺牲自我的精神来拯救这个群体,群体一旦得救、免于灭亡,我们个人也未必就真把自己给牺牲掉了;即使自己真不幸先牺牲掉,但群体得到了拯救,这也远比大家一起牺牲好吧。以上的看法,是包含有自我利益的考量的。第二个,如果我们站在群体的角度来看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个体的价值肯定小于所有人组成的这个大群体。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换来万千人的幸福,我有何不敢为呢?假如一个人能这么想,我们就有了一个能舍己为群的人;假如人人都能这么想,我们就有了这一整群舍己为群的人。以上的看法,是完全为群体而不考量自我利益的。这两种认识虽然角度不同。但提倡舍己为群的决心是一致的。请让我用事实来说明这点。第一,譬如说从军。战争是罪恶的,但假使你的国家或民族受到野蛮人的攻击,不得已为自卫而必须应战。比如欧战中比利时受到德国的侵略,比利时人奋勇抗敌,虽捐躯报国亦死而无悔,谁能说这种舍己为国的精神不应当提倡?第二,譬如革命。革命,从来没有不流血的。假使我们被邪恶残暴的政权奴役也不愿去革命,那样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生亦何欢,死亦何哀,为革命应不怕流血牺牲,例如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中国这么多年的革命中,在事前因鼓吹革命而被拘捕杀害的烈士们,在斗争中临时揭竿而起、英勇奋战而死伤的志士们,都是抱着舍己为群的精神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者。第三,譬如暗杀。暗杀,乃是革命中常用的最简单的手段。消灭反革命的罪魁祸首,不究胁从,如此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还不会有大规模的流血。比如古代荆轲刺秦王,近代苏菲亚刺杀俄皇尼古拉二世,都是类似的例子。第四,为真理而牺牲。真理,汇聚了人类的理性与和平精神。然而真理常常为教会、君党、贵族等所反对,没有舍己为群精神的人,是不敢公开宣扬传播真理的。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新哲学,却被政府以败坏风俗、煽动青年的罪名下狱,最后饮下毒药而死;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教皇所仇视并迫害;俄国巴枯宁宣扬无政府主义,被囚禁放逐,这些都是为真理而牺牲的例子。

其他再如飞机实验、南北极探险之类,在今天都被认为是不畏牺牲的冒险事业,即使有些或许是由性喜好奇、争强斗胜之辈做的,但其中还是包含了有利于群体利益的动机,符合舍己为群的精神,所以也把他们列在这里。

P3-5

目录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

1.合群/3

2.舍己为群/4

3.注意公众卫生/6

4.爱护公共建筑及器物/7

5.尽力于公益/8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

7.责己重而责人轻/11

8.勿畏强而侮弱/13

9.爱护弱者/14

10.爱物/15

11.戒失信/17

12.戒狎侮/19

13.戒谤毁/21

14.戒骂詈/22

15.文明与奢侈/24

16.理信与迷信/26

17.循理与畏威/27

18.坚忍与顽固/29

19.自由与放纵/30

20.镇定与冷淡/32

21.热心与野心/34

22.英锐与浮躁/36

23.果敢与卤莽/37

24.精细与多疑/39

25.尚洁与太洁/41

26.互助与依赖/43

27.爱情和淫欲/44

28.方正与拘泥/46

29.谨慎与畏葸/48

30.有恒与保守/50

 智育十篇

1.文字/52

2.图画/53

3.音乐/54

4.戏剧/55

5.诗歌/57

6.历史/58

7.地理/59

8.建筑/60

9.雕刻/62

10.装饰/63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69

 上篇

 第一章 修己

1.总论/70

2.体育/71

3.习惯/75

4.勤勉/76

5.自制/77

6.勇敢/82

7.修学/86

8.修德/90

9.交友/93

10.从师/96

 第二章 家族

1.总论/98

2.子女/100

3.父母/106

4.夫妇/109

5.兄弟姐妹/111

6.族戚及主仆/114

 第三章 社会

1.总论/116

2.生命/120

3.财产/122

4.名誉/126

5.博爱及公益/128

6.礼让及威仪/133

 第四章 国家

1.总论/137

2.法律/138

3.租税/140

4.兵役/141

5.教育/142

6.爱国/143

7.国际及人类/145

 第五章 职业

1.总论/148

2.佣者及被佣者/150

3.官吏/153

4.医生/155

5.教员/156

6.商贾/158

 下篇

 第一章 绪论/160

 第二章 良心论

1.行为/162

2.动机/163

3.良心之体用/164

4.良心的起源/166

 第三章 理想论

1.总论/168

2.快乐说/170

3.克己说/171

4.实现说/172

 第四章 本务论

1.本务之性质及缘起/175

2.本务之区别/177

3.本务之责任/178

 第五章 德论

1.德之本质/180

2.道德的种类/181

3.修德/182

 第六章 结论/184

附录

华工学校讲义/185

中学修身教科书/215

内容推荐

《中国人的修养》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公民道德建设教科书,本书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在道德思想方面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它完美结合了中华民族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从细小的行为层面出发,用浅显的道理和简单的方法来引导读者,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阅读的道德实践书籍。

《中国人的修养》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的是,既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吸收国外教育的优点,中西合璧使得本书特点更加鲜明。书中语言娓娓道来,说理简单深刻,耐人寻味,恰如作者在与读者谈心。这打破了许多同类书籍的说教色彩,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心理。另外,文章把许多难以理解的古文文献、孔孟之言,用言简意赅的短文,通俗易懂的文字表现出来,使整部书不晦涩,不枯燥。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深刻、见解独到,并且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注重对公民道德教育和培养。因此,哈尔滨出版推出大师经典之作,使读者在重温大师妙笔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编辑推荐

北大最有品格的校长的肺腑良言。在社会站稳脚跟、达济天下的最好的教科书。

一部公民必读的道德实践之书。中国人急需的权威修身指南。

《中国人的修养》中西合璧,为五四精神领袖蔡元培的作品,且具有畅销记录。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的修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元培
译者 张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8574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