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景石的《南开日本研究(2011)》收录了《近代日本的天皇制度——以其制度性特征为中心》、《专集: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近世: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观》、《幕末:中国观从臆测到实证的演变》、《甲午战争后:“中国亡国观”的形成与发展》、《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军方的对华》、《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行动》、《邦交正常化之后:从“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等文章。
图书 | 南开日本研究(2011) |
内容 | 编辑推荐 莽景石的《南开日本研究(2011)》收录了《近代日本的天皇制度——以其制度性特征为中心》、《专集: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近世: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观》、《幕末:中国观从臆测到实证的演变》、《甲午战争后:“中国亡国观”的形成与发展》、《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军方的对华》、《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行动》、《邦交正常化之后:从“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等文章。 目录 比较视窗 日本与中国:“奇迹”的政治经济学 纸币与白银——明治维新后日本与明清中国货币体制之比较 日本经济研究 专利制度与日本经济的发展 日本历史研究 西田哲学和津田史学的文化观比较 海外专稿 武士道概念的历史沿革 韩国的日本研究 近代日本的天皇制度——以其制度性特征为中心 专集: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 近世: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观 幕末:中国观从臆测到实证的演变 甲午战争后:“中国亡国观”的形成与发展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军方的对华 认识与侵华战争 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行动 邦交正常化之后:从“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 演进的谱系 论文 北宋时期日本僧侣入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以裔然、寂照、成寻为中心 武内义雄、宫崎市定:日本近代《论语》研究备忘录 1873年日使觐见同治帝的礼仪之争——李鸿章与副岛种臣的外交交涉 日本学人物志 周一良先生的为学与为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开日本研究(201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莽景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2414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6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313.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