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召编著的《延安曾经是天堂》中描述的延安10年,史料丰富、文质彬彬,国内相关著作似乎很少涉及,仿佛打开了了解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的新视界;当代社会好多解不开的疙瘩,似乎都在那个特殊的10年间找到了线头,比如挨打、挨饿后的挨骂……。文末后记以比较文化的角度进行极具洞察力的批判性思考,令人感动。
图书 | 延安曾经是天堂/延安地平线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鸿召编著的《延安曾经是天堂》中描述的延安10年,史料丰富、文质彬彬,国内相关著作似乎很少涉及,仿佛打开了了解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的新视界;当代社会好多解不开的疙瘩,似乎都在那个特殊的10年间找到了线头,比如挨打、挨饿后的挨骂……。文末后记以比较文化的角度进行极具洞察力的批判性思考,令人感动。 内容推荐 朱鸿召编著的《延安曾经是天堂》是延安地平线丛书之一,《延安曾经是天堂》讲述了:天堂,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个时代社会的精神高地。有天堂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天堂的时代社会肯定有其崇高伟大之处。 延安十年(1937—1947)。曾经有过天堂般的岁月。把此十年放置到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此前一百余年是连续战败,无数屈辱;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告別了“挨打”的命迭;此后六十余竿是发愤图强。改革开放。我们基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在跨越“挨打”、“挨饿”的历史坎坷后,我们如何在世界面前拥有体面和尊严。避免“挨骂”的、运,延安的天堂般岁月及其沉痛的侧面,是一份极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标本。 目录 春之篇 春脉为弦,琴瑟淙淙,青草阳光,杂花生树 延安的天堂岁月 农民要上天,赶紧搭云梯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一波三折 夏之篇 夏脉似洪,浩浩荡荡,一河大水,来盛去衰 安吴青训班,用政治教育塑造革命战士 延安鲁艺,把学校教育归并政治体制 边区农校,隐约的身世与显明的效益 秋之篇 秋脉若浮,厌厌聂聂,如落榆荚,如送归鸿 同志,拿路条来 脱下裤子割“尾巴” 人事档案如影随形 冬之篇 冬脉如石,潜龙在渊,一元复始,山高水远 伐木烧炭的两种阐释 延安新建筑与旧城墙里的意识形态 中西医在延安开始结合 后记:从城市到乡村的追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延安曾经是天堂/延安地平线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鸿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41020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9.5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