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秘的第三只手/绝密行动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真正的情报工作?情报工作有哪些流程?谍报活动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招募、培训和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的情报获取手段?情报史上有哪些彪炳千古的传奇人物?在国家的安全决策中,情报的影响如何?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哪些事有案可稽,哪些事是捕风捉影?高金虎主编的《神秘的第三只手》希望通过流畅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全面解析现代情报工作,揭示真实的情报工作流程,反映情报工作的最新变化,使大家对情报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内容推荐

它是美国推行秘密外交,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如果没有中央情报局,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冷战绝不会如此激烈;如果没有中央情报局,这个世界的报章杂志上将少了许多头条新闻。

高金虎主编的《神秘的第三只手》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叙述。通过对其重大绝密行动的描写如二战时使西线德军单独投降的“日出行动”、企图推翻卡斯特罗的猪湾入侵、支持发动智利政变的“轨道行动”、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伊朗门”事件和追查潜藏的苏联“鼹鼠”等,揭开了中央情报局的面纱,使得那些隐晦较深的历史真相得以水落石出。作者对中央情报局历史的评价摆脱了简单的毁誉参半的判断,力求对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做到了客观公正,使人感到有较强的信服力。《神秘的第三只手》内容丰富充实,情节生动,文笔流畅简洁,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律师创设的情报机构

第二章 “伯尔尼渠道”

第三章 日出行动

第四章 反共急先锋

第五章 “成功行动”

第六章 高飞的大鸟

第七章 斗笠加匕首

第八章 从猪湾入侵到猫鼬行动

第九章 血洒嘉隆宫

第十章 谍影憧憧

第十一章 轨道行动

第十二章 “伊朗门”

试读章节

“他们把我们的舰艇打得像跛鸭!”

1941年12月7日5点钟(夏威夷时间),瓦胡岛以北230海里处,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它包括6艘航空母舰,2艘配备有14英寸大炮的快速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油船和1艘补给船。在6艘航空母舰上,载有360架作战飞机,其中,81架是战斗机,135架俯冲轰炸机,104架高空轰炸机和40架鱼雷轰炸机。现在,这些飞机按照先轰炸机后战斗机的顺序排列在甲板上,等候起飞的命令。

这是日本海军的特遣舰队。根据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他们将由此出发,向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从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自11月他们从日本本土起航以来,他们已经航行了几千海里,如今已秘密地抵达目的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的行踪已经暴露,现在他们就要飞向珍珠港,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消灭在港内。

5点30分,空袭飞行队总队长渊田美津雄身穿飞行服,来到作战室,向南云海军中将告别。

“报告长官,我们走啦!”

“嗯。”南云长官站起身来,紧紧地握住了渊田的手,说:“全靠你啦!”然后,他伴着渊田来到飞行员待机室。此时,航空母舰“赤城”号的舰长长谷川也来到这里,渊田一声口令:“立正!”然后向长谷川敬礼。

“按命令出发!”长谷川下达了起飞命令。于是,执行第一波攻击任务的183架飞机就从6艘航空母舰上一一起飞,15分钟后,他们在舰队上空集合完毕,沿舰队上空盘旋一周,向瓦胡岛飞去。

飞机在云层上飞行。东边的天空开始破晓,机身下面,黑洞洞的云海也开始泛白,天空逐渐变成了蔚蓝色,不一会儿,一轮红日就从东方升起了,白花花的云海边缘呈现一片金黄。“多么光辉灿烂的黎明呀!”渊田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7点40分,飞机抵达瓦胡岛上空,此前前来侦察的侦察机没有发出信号,表明一切正常,太平洋舰队还停泊在军港内,因此,渊田举起信号枪,向机外打了一发信号弹,命令部队按计划展开。

云层逐渐变薄,一些地方的云层已经断开,渊田发现,珍珠港上空碧空如洗,福特岛的内外两侧都是战列舰的笼式舰桅。渊田举起望远镜,数了一下港内的军舰数目,正好8艘!与事先侦察的数目完全一致。好样的!渊田向战前就潜伏在-珍珠港的间谍致敬。

啊呀!这些军舰停泊得好近呀!似乎一点戒备也没有。渊田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这是真的。珍珠港守军毫无戒备,这种感觉真切地留在他的记忆中,他后来写道:“我曾见过德国军舰集结在基尔军港的场面,我也看到过在布勒斯特的法国战列舰,我还多次看到过我国战舰接受天皇的检阅。但即使在最太平的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舰只在相距只有500码至1000码间下锚。难道美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旅顺口海战之事吗?”

顾不得多想了,渊田下达了命令:

“水木兵曹,现在发攻击令!”

水木兵曹按着电键,反复拍发密码命令:“突、突、突……”

“报告队长,攻击命令发布完毕!”

“很好。”此时已经是7点49分。随着攻击命令的发出,俯冲轰炸机群向机场发起攻击,顿时,瓦胡岛上的希凯姆机场浓烟滚滚。2分钟后,鱼雷轰炸机队也向港内的军舰发起攻击,8点正,制空战斗机队开始扫射地面。8点零5分,水平轰炸机队向军舰实施轰炸。

就在7点53分,渊田已经确认,这次奇袭肯定获得成功。他看到珍珠港上空已全部为日本战斗机所控制,地面上的高射炮没有开火,珍珠港内的军舰还静静地躺在那里。于是,他看了看水木兵曹:“用甲种电波向舰队发报:‘我奇袭成功!’把发报机调好,使东京也能直接收到。”

水木兵曹立即按动起电键:“虎!虎!虎!”电波立即飞向230海里开外的特遣舰队,飞向还在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飞向日本大本营。

从凌晨3点开始,山本五十六就守候在作战室里,等候着特遣舰队发来的第一份电报。他坐在一张折椅上,闭着眼睛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心情也十分紧张。这次他不顾众人的反对,让海军长途跋涉3000海里,旨在一击成功,现在就要见分晓了。

作战室的参谋人员一个个屏声静气,谁也不敢打断司令官的沉思。当电报房里清晰地传来“突、突、突”的声音时,作战室热闹起来,几分钟后,他们听到了“虎!虎!虎!”的声音。偷袭成功了。

山本五十六睁大眼睛,嘴角向两边一咧,像是要笑,但终究没有笑出声来,然后,他又默默地点了点头。但是,他的兴奋心情还是露出来了,日本人开始拿来酒和鱿鱼干,频频举杯祝酒。

当渊田的第一攻击队飞抵瓦胡岛上空时,瓦胡岛上空没有一架美国飞机。停机坪上,所有的飞机都紧紧地挨在一起,据说是为了防止间谍破坏,只有海军的7架巡逻机在天空巡逻,可是他们都不在瓦胡岛上空。珍珠港内的空防系统也毫无戒备,各军舰上的780挺高射机枪,有四分之三无人值守,陆军的31门高炮只有4门在阵地上,可是,就是这4门高射炮也仅仅是个摆设,因为它们的炮弹都已送回军需库,理由仅仅是“它们容易松扣和生锈”。

确有一架美国飞机发现了日军的踪迹,但那不是军用飞机,而是罗亚尔·维托塞克和他的儿子驾驶的私人飞机。他们看到了2架日本战斗机向他们飞来,立即俯冲,从日机的下方穿过,向自己的私人机场飞去,准备向当局报警。15分钟后,维托塞克在自己的机场着落,立即向陆军和航空兵的值班军官打电话,告诉他们瓦胡岛上空出现了日本飞机,但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当然更不可能发出什么戒备命令。

就在他们通话的时候,惠勒机场已经挨了第一批炸弹,有人被震醒了,以为是发生了地震,但更多的人认为那是海军在演习。当日军准备投弹时,竟然还有人认为那是美国的“空中堡垒”,因此翘着头要看美军的飞行表演。

夏威夷航空兵参谋长詹姆士·莫利森正在刮胡子,第一批炸弹落了下来,他赶紧给陆军司令肖特中将的参谋长沃尔·菲利普挂电话,告诉日本人来偷袭了。可是对方竟然说:“吉米,你是不是昏头了?还是喝多了?快醒醒!”

莫利森把听筒举得高高的,让对方听听那隆隆的爆炸声。这下子,菲利普清醒了。正在这时,莫利森头顶上的天花板掉了下来。

P2-5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伴随着难以计数的局部战争。然而,无论是在烽火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间谍的作用总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也是情报工作大发展的世纪。有着“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职业”之称的情报工作,在经历了5000年的停滞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情报机构常设化、情报人员专家化、情报技术智能化,构成了20世纪情报工作最主要的特点。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秘密战线上纵横捭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在历史的台前幕后,以间谍为主体的情报人员演绎了一出出英雄传奇,他们自己也被冠以各种称号:“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女性”、“拯救了整个世界的勇士”……以007为原型的间谍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21世纪的时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把我们庞大的星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延续了数千年的情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情报搜集和情报处理技术使情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斗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搜集政治、军事情报为目的的间谍活动没有中止,以刺探经济情报、提升本国综合国力为己任的经济间谍又异军突起。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先机,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情报工作。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对情报体制进行调整,增加情报经费投入,更新情报观念,发展情报技术。

中国兵圣孙子曾经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了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长城,我们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情报工作,科学决策,与时俱进,确保在军事斗争和情报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了解20世纪各主要大国的情报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掌握其基本特点,从而有的放矢,筑起防泄密、反渗透的高墙,尤其重要。基于这一因素,我们编写了这套《绝密行动丛书》。

不同于坊间流传的情报作品,本套丛书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因此,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本丛书的编著者大多为专业人士。丛书主编长期从事情报史研究,是我国情报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有着丰富的著述经验。本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是:不犯某些情报题材作品选材不当、史实失真、夸大传奇的通病,用专家的智慧遴选材料,以史家的胆识诠释事件,切实把那些能反映20世纪情报历史演进轨迹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列为写作对象,尊重史实,贯通现实,让读者通过生与死、血与火的层层雾霭,找到那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长廊。此外,作者虽然是专业研究人士,但主张“以文学之笔状描历史”,在恪守真实的前提下,力求将文章写得生动、流畅。全套丛书文笔流畅,配图精美,具备较强的可读性,相信读者朋友们不会有味同嚼蜡之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秘的第三只手/绝密行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金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6602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36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