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瞿紫的阳台(中篇小说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正在阅读《瞿紫的阳台》的时候,《瞿紫的阳台》的作者杨帆把一封短信发到了我的邮箱里。她说她在大学里学的是美术,而如今却正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这个信息使我想起了刚刚读到她小说里的一个细节:“两根指头像薄薄的刀片,切进了那口袋,指尖已经触摸到手机光滑的外壳,她极其舒服地在心底吐了口气,盛宴其实就在这一瞬间享用……”我想,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美术来表达的,正像有些东西无法用文学来表达一样。一幅画可以画出“手机光滑的外壳”,却很难表达“在心底吐了一口气”。杨帆学过美术且又创作小说,一定深知表达的艰难和表达的快乐。

内容推荐

《瞿紫的阳台》内容介绍:杨帆以忧郁的目光注视忧郁的心灵和令人忧郁的情境,努力写出心灵的痛感,美术专业的她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精心描绘用画笔难以抵达的复杂而又多彩的境界。

杨帆笔下的色调看似偏于灰暗,方向却是善意的,她努力在灰暗中燃起一丝光亮,用细微的动作表达细微的心境,描绘焦虑却并非宣泄焦虑,而是试图抚摸心灵。一起来翻阅《瞿紫的阳台》吧!

目录

总序

序:杨帆的目光

瞿紫的阳台

一路巴士

妈妈的男人

二○七房间的陌生人

老魏要成家

粉色

三○二女生宿舍

试读章节

瞿紫知道那个男人进来了,她没有抬头。古龙水的气味是这个男人的预告片,味道越来越清晰,他停在了沙发旁。还是西装革履,今天系的是一条鲜红的领带。等会儿,这条领带就会被揉得皱巴巴的,沾上一些液体。这是个干净得不得了的男人,但是他的行为却难以叫人肃然起敬。

瞿紫用笔尖点点沙发,男人乖乖坐下了。灯光刚刚好。不明亮,也不暖昧。两面窗户都拉上了厚厚的酱红色布帘。暖气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办公室不算宽敞。绝对安全。男人的眼睛盯着天花板。他的眼白有点黄,他的皮肤更黄,那种常年日晒的金棕色。瞿紫听到他的喉结上下滚动的声音,他很快地撸了一把头发,转过脸说,暖气关掉。瞿紫关了空调。他把脸握在了两只手掌中。屋里渐渐凉下来。温热空气在他那里,有着噪音一样的效果。相反,窗缝漏进的市声对他倒不是干扰。一串学校的课间铃声,隐约有人的笑语声,叫卖酒糟的声音显得沉闷,而不真实。跟空气一样迅速降下来的分贝指数。这不真实的安静,让瞿紫感到一阵荒诞。有点害怕,还有点无聊,在这个暗屋子里,蛰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隐秘气息。而她,就是这气息的引导者。

一串呜咽从腿深处浮上来。肩头的抽搐逐渐加大了幅度,胸腔发出的响动,顶得男人的脊梁骨像把伞般地开合着。他开始扯领带,要命的领带总是阻挡他的即兴发挥,喉部愤怒着,咆哮着,加速了手的行为,领带被一把拽出脖颈。脑袋像被抽了一下的拨浪鼓,快速回到原来的位置。瞿紫看到领带上已经湿了一小块。按说抽掉了领带,哭声该像长江三峡一样宽阔了。但瞿紫听到的是一条窄窄的带子,画个效果图的话,有点类似垂危病人的心电图,直线,画着尖锐的三角。即使在灯火祥和的办公室,瞿紫也听出一后颈的鸡皮疙瘩。

瞿紫不动声色地看着桌面,那里是他的资料。当然,很有可能,这些文字是虚构的,名字,职业,年龄,除了性别。是的,她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是一个男人。一个提出这么奇怪要求的男人。

带子渐渐缥缈的时候,时间指到了六点钟。瞿紫知道历时半小时的哭泣即将告一段落。要说,这份工作真是清闲,什么都不用做,她只要出动她的耳朵。如果够定力的话,完全可以雪藏耳朵的功能,左耳进,右耳出。这些病人的症状是千奇百怪的,有的是不停地说。有的要她不停地说。有的需要在她这里睡上一觉。治疗的方式五花八门,倾听,劝导,催眠,它们在治疗过程中水乳交融而侧重不同地出没。到了这个男人面前,她只需洗耳恭听。一月几次或几月一次,他花不菲的价钱,赶到这个位于郊区的心理诊所,哭一场。P1-2

序言

正在阅读这本小说集的时候,它的主人杨帆把一封短信发到了我的邮箱里。她说她在大学里学的是美术,而如今却正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这个信息使我想起了刚刚读到她小说里的一个细节:“两根指头像薄薄的刀片,切进了那口袋,指尖已经触摸到手机光滑的外壳,她极其舒服地在心底吐了口气,盛宴其实就在这一瞬间享用……”我想,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美术来表达的,正像有些东西无法用文学来表达一样。一幅画可以画出“手机光滑的外壳”,却很难表达“在心底吐了一口气”。杨帆学过美术且又创作小说,一定深知表达的艰难和表达的快乐。

前面那个细节摘录自《一路巴士》。《一路巴士》刻画两个贼。杨帆写贼的贪婪,写贼在偷窃时的快乐,写贼的屡教不改与玩世不恭。她还写了贼的另外一种渴望——遥远而又贴近的一片锦绣:“他开始享受每晚的这一刻,她向他走来……油条只想看看她的被黑夜裁剪出的纸片一样的背影,听到她的一声咳嗽,她带过的一阵冰凉的空气……”油条与锦绣的邂逅与交往颇具戏剧性。而这几个情节的设计又显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还有牛丽,“为了房子,牛丽从事扒手已经六年了。牛丽从安徽来到这里就是想在这城市安插一个家。属于她,和一个男人的家”。到后来,她终于“手里捏着一套小孩内衣,眼里布满笑意……”。女孩锦绣是油条心中的锦绣,而那即将出生的婴儿,也是牛丽心中的锦绣。

《一路巴士》从黑暗走向光明。而《瞿紫的阳台》却将人物放置在焦虑抑郁的阴影当中。瞿紫的工作是在心理诊所倾听焦虑者的倾诉,自己却也在焦虑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有专家统计,我国成年人群患有精神疾病者为多少多少,比例多少我忘记了,反正很多。或许杨帆是感知到了这个纷繁浮躁时代的一些异样病态的精神气息,所以在《瞿紫的阳台》中,好几个人物都陷入在忧郁的雾霭当中。那个名叫廖坚的男人和他的儿子,跳楼自杀的诗人,瞿紫的父亲和母亲。当然还有瞿紫自己。瞿紫记忆中阳光照耀的阳台和现实中阳台上昆虫大小的身影,不断刺激她的神经:“瞿紫看见自己戳在半空的手指有点像鸡爪,凌厉而痉挛,声带发紧,发出的声音是一团浊烟,唧唧喳喳地响,掉下来了!掉下来了!”那个掉下来的现场是瞿紫多年的噩梦:“父亲无望的身体,在空中旋转着,旋转着,嗵!……”她还想象自己的“掉下来”:“她想,她会在铺了月色的地面躺几个钟头,直到被这个清洁工发现……”

《二○七房间的陌生人》同样也是刻画精神障碍者的形象,那个名叫李奥的男人是一名患者又是一个异类,他把阅读者带入一个虚茫而又压抑的氛围。不知道学美术的杨帆如今是否还制造美术作品,但我从她制造的小说可以看出,她是在努力写出心灵的痛感,精心描绘用画笔难以抵达的复杂而又多彩的境界。

杨帆笔下的色调看似偏于灰暗,方向却是善意的,她努力在灰暗中燃起一丝光亮。她刻画小偷油条,描绘他心里亮丽着的锦绣;她写瞿紫廖坚们的焦虑,最后也试着让他们走出误区,慢慢安静下来;即使对精神障碍者李奥,也寄托了一种无奈的同情。她描绘焦虑却并非宣泄焦虑,她试图抚摸心灵。

《妈妈的男人》写母女俩的婚姻困惑,这个故事同样也沉浸在忧郁的氛围。那个叫白丁的女孩,因为母亲的嘉许而结婚,又因为母亲一锤定音而离婚。茫茫然走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之路的白丁发现,原来母亲走入的误区更加深远。杨帆站在女性的立场,在完成她的指责与批判的同时,又用“妈妈的男人”衬托出女人的渴求与希冀:“他转过身,女孩的脸近在咫尺,他惊讶地发现,她的下嘴唇在微微颤抖……她已经走到他背后,把自己温热的左脸贴上他的背部。刘红宾背部一沉……”妈妈的男人和妈妈的女儿发生了十分微妙的情感碰撞。用细微的动作表达细微的心境,这或许正是杨帆的追求。

再说《粉色》。《粉色》刻画风尘女子。泼辣的四川婆,情场赌场都得意的安徽妹,人老珠黄的妍燕妈,还有那美丽的少女妍燕。几个女人都写得鲜活而又颇具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本该忧郁的地方却难找到忧郁的影子,女人们都快乐而又“职业”地生活着。她们争吵,她们愤怒,她们哭泣,但是她们并不忧郁。令人忧郁的或许正是这种不忧郁,是女人们的麻木,是少女妍燕的生活环境,是妍燕对身处环境和眼前事物的习以为常,是妍燕母亲对女儿今后前景的漠不关心。

杨帆以忧郁的目光注视忧郁的心灵和令人忧郁的情境,她的注视和表达值得赞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瞿紫的阳台(中篇小说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5773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