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电影历史,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革命,每一个阶段的电影成长和每一部电影内容的浇铸,首先是要靠剧本立项,文学奠基。李康生的笔墨文声有着低眉难掩大家之气的风范和气度。李康生选择了对“峨影”的忠诚担当,他把对文学的梦逐,融合进电影的造业中,一行行、一寸寸编织着光影的流动。本书收录了作者过去编辑写的影评、当编剧写的剧本、当导演拍片的导演阐释、当领导写的行业论文等。
| 图书 | 李康生电影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百年中国电影历史,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革命,每一个阶段的电影成长和每一部电影内容的浇铸,首先是要靠剧本立项,文学奠基。李康生的笔墨文声有着低眉难掩大家之气的风范和气度。李康生选择了对“峨影”的忠诚担当,他把对文学的梦逐,融合进电影的造业中,一行行、一寸寸编织着光影的流动。本书收录了作者过去编辑写的影评、当编剧写的剧本、当导演拍片的导演阐释、当领导写的行业论文等。 目录 引言 序 开篇:农事一二三 一、电影评与议 从剧本到影片——影片《枫》观后感 有益的尝试——略谈《年轻的朋友》的艺术特色 从话剧到电影——淡影片《赵钱孙李》 议“电影新观念”——影协“读书活动”心得点滴 电影性文学性戏剧性——兼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从情绪的燃点看“电影化”高潮—一一浅析《漂泊奇遇》 《南行记》与《漂泊奇遇》 视点不统一的遗憾——浮光掠影谈《为什么生我》 评《为什么生我》 转径失道而迷其途——小议《爬满青藤的本屋》的改编 叙事和动作——《峨眉飞盗》改编、摄制一得 “编”功放谈——电影剧作寄语(之一) 电影评论也要有个蚋:——关于电影评论的一点闲话 电影“戏剧性”琐议——电影剧作寄语(之二) 《不沉的地乎线》不沉记 别虑了电影大众 刍议电影电视的接受心理差及其分工 《血魂》的启示——拍电影是为什么 也说《神风威龙》 单说讲故事不侈谈创作 不是体会、就几句话——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二、电影人的思考 自立最终要靠自强 电影必须正视市场 管窥困境中的文学部 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现实主义道路与现实主义理想 迎接挑战 制片体制与“主旋律”——来自峨影的思考 三、拍片阐释、电影剧本 把电影当作纪念方式——影片《冷枪1941》导演阐述 物质现实复原下的“拍戏”“拍台词”——《鏖兵天府》导演阐述 我用影像的方式叙述历史——《鏖兵天府》创作漫谈 电影剧本《秘密战》 电影剧本《血搏敌枭》 电影剧奉《鏖兵天府》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李康生电影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康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3185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6 |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69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