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第一章 华北土地
第二章 华北气象
第三章 华北人口
第四章 华北矿产
第五章 华北农田水利
第六章 华北工业
第七章 华北交通
第八章 经济
图书 | 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上下)(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史料丛刊 |
内容 |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华北土地 第二章 华北气象 第三章 华北人口 第四章 华北矿产 第五章 华北农田水利 第六章 华北工业 第七章 华北交通 第八章 经济 内容推荐 本书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各种情报机关战前与战时对华北地区的人文地理及财政经济等方面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一部史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目标转向华北,除了实行其“三光政策”,日本政府成立众多机构、分会、办事处及各种小组,对华北地区的经济情况展开大规模的搜集和调查,涉及整个华北地区的矿业、工业、交通、港湾、贸易等诸多领域。 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华北几乎全面沦陷,至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沦陷时期日本当局除了加强对华北地区的疯狂掠夺,在原来诸多机构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华北开发株式会社”,该会社除了制定一系列统制华北地区的经济政策、加紧掠夺经济资源外,进一步展开各种调查,目的就是将华北地区纳入它的“大东亚经济圈”。 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敌伪在华北地区的各种资料也移交国民政府。1946年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设立经济数据室,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及编纂华北之一切经济数据,编辑整理成这份详细的统计资料——《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孤本文献《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原来保存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且即将转赠给天津市档案馆。该调查史料价值十分珍贵、翔实可靠;充分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该史料的整理出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献原存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是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河北平津敌伪产业处在接收敌伪机关各种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汇编的一部调查资料汇编,涉及我国华北地区矿业、工业、铁道、港湾、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当年参与编制数据者,因感资料珍贵,手写整理完成,为给后人提供了一份翔实可靠的数据。因历史原因,该资料流转到香港,从未公开出版,是海内外孤本,十分珍贵。 编辑推荐 本文献真实记录了战前与战时华北地区人文地理及财政经济历史现状,为国内外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战前与战时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和掠夺情况,深入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矿产资源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本文献是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河北平津敌伪产业处在接收敌伪机关各种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汇编的一部调查资料汇编,涉及我国华北地区工业、铁道、经济、人口等多方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上下)(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史料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会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67935 |
开本 | 8开 |
页数 | 6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8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430 |
宽 | 290 |
高 | 6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