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
内容
编辑推荐

《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形式之争”的两章分别讨论小说、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作者孙柏分别选取了早期间谍故事和家庭的空间与叙事来切入电影和小说、电影和戏剧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网络时代的社会象征行为”聚焦于当下的畅销小说的电影化,但并不仅限于直接的网络小说改编。第三部分“跨界莎士比亚”,作者把1931年的影片《一剪梅》对莎士比亚《维洛那二绅士》的改编标定为“一个摆渡场景”(这也是本书标题的来源),在那里我们看到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想象是如何从东西方之间的“我/他”结构被复制到大革命时代中国国内以服务于中央一地方关系的重新生产的。第四部分“经典中国”选取《唐山大地震》和《金陵十三钗》作为研究个案,分析近年来电影中对20世纪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呈现。

内容推荐

从文学到电影的转换,终其究竟是语境的变迁,其间刻记着历史书写的印痕。

《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立意不在全面的理论探讨,而试图据以特定的问题导向,点描式地勾勒些“摆渡的场景”:从莎士比亚到希区柯克,从形式转现到跨界搬演,从性别修辞到语际实践,从历史叙述到个人书写……

《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由孙柏所著。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形式之争:小说、戏剧和电影

 第一章 早期间谍故事:小说、电影和现代人

 第二章 寻回失落的房子:戏剧和电影的空间诗学

第二部分 网络时代的社会象征行为

 第三章 与“青春”有关:《失恋33天》中的时间、地方性和主体化的可能

 第四章 千禧年的资本主义:《龙文身的女孩》的意义结构与价值表述

第三部分 跨界莎士比亚

 第五章 一个摆渡场景:《一剪梅》中的梅兰芳、阮玲玉和“无声的中国”

 第六章 《科利奥兰纳斯》:舞台/银幕的跨界演绎

第四部分 经典中国:历史叙述与中国映像

 第七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

——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

 第八章 上帝之瞳与“死活人”的黎明

——《金陵十三钗》中的西方主义与性别叙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4672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35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