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云落在多伦多(一个科大神童的爱情往事)
内容
试读章节

1

这个城市的季节已经是秋天的末尾或者说冬天的开始。这个城市的名字叫多伦多。我终于开始觉得自己的一生其实是快乐的,因为痛苦或者说悲伤不过是快乐的一部分。

花园的墙上的波士顿爬藤红了以后比真正的枫叶还要鲜红。花坛里,黑莓和草莓互相纠缠着爬满一切空间。我把手浸在冰水中,我想起北京夜空的雪或者西安明城墙上的雪,合肥附近黄山的雪或者南京玄武湖边的雪。还有很多雪就这么像丝绸一样出没在我过去人生的梦境中。

已经半夜了,我又开始反复听我的前妻艾米留下的古典吉他曲《悲伤的叙事曲》,可能听了上百遍了。我觉得自己在这漆黑的梦境中,正慢慢地走过从前的山脉,那时候我总这么想,我还年轻,我就是我自己的山脉。这个世界是一种自我主义的风景和岩石。人只能依靠自己。那时候,我想,如果你正巧也站在中国的夜空下,如果你眯着眼,你会发现其实任何夜空都蔚蓝如一个正午。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我对你说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梦境,也许你不会完全同意我。就像我自己,也从不会完全同意自己。我也常常对自己说,生活就是一种现实。我们必须妥协。有时候走在多伦多阳光万丈天空遥远的大街上,我会情不自禁地轻掐自己的肉。

很奇怪的是,有的时候,我真的会一点痛感都没有。所以,那刻,我要叙说,生活就是梦境,还是一种解释,感觉上如山如绸般庄严。

1981年,那时候我还是少年时代的黄翔。我刚刚开始发育,我喜欢读普希金和雪莱,崇拜诗人死于为爱情的决斗。半夜我会梦遗。梦遗的时候,我会同时梦见半人半狐的女人,从山中走来。我还会梦见成熟风韵犹存的女英语老师不厌其烦在布置考试事宜。

那时候,我总在梦醒的时候,爬起来偷窥对面楼上我的同班女同学寒冰。我知道,她就是睡着了,也会开着灯。只要窗帘上会映出女人的倒影,我则可以区分哪个是她,哪个是她丰满妖媚的姐姐,而哪个又是她那担任我们共同的英语老师的妈妈。

应该不能说寒风是我生命中第一个女人,她只不过是我启蒙时代的一个对我含有特别意义的异性。现在,我几乎已经想不起她具体的样子。我没和她有过任何身体接触。但我却为她几乎弄瞎了一只眼睛。那时候,我总是这么责怪自己,这是因为我在年少时代偷看过多。

2

在这个名叫多伦多的城市里,一年有五个月要开暖气。这里这个名叫黄翔的中国男人,目前已经朝四十冲刺。但年少时代,他被同学称为神童。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写的作文就是五年纪同学们的范文。语文老师甚至要求他们写读了我的作文后的读后感。读完三年级,我就以全县升学考试前三名的成绩直接升入中学。学校板报上甚至这么写着,长征路上大步跑,实现四化学黄翔。

我还没有年满十六岁,就以全陕西前二十名的高考成绩考入科大少年班。如果不是在我考物理的时候,电视台的记者对着我的背影一阵乱拍,让我出了几个昏招,再加上我不久前,眼睛受了严重的创伤,也许我也能弄个陕西的什么元当当。

那时候的我喜欢中医、星相和生活中的任何的神秘主义。中学时候,让我最吃惊和崇拜的一度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古代《诗经》。我还喜欢给别人号脉,因为那样我会觉得可以听见别人的心灵加内脏之声。那里面,总是似乎有人,在我们的身体深处活着,在血液里走来走去,类似我现在在这部如山也如绸的小说里走来走去。

去年,我和一个金发的俄国女移民开始同居。那个女人,曾经被我称作我生命里最后的一个女人。她有一头接近银色的漂亮长发,还有一对长腿。总被我戏称是多伦多桌上舞第一人选。不过她在这里的真正工作,是在一家大超市卖服装。

我喜欢她,因为大家之间,更多的只需要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其实是梦中的第一语言,在梦里,我们总是张开嘴,却什么也说不出。

我是在街对角的酒吧里认识的她,我叫她安娜。因为我知道有一个同名的经典的俄国小说中女主人公人也叫这个名字。我爱安娜,是因为,我觉得男人和女人之间,不说话的状态最优美。我总觉得语言太说教,只能在写小说的时候才能被无限制使用。

九年的多伦多生活,期间又回归过中国一年,反反复复的几次飞行,穿越太平洋和加拿大辽阔的原野,候鸟一样的经历,如今更让我在生活中喜欢沉默不语。我最难受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最快乐的时候,那时候我就游走在和你们的对话中。

在开始述说这个故事的这天,安娜,这个所谓我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也离去了。其实,她在这里的时候,我才更加感觉孤独。女人,不仅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有的就是孤独。

少年时代,我喜欢别人叫我诗人黄翔。因为那时候我真正崇拜过艺术和科学。那些年代总是像鸟一样偷偷地站在我肩头,然后又像彗星一样快速消失在地平线后。在多伦多,我也有个所谓的没法律意义的英语名字麦可。老外邻居们则永远叫我飞舞。飞舞这个不男不女的名字其实我也就在网上用用。我对飞舞的进一步解释就是梦境总是如山如绸般地飞舞。

在这里,我最喜欢多伦多的冬天。我喜欢厚实的大雪,给人的感觉很厚道。我总是在下大雪的时候,回忆我年轻时代和中国或者艺术。我以为我的中国生活是我的上半身,国外的是我的下半身。有时候,我会混淆记忆,在记忆里面,我人生中所有的女人和所有的朋友甚至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派对里相互拥抱相互祝酒。那时候,我会念叨,对于他们,我的人生,不过是他们的背景或者背景音乐。我是音乐,这想法让我偷乐。

不过今年居然是一个罕见的暖冬,直到现在,多伦多,还没正经地下过一场大雪。我总是想,等雪来了,我的故事估计也就到了高潮了。

P1-4

后记

时间或许是这些奇怪小说的浮云。

离开中国有些年了,但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多伦多,其实就是生活在以前的中国的南京珠海北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变化。大学时代曾经狂热地喜欢写诗,为此,开过十几门功课的红灯。不知不觉那样的疯狂时代已经烟消云散。

我一直曾以为纯粹文学是离我内心底部最远但其实最近的东西,为此,我错过了自己人生中很多的车站。80年代末,那时候,我和自己斜斜的影子一起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我当时跟随一个现在的福布斯争议富翁孙宏斌,那一年我多年轻。二十二岁。但心里牢记却是一些不知所云的诗歌。

在珠海,我又跟随过另一个福布斯争议富翁史玉柱,但我心里依然把文学当成真正的老板。要问我现在有没有后悔。我不会明确告诉你。但我会说,文学,让我错过的车站,其实虽不诗意,但也是一些人性深处最柔软也最美好的地方。而且,我从这些人类非文学大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历代文学大师们永远不会教育我的。

从放弃诗歌写作到写小说,其实是我对现实和人生的妥协。《欲望船》是我第一个长篇,当年畅销过,但不能不说是运气而不是实力。以后也写过几个长篇,但《南京我的夜生活》的出版及其不顺利,也打击过我的文学信心。

我坚持过,但我更会放弃,包括离开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我的经历曲折,即便就是一个会写小说的人,都难以自说其圆。但我依然会说,如果让我自由而不功利地选择表达自己表述这个世界的载体,我还是会选诗歌。那种东西简练,痛快,是心灵里最高的山脉。

人可能是要走很多弯路,才会觉得自己没白活。来到加拿大,依然给我这个感觉。也使我更加怀念我的小说能流传的地方。我已经很多年不再写诗。出国后,也只写了两个长篇小说。《活在多伦多》由上海东方社出版。他们还再版了《欲望船》,但这个关于神童的小说却流浪了数年。

小说们披着文字在曲折地奔波着,伴随着他们沧桑漂泊和已经不得不荣辱不惊的主人。于是,我终于学着明白,文学的秘密和动听已经开始离我越来越远了。我知道,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一些美妙的故事的渴望在熄灭。我们生活在了时间之外的小说里,却日益冷漠自己最珍贵的朋友们般的小说们。

说说我如何开始写《浮云落在多伦多》的吧。我在多伦多的华人网站认识一个文采极好的叫非吾的版主,他是前科大神童。十八岁就在北京读研究生了。如今,他生活在渥太华。有很好的房子和事业,当过西人公司的CEO。他在网上贴过一些帖子,回忆他在科大的生活,里面有一个和他成天下棋的小神童师妹,他们的友谊淳朴感人,很让我感触。这是我小说中让我自己最感动的女神童杨杨的原型。

他的真实往事让我想起了我当年中学同桌,陕西神童,王翔翔,他十二岁考上少年班,后来却受到同学的嫉妒和排挤,经常被关再宿舍外睡再走廊里,自己也不适应独立的大学生活,最后悲凉地转学回了西安的大学。还有我联想时候的好朋友,黄翔翔的同班同学毛劲松,他二十岁就是联想的分公司经理,如今在美国硅谷漂泊。而我自己,十六岁也离家千里,去上名大学南京大学。各种感悟和回忆,使我有了想写这个神童故事的渴望。我真的想告诉大家,超前教育有很多弊病。人生漫长,不全是考试和文凭。一个好的人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健康的人生,身体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超前教育虽然可以发掘孩子智力上的潜能,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育肯定不利。例如我自己,最后留了一级还是结业。

在写作过程中,我在海外文学网站也连载过这个神童故事,当时就不断有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跳出来指责我丑化了少年班。他们那么直接固执的指责,恰恰让我看到他们心智上的不成熟。这些孩子太早被推进了人生大竞争大考试的行列。

小说里的观点,就是我的以为。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让他自然而然地长大。包括所有的生命,甚至是文学理想,阅读和交流,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自由和自然的才舒服,才小说。

有时候,我曾以为文学是我这一生的一个错误,如同我写的这个神童他的早熟智商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错误。

这是一个经济危机的大时代,虽然,我们精神世界的危机开始得更早。十几年前,当我还在写作《欲望船》的时候,曾断言这是一个消灭精神家园的年代。现在,我想更改我这一说法。因为如果一个梦一首诗一部小说就能轻易打开精神世界的天窗,那这种虚无缥缈的所谓的精神家园也太简单,不可能被物质世界轻易消灭。精神家园永远会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倾向去活在自己生活的细节里,任何文学或者艺术都将成为他们私人生活的陪衬。博客或者交友空间甚至一点点短的微薄也成为取代传统文学艺术流传方法的新世界,每个参与的人都成为自己的小说家和诗人,成为自己艺术背景的主宰。所以我以为的小说家们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工人,建造新世界的一分子而已。

另外,对于一个流行低俗艺术或者抄袭文人的国度,我也早已经不再对自己的这件工业品抱有以往的期望。危机改变了时代,悬崖上面的坚强的人类则让我惊奇。所以我耐心地为你们新世界的云房子制造着云瓦片,我平静地讲述着这些故事,哪怕只有东风来聆听。

世界是奇妙的,哪怕危机几乎会毁灭它,人生也是奇妙的,哪怕文学并不能真正地温暖我们孤独的人生。感谢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看我的家庭小工业制造的这部产品。最后感谢你们,我最后的读者,我的小说因为你们的参与而随雪飞扬,融化人间。

目录

第一章 少时/001

第二章 科大/021

第三章 转学/045

第四章 爱上/068

第五章 放逐/093

第六章 辞职/117

第七章 移民/141

第八章 结婚/163

第九章 再遇/185

第十章 暖冬/203

后记/220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吴长缨编写的长篇小说《浮云落在多伦多》。《浮云落在多伦多》的内容简介如下:

神童黄翔在少年时代曾亲眼目睹同班女生在玉米地的巨大悲剧而心灵蒙受创伤。后考入科大少年班,女神童杨杨则成为他的一生的知己好友。从孩子到成人,从友谊到爱情。人世间的各种浮云让神童迷惑,没落和回归。黄翔最后一人独自移民来到了加拿大,寻找自己真正的归宿。

编辑推荐

神童是这个世界的悲伤现象。当那些佩戴神的花环的儿童来到世俗之中,那种惨烈的碰撞发出的疼痛火花,完全能够作为一部经典小说的磅礴题材。只有诗人出身的神童吴长缨发掘了这匹小说烈马,并驾驭之。推荐《浮云落在多伦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云落在多伦多(一个科大神童的爱情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长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139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