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内外/鲁迅研究系列/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编著者王彬彬。
这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鲁迅的论文结集。文章既涉及鲁迅特有的修辞艺术,也有对鲁迅思想的细致分析,还有对鲁迅研究中诸种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视角新颖、问题意识突出,是书中文章的共同特点。其中不少文章在学术文化界产生较大影响。该书总体上显示了作者对鲁迅的独特理解。
| 图书 | 鲁迅内外/鲁迅研究系列/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鲁迅内外/鲁迅研究系列/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编著者王彬彬。 这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鲁迅的论文结集。文章既涉及鲁迅特有的修辞艺术,也有对鲁迅思想的细致分析,还有对鲁迅研究中诸种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视角新颖、问题意识突出,是书中文章的共同特点。其中不少文章在学术文化界产生较大影响。该书总体上显示了作者对鲁迅的独特理解。 目录 自序 . 《野草》修辞艺术细说 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 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以李冬木论《狂人日记》文章为例 鲁迅研究的价值标准问题 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 鲁迅的脑袋与自由主义的帽子 在鲁迅止步的地方 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 不成问题的问题——鲁迅与胡适比较中的问题之 胡适、鲁迅与陈德征 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 增订本《鲁迅年谱》亟待再次修订 “新左派”与鲁迅的中国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鲁迅丧事 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 何谓“思想家”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 另几种亵渎 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 胡搅蛮缠的比较——读王德威《从“头”谈起》 开放、敏锐而又切实的“问题意识”——读《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客观之幌下的肆意歪曲——对一本《梁实秋传》的几点订正 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 附:读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仅限于第十二章第四节 再说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剽袭问题 “是真佛只说家常” 鲁迅亲属与鲁迅 也说“动物上阵” 骂鲁界里无高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鲁迅内外/鲁迅研究系列/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彬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136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9 |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4 |
| CIP核字 | 2013082624 |
| 中图分类号 | I210-53 |
| 丛书名 | 鲁迅研究系列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1 |
| 宽 | 17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