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龙主编的《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为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广东华侨史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暨南大学华侨研究院长应龙教授主编,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外关系中华侨华人所起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本书从此次研讨会论文中挑选30篇组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广东华侨史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应龙主编的《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为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广东华侨史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暨南大学华侨研究院长应龙教授主编,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外关系中华侨华人所起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本书从此次研讨会论文中挑选30篇组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前言 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 越境与私人蕃 ——《唐律疏议》反映的唐代出境管理制度初探 郭氏河仙政权(“港口国”)及其对外关系 ——兼谈东南亚历史上的“非经典政权” 旅菲粤侨与十九世纪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的设立 Guangdong Regionality in the Early Qiaowu Affair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Amer4cas 从一些家族史看广东华侨与中日关系 泰国潮人与泰中关系述略 海外华人研究 沙捞越客家华侨社会与布鲁克王朝的历史关系(1830一1946) 华侨与清末立宪运动 冯镜如及其文化活动述略 二战后美国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延续与变迁 潮帮、广肇帮与超帮 ——马来西亚宽柔学校的创办与新山华社“公系统”的参与 方北方与马华本土现实主义转型及其限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在日中国新移民学术组织的研究 华侨与侨乡 承传与创新:略谈四邑侨乡与北美洲华埠的通俗文化 近代南洋华侨与原乡互动关系研究 ——以粤东大埔县百侯村为中心 侨乡社会与东亚贸易圈:德教赈济侨乡社会的案例 台山跨国分离家庭的困境(1882—1947) ——基于田野资料的分析 华侨与潮汕地区近代交通网络的构建 民国时期华侨捐资与揭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侨乡信宜与离散华人 潮汕侨乡的海外联系 ——磷溪镇、隆都镇调研概述 广州花都区儒林村巴拿马新移民初探 史料与史论 从华侨华人史研究角度看《万国寄信便览》和《邮政指南》 新加坡广、客宗乡社群的历史图像:从碑铭、会议记录、入的研究 从新西兰《民声报》看国民党的海外宣传与筹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广东华侨史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应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0945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2 |
CIP核字 | 2014163839 |
中图分类号 | D634.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