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继《红军纪实丛书》(五卷)出版后,十年来新撰写的红军史疑难异议考辨评论的专著。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史深层次疑难问题探讨;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体制创建发展的来龙去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红军长征史深层次难点考析: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探实;全军《组织沿革》重要史实考辨申明等。这些均是笔者参加总参谋部《历史资料丛书》审稿涉及的党史军史疑难争议问题和出席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发言提纲。
| 图书 | 红军史疑难考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笔者继《红军纪实丛书》(五卷)出版后,十年来新撰写的红军史疑难异议考辨评论的专著。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史深层次疑难问题探讨;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体制创建发展的来龙去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红军长征史深层次难点考析: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探实;全军《组织沿革》重要史实考辨申明等。这些均是笔者参加总参谋部《历史资料丛书》审稿涉及的党史军史疑难争议问题和出席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发言提纲。 目录 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史疑难问题考辨 论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体制的创建与发展 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实现方式的历史演变 中共对红军的领导为何不能采用“党团路线” “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争议考辨 中共六大前后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态度的变化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时间 毛泽东主张在闽浙赣建立根据地的目的 遵义会议前中央“三人团”的剖析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几个问题探讨 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并非“仓猝的出动”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与时间考辨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惨重损失剖析 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内部斗争的性质 论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原因——兼驳李德对毛泽东的污蔑 正确理解遵义会议改组中共中央领导 附:对《正确理解遵义会议改组中共中央领导》的说明 对遵义会议改组中共中央领导表述变化的考析 遵义会议决议传达实况探讨 关于《(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考实 遵义会议后的中央军事领导小组 遵义会议实现中共历史转折的基本经验梳理 红军长征出发与结束的时间地点人数 对红军长征史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见解指要 关于“西北军委”的考辨申明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上是中央的军委 “后方司令部”并非实体组织 八路军“前方总部”考辨 八路军留守兵团成立时间考实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参谋部仍然存在 关于五个争议问题“表述”的建议 附录: 关于全军“红军团”宣传和认定的问题与建议 红军长征史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事领导体制演变探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红军史疑难考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健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80327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8 |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E29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