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永编著的《出生礼俗(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试图尽量广泛地介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出生礼俗,尽力将出生礼俗作为民俗文化整个面的一个点来描述,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我国各地出生礼俗的活生生的画面,能对读者全面了解近现代出生礼俗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同时,更希望能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各地出生礼俗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图书 | 出生礼俗(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会永编著的《出生礼俗(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试图尽量广泛地介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出生礼俗,尽力将出生礼俗作为民俗文化整个面的一个点来描述,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我国各地出生礼俗的活生生的画面,能对读者全面了解近现代出生礼俗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同时,更希望能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各地出生礼俗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内容推荐 人类的先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饥饿、战争、疾病与灾荒对生命的挑战。人类要想生生不息,使每个家庭的姓氏能够延续,新生命的诞生并顺利成长,便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之一。为了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几千年来人们在生育繁衍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俗规范和仪式。杨会永编著的《出生礼俗(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介绍了从新生命的孕育、诞生到新生儿满月以及百日期问的各种礼仪和风俗,包括祈子、生育、取名、住满月、百日礼、抓周等诸多习俗,以各种形式庆贺新生儿的诞生为载体,融人了文化、民俗、艺术、宗教等与之相关的内容,构建起了一个多维的民间传统的文化空间。本书体现了对延续后代的关注的同时,展示的更是一幅人生初始的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卷。 目录 第一章 祈子——祈神拜物 一 婚礼中的祈子 二 送子观音 三 麒麟送子 四 求子食俗 第二章 生产——孕育之美 一 怀孕胎教 二 保胎食俗 三 一朝分娩 四 洗三 第三章 取名——士口祥之意 一 取名惯例 二 古人取名 三 趣味取名 第四章 满月——迎新生活 一 送产旗 二 落胎发 三 满月礼仪 第五章 百日——圆满之礼 一 百日之讲 二 戴长命锁 第六章 抓周、圆锁——茁壮成长 一 抓周 二 圆锁礼 第七章 各地出生礼俗杂烩 一 河南郑州民问出生礼俗 二 山西民问出生礼俗 三 广东潮汕民间出生礼俗 四 福建漳州民问出生礼俗 五 豫西民间出生礼俗 六 湘西南民间出生礼俗 七 闽西客家民间出生礼俗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出生礼俗(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会永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31913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1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8 |
| CIP核字 | 2014194481 |
| 中图分类号 | K892.21-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67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