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卷摩根财团的兴衰史,描述了摩根家族四代人和他们所缔造的神秘的金融帝国——J.P.摩根公司、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发展轨迹。这是一卷蕴涵丰富的金融史,描述了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区150年的兴衰历程。这还不止是一部金融史,引人入胜地刻画了摩根家族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与当时政要及政府之间的周旋与交易,更深刻揭示了金钱在各个时代的真正威力!在这里,许多大名鼎鼎的伟人粉墨登场,亨利·福特、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等等,本丛书将描述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

内容推荐

20世纪初,动荡、贪婪无度、充斥着各色卑鄙小人的华尔街,开始萌生出制度、制衡机制,以及能力出众、雄心万丈的金融外交家。在财团第二代掌门——杰克·摩根的带领下,哈里·戴维森、托马斯·拉蒙特、本杰明·斯特朗、德怀特·莫罗、拉塞尔·莱芬韦尔……一个个威名响彻云霄的“摩根人”粉墨登场。

他们“发明”了美联储,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大赚其财,不经意间还将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迁都”纽约……

他们崇尚绅士银行家准则,却陷入了全球恶性债务链,充当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邪恶轴心国”的经济引擎;他们为了帮助英国回到金本位的“伊甸园”,却引发了罕见的大萧条……

不可一世的摩根财团是华尔街的当然王者,堂而皇之地行使着美国外交部、财政部、中央银行的职责。然而,时代的车轮轰然前行,当“影子政府”的光环在时间的洗礼下日渐暗淡,这个卸去华尔街王冠的巨人又在如何前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帅印的考验

 一 刺杀杰克

 二 华尔街23号

 三 合伙制的灵魂

 四 纽黑文丑闻

 五 布兰代斯

 六 铁路沙皇

 七 史上第一藏家

 八 艺术品大屠杀

第二章 美联储:梦开始的地方

 一 哦,谢特

 二 造势

 三 杰基尔岛会议

 四 摄政王

 五 为联储而生的斯特朗

 六 一箭多雕

 七 对改革者的讽刺

第三章 一战阴云

 一 草台班子

 二 地狱、天堂

 三 肥差

 四 斯退丁纽斯

 五 金融控制权之争

 六 玩的不是金融,是寂寞

 七 摩根帝国

第四章 咆哮的二十年代

 一 死神来了

 二 马科枪击案

 三 幽灵出没

 四 通用?通杀!

 五 扶正“二当家”

第五章 笑看风起时

 一 拉蒙特的二三事

 二 凡尔赛和约

 三 孤立主义

 四 恶性债务链

第六章 外交时代

 一 远东的崛起

 二 新客户

 三 德国丘八

 四 经济总代理

 五 墨索里尼的“粉丝”

 六 曾经沧海

第七章 梦想照进现实

 一 杰克摩登时代

 二 “特色”先生

 三 清教徒的罪恶感

 四 墨西哥大使

 五 渊源

 六 初来乍到

 七 老莫与老拉

 八 “孤鹰”林德伯格

 九 绑架案

 十 孩子死了

第八章 金本位的代价

 一 唯一的情妇

 二 钻石王老五

 三 史密斯夫妇

 四 曾经的荣光

 五 被征服

 六 联储的担当

 七 帝国复兴梦

 八 伟大的共谋

 九 短暂的快乐

 十 最后一根稻草

 十一 宫廷政变

第九章 大萧条

 一 不祥之兆

 二 黑色星期四

 三 悲惨星期二

 五 合众国银行破产

 六 胡佛政府的无能?

第十章 远东恩仇录

 一 致命的药方

 二 摩根的“超值服务大礼包”

 三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四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五 井上之死

 六 迟到的清醒

第十一章 刺激1932

 一 独善其身

 二 复兴金融公司

 三 打击空头

 四 再见了,胡佛

 五 你好,罗斯福

 六 变脸

 七 脱离金本位

第十二章 佩科拉听证会

 一 史上最牛律师

 二 华尔街上的海盗

 三 四面楚歌

 四 原来是你!

 五 优惠门

 六 “上帝诅咒姓罗斯福的”

第十三章 分家在九月

 一 阴谋

 二 彻底的决裂

 三 分家

 四 继子

第十四章 巫师沙赫特(上)

 一 跌跌不休的马克

 二 沙赫特的主意

 三 道斯计划

 四 三角债

 五 杨氏计划

 六 防共

 七 福兮祸之所倚

第十五章 巫师沙赫特(下)

 一 魔鬼的召唤

 二 帝国银行行长

 三 离间计

 四 军购

 五 裂痕

 六 架空

 七 反目

 八 一触即发

 九 谢幕

第十六章 大盗惠特尼

 一 惠家二公子

 二 英雄

 三 败类

 四 历史的吊诡

第十七章 洪流

 一 外面的世界

 二 “死亡贩子”听证会

 三 惠勒调查

 四 鬣狗

 五 公司化

第十八章 大人虎变

 一 鸳梦重温

 二 租借法案

 三 孤立主义

 四 大出血

 五 外御其辱

终曲

后记

试读章节

他给合伙人拉蒙特发电,说:“你去会会这个布兰代斯吧,告诉他,银行家对投资者负责,并在董事会上竭尽全力保障他们的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请他闭上那张臭嘴!”

拉蒙特,这个最终爬上摩根财团权力巅峰的小个子,精力旺盛,处事泰然,工于心计。他极富个人魅力的地方便是一双笑眼——一副乐天派和“老好人”的形象。他的儿子科利斯曾说:“从没见过父亲发火,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着急’。”传记作家罗恩·彻诺评价他是一个“生逢其时的杰出金融外交家”。

可是,这一次,拉蒙特的外交攻势没有奏效,一场剑拔弩张的唇枪舌战即将上演。

由《哈珀斯周刊》编辑诺曼·哈普古德牵线搭桥,1913年秋,拉蒙特和布兰代斯在第五大道俱乐部进行了私人会面。

“摩根先生品格高尚,这是查尔斯·梅林尊敬他的原因。而且,摩根先生很少参加股东会会议,很少插手纽黑文铁路公司的事务。”拉蒙特开门见山,一派金融大家的风范。梅林是纽黑文铁路公司的管理者,但他对皮尔庞特言听计从,并在公众场合不加掩饰地表示“恭顺”,令布兰代斯斥责其为“傀儡”。

“不,绝不是这样的。”布兰代斯直截了当地做出了否定。

“(他)在不在董事会、参不参加股东会议,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掌握纽黑文铁路的一切,他的意志就是法律!”布兰代斯清澈的双目直视拉蒙特,语气中带有不容反驳的坚定。

拉蒙特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个宽脸膛、宽肩膀、招风耳的家伙,布兰代斯的坚定让拉蒙特有些意想不到。毕竟,见惯了大场面的拉蒙特,第一面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是逼人的“势”。

可今天,布兰代斯当仁不让。

“不好对付啊。”拉蒙特心里暗暗嘀咕,脸上仍保持着职业的微笑。

两人的对话友好克制,但内容针锋相对。又争论了几个诸如银行与客户交易形式(私下还是公开)等棘手问题后,他们开始转入问题的真正核心——权力。布兰代斯指责了摩根财团在各公司董事会中强大的支配力和话语权后,拉蒙特被彻底激怒了。

“你怎么能把我们的公司描绘成对人权、事权、财权都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幕后指使者呢?”拉蒙特脸涨得通红,不过语气语调一如既往的绅士、和缓。

“你们的公司就有这样的权力!也许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因为别人害怕你,害怕你身后那强大的摩根。”

“他们害怕我们什么?你说我们有操控一切的权力,又有什么根据?”拉蒙特的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根据我的经验。”布兰代斯镇定自若,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而且我的经验还告诉我,你们的权力将会消失,而不是扩大。”

就这样,对话不欢而散,涉及的诸多尖锐话题直到数十年后仍在争论不休。

其实,这次会面在开始前便注定了“无疾而终”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两人判断问题的信念基础不同:摩根财团一以贯之的原则就是减少竞争,崇尚秩序;而布兰代斯则是坚信自由竞争的斗士。

问题比杰克想象的还要棘手,随后事情发展的走向也超出了杰克的预料。

六铁路沙皇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布兰代斯引领舆论向摩根发起潮水般的口诛笔伐时,纽黑文铁路公司适时地爆出丑闻,为自己深藏的“污点”提供佐证。  1913年6月,纽黑文公司的火车发生事故,7人丧生;事隔短短三个月,又一起事故发生,21名乘客遇难,40名从夏令营返回的学生被困在车厢里;此前的两年问,也已经有数十人在事故中死亡。

很快,州际商业委员会接受了布兰代斯的观点,指责纽黑文公司的财务状况。

“退一步海阔天空”,杰克选择了丢车保帅,牺牲掉了纽黑文的经营者——查尔斯·梅林。

谢了顶但蓄着须的梅林,是皮尔庞特亲自挑选并请进纽黑文的,这也足可见其经营方面的才能和功力。那为什么杰克会把他当作牺牲品呢?因为他是聪明,但还不够聪明。

有一次,他脑袋进水般地对记者直言:“如果摩根先生叫我明天去西伯利亚,我会拿上行李拔腿就走”,“当他(皮尔庞特)不想再听反对意见时,便会拳头向下一挥,说‘表决吧’。这时,董事会成员就会乖乖地向他屈服”。P012-013

序言

前言

出版公司和我约这本书稿时,正是大洋彼岸金融海啸肆虐的时候。贝尔斯登、雷曼兄弟、AIG、两房、花旗、麦道夫、格林斯潘,一个个我时常拿来顶礼膜拜、拜了又拜的名字,瞬间轰然坍塌。

如果说,9·11世贸“双子星”的崩塌,给我留下更多的是冲击视觉的毁灭感;那么,这场源起于美国——拥有最现代金融体系、最庞大经济规模的No.1发达国家——的经济崩塌,带给我——一个生长在金融背景的家庭、学历和阅历都与“金融”二字结缘的人——更多的则是内心深处的震颤。

这场“2012”般的经济灾难过后,盘点“诺亚方舟”上存活下来的金融机构时,“摩根”两个字分外惹眼:

摩根大通,在世界金融大厦摇摇欲坠时,媒体纷纷选择了“一枝独秀”来溢美其丰功伟绩:

2008年初,摩根大通以超低价收购了贝尔斯登,弥补其投行业务上的短板;

同年10月,摩根又收购了华盛顿互助银行(亦有译为互惠银行的);

当下,200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也已出炉——36亿美元——一个足以让全球金融市场血脉喷张的盈利数字;

还有铺天盖地的消息称,摩根大通CEO迪蒙将接替盖特纳,出任美国财长……

摩根斯坦利,美国五大投行(还有贝尔斯登、雷曼、美林,高盛)中仅存的两颗“硕果”之一: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倒掉,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风暴高峰过后,作风趋于谨慎的摩根斯坦利在2009年三季度实现盈利,净利润达到4.98亿美元——“大摩”复苏的迹象明显。

1933年针对摩根财团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早已经寿终正寝。1935年,迫不得已之下,摩根财团被强行分拆为J.P.摩根和摩根斯坦利两家。但它棋留一招,为“分久必合”的新摩根做着铺垫。可眼下,我们已难以想象,这两个始终保留着嫡传“摩根”血脉的大金融财团,“合”后会出现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

可世上的事,谁又能预料呢?

不去想以后的事了,先琢磨琢磨眼前:摩根为什么有如此魔力,成为金融风暴中成功返航的那艘巨轮?时也、运也,一部书约,让我有机会去彻底探寻答案。结果,遍寻之后找到的答案带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出这场危机,超出寒窗苦读的知识积累,超出了我的想象。

可以肯定的是,书中的“答案”,也一定会超出你的想象。

“百年老字号”(从皮博迪创建公司的1838年算起,摩根财团已有172年的历史了,想想美国才只有234年的建国史,这的确是个奇迹)摩根财团,始终和华尔街、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摩根”的身上,充斥着欲罢不能的神秘感,从未间歇的阴谋论指责,还有那与生俱来的高贵和绅士银行家的桀骜气息。可以说,摩根财团的发展历程,便是一部美国金融史。

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银行、一个财团,经历如此富有传奇色彩,摩根财团与国家的崛起、命数、未来的息息相关,以前的财团不曾有过,今后也绝不会再有。

以丛书第一部为例,在财团第二代掌门杰克·摩根的时代,现在已是权倾一时的美联储,当初创建的工作几乎是由摩根为首的银行托拉斯一手包办,处处体现着财团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战前的负债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迁都”纽约。在这背后,摩根的影子无处不在,财团的智慧之光无时不在闪现;还有货币体系的变迁、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美国与欧亚拉美的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竟然都与这样一个曾经的金融帝国“亲密接触”过,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国内有一条广告语,我印象深刻: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何尝不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也许,我们太过心急,想马上到达目的地——彼岸美国式的金融模式。现在,是时候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了,说不定这套《摩根财团》系列丛书,就是这场旅行中一处不错的景致。

2009年12月17日

写于魏公村北京·国际大厦

后记

后记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的写作临近尾声之际,国内各大院线正在热映《白银帝国》。这是我钟爱的票号题材,于是开了个小差,给自己放了一个晚上的假期。

真是“不看不知道,看啥都奇妙”。《白银帝国》中山西天成元票号起伏跌宕的命运,竟与我“朝思暮想”的杰克·摩根时代有极多的相似之处。

康老爷子(张铁林饰)就是中国版的皮尔庞特,暴戾、独断,家族意识极强,偏好任用邱掌柜(老美叫合伙人,皮尔庞特最中意的合伙人是有“希腊俊神”之称的美男子罗伯特·培根,可接班的还是儿子杰克)这样的“家奴”;

三爷(郭富城饰)则活脱脱一个生活在父亲阴影下的杰克,看似阴柔,内心刚毅,有任人为才(大胆启用雄才大略的戴掌柜)、变革维新的大视野、大气魄。这与杰克创新合伙制,放权于拉蒙特等将才、帅才的做法异曲同工。

天成元票号的故事,发生的时间点也正是《摩根之华尔街再无王者》开篇的一战前夕,这让我陡生“古今中外,皆同此理”的历史观感。

《白银帝国》开篇时三爷身处茫茫大漠、仰望无际的苍穹,心生感慨:“天地真大,人真小。”《摩根之华尔街再无王者》全文写罢,杰克、拉蒙特、莫罗、戴维斯……一个个人物鲜活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时,这些曾挥斥方遒、改变美国金融发展进程的世之英雄,却让我感到他们在历史洪流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无助,苍凉。

不过,摩根人虽无法抵挡时代潮流的变迁,但却能够亲手写就历史。现在,拥有全球最发达金融市场的美国,时时处处仍能够感受得到摩根深远的影响、摩根家族曾经的辉煌——这是我完成《摩根之华尔街再无王者》后的最大感受。我也希冀通过此书,可以对我国尚不发达的金融体系有些许有益的启示。

既是后记,便无法免俗,在此也要诚挚的表达谢意。感谢我的同事王妍,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给与我极大的帮助;感谢我的哥们、老同学、本书唯一的“一读”——刘一洋;磨铁图书公司的刘杰辉、俞根勇、高龙柱,你们的信任、点拨、催促、校编,是全书质量的最大保证。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宋新新、朱贵杰,儿子漂在悉尼和北京多年,没有尽到孝心,请谅解;感谢我的岳父母申群、赵萍荣、妻子申曼丽,你们为我完成《摩根之华尔街再无王者》提供了最大的支持;还有我的女儿,不满三岁的宋怡霖小朋友,爸爸繁重的工作、学业和写作,在你“咯咯”的笑声中顿时消散无踪,永远爱你。

本书参阅了大量的公开资料和素材,还有译言等网站、“孤岛客”等博客,都给了我很多灵感,在此一并致谢,恕不一一列出。

作者

2009年11月15日于北京·国际大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柏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72838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0.9-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5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