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秀才的手表
内容
试读章节

小时候,最令我怀念的。就是陪秀才去寄信的那一段时光。

每当秀才写好一封信的时候,总不会忘了找我一起去寄;如果我正在庙埕’那边和武雄他们打干乐的话,秀才就会骑着他的大铁马咿咿歪歪地在大路当中绕圈子,直到我稳稳地抓住车后的铁架子,像只青蛙似的弹上车尾之后,秀才便会像一头干巴巴的水牛那样拱起背脊,死命地踩着踏板,往邮局的方向狂奔而去。

秀才之所以这样拚命赶路是有原因的,他要赶在邮差出现之前把信投进邮筒里去。在我们烧水沟这个地方,秀才可是少数几个戴了手表的人。那是一只铁力士的自动表,秀才没事便举起手来甩两下,然后把手腕挪近耳朵旁边倾听那滴滴答答的声音。这是秀才告诉我的,自动表里面有一个心脏,需要人不时地刺激它一下,否则便会停止跳动死翘翘了。

我敢发誓,在整个烧水沟,只有我一个人摸过秀才的手表。秀才所以会放心地让我戴他的手表,原因就在于我对手表一点好感都没有。有一次,武雄趁秀才在树下打瞌睡的时候,用树枝去勾他的表链,结果秀才像疯了似的追着他跑。那一幕情景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能够跑得比狗还快的小孩。

每次去寄信,我和秀才就会比赛谁能正确地猜中邮差出现的时间,当然,每次都是我赢,所以秀才便百思不解地、一次又一次地找我去寄信。秀才熟知邮差收信的时间,而且他还有铁力士,按照他的说法,那只“铁力克士”手表应该会为他赢得比赛才是。但是,秀才始终不知道,我可是靠我的耳朵赢他的。秀才失败的原凶就在:他以为这个世界就像黄历上记载的一样,是按照精确的时间在进行着的。但这是戴上手表的人才有的想法,像我阿公、阿妈,还有武雄他们就不这么认为。说实在的,谁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从来没有把我的想法告诉秀才。一方面,因为他是长辈的关系;另一方面,只要秀才继续充满迷惑地输给我,我就有吃不完的金柑仔糖和鸟梨仔,何必多费唇舌呢?其实,邮差也是一个少数戴了手表且又守时的好人,可是,他总不可能那样准时地于某时某分某秒便出现在邮筒旁吧?我能够准确地猜中邮差出现的时间,那是因为我真真实实地“听”见他来了。

邮差和秀才一样,骑着一台破旧的大铁马,凶为他一直懒得为它上点油,所以骑起来链条吱嘎吱嘎的,辨认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从小我的听力就很好,虽然还称不上顺风耳,不过,即使隔了好几条大路,一旦有任何异状,我马上就能和凉亭仔脚的那只癞皮狗同时竖起耳朵来,用一种专注而负责的态度向远方“听”去。不是我在臭盖“,这个本事,连阿公都很佩服我。还在上幼稚园之前,我便已通过了连番严格的考验。只要远远地从大路的尽头出现了一阵灰灰的人影,我一“听”就知道是办丧事的,或是办喜事的,而且屡试不爽。

这都是阿进仔的功劳。

阿进仔是卖粉圆冰的,推着一台双轮小板车,两个大铁筒,一头放粉圆,一头放碎冰,车头杆上吊着一只小铜铃,走起来叮叮地响,清脆的铃声里还混杂了陶碗、铁匙相互碰撞、挤压的颤抖声,那声音真是哗哗地激人嘴馋。不是我在吹牛,在那个年头的炎炎夏日里,阿进仔在烧水沟可是比七爷、八爷还要神气的家伙。

而我总是整条街第一个发现阿进仔的小孩。P3-6

书评(媒体评论)

利用天真的叙事者来描写成长故事的作品非常多,然而大部分描写未经世事的小孩跟中所见到一切的作品易流于虚假,但这篇不同,袁哲生表现得很熟练。故事人物所具有的发现、启蒙性,常常是短篇小说无法负载,但是袁哲生能够透过秀才的种种怪异情状,以及那只手表表现其内心状态。

——一张大春

目录

代序袁哲生的寂寞与游戏/张大春

自序语言安静下来的时候

秀才的手表

天顶的父

时计鬼

台湾常用方言简译

袁哲生生平写作年表

序言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我自己也是过了很久才相信),真的有秀才这个人。

说实在的,秀才并不能算是个人,而神、鬼我都没有见过,所以,真不知道秀才到底是什么东西。每隔很长一段时问,我才撞见他一次:当四下全然枯寂而甜美的时候,当玻璃窗上的雨水不再蛇行游动的时候,当保龄球撞倒球瓶却未发出声响的时候……在这些偶然的时刻里,秀才便会用他怪诞的手语向我说话。

总而言之,当我也不是人的时候。

“烧水沟”是我外公黄水木和外婆林金莺的故乡(他们现在一起安息在林口的茶山丘陵上),二次大战跑空袭警报的时候,我的外公黄水木自作聪明地跑去躲藏在烧水沟旁的芒草丛里,一抬起头来便可以看到天上的飞机,没想到,飞机也看到了他;一颗炸弹落在附近,霎时红光满天、水花四溅,仿佛滚烫的夕阳从天上摔了下来。彼时,我的外公黄水木窝在芒草堆里,心里直想着,待会儿警报解除之后,他就可以抢第一个去捡拾炸弹的碎片来磨成小刀了。

我的外公黄水木是个颇有创意的人,嵌在墓碑上的那张瓷像他是半侧着脸的,圆乎乎的下巴微微上扬,一副开心的模样,看起来很像圣诞老人麦粉包装盒上的广告画。

这张瓷像总是勾起我心中无限的回忆。我记得,我曾经用红色的蜡笔来画外公的剃头店,结果被修理了一顿,因为外公认为只有火烧厝的时候房子才是红色的。走在马路上的时候,外公会固执地要求我把脚抬高,这样鞋底比较不会磨到地面,可以穿得久一点,然后,我便不得不用一种十分怪异的姿势来走路,一边走,外公还不断地提醒我注意看路边是否有银角仔。可以捡,不要白白浪费了视力在别的东西上。一直到晚年的时候,我的外公黄水木闲来没事时还会跑到大桥上散步,他说桥上风大,骑摩托车的人头上的帽子经常会被风吹掉,然后,他就像在摸蚋仔似的捡了一顶又一顶的帽子回家,堆在墙角,塞进抽屉里。

在这一方面,我的外婆林金莺也不遑多让。邻居的夫妻在吵架,男的把女的刚从市场买回来的一叠瓷碗砸到路上,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外婆眼尖,发现其中还有一个完好无缺的,一生怕被别人捡走了,于是便硬生生上前打断那一来一往的辱骂声,理直气壮地问那碗是否不要了?可不可以送给她?

我的外公和外婆生前较量了一辈子,连在世的时间都相差无几,谁也别想占便宜。

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事依然令我大惑不解。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某一个周末下午,外公突然跟母亲说要带我进城里去看马戏表演(那可不便宜!),于是便领着我,坐了很久的公车前去。到了马戏团的大帐篷外面,外公只买了一张儿童票,就叫我自己进去看,他在外边等我,并且约好了散场之后在某处相等。怪的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完全不记得那天表演的内容,连负责表演的是哪一国人我都完全没有印象了。那个大帐篷变成了一个圆球形的真空管,甚至当时是否感到寂寞都不记得了。

帐篷里面安安静静的,长长的荡索下方是一张巨大而黯然的网子。

那帐篷总是令我想起黄昏的烧水沟,所有来洗澡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我一个人;我走进帐篷里,潜进烧水沟底,像是一个没有观众的魔术师把手探进高筒帽里去,然后揪出一只鸽子、一串手帕、一只兔子、一只金鱼缸、一根拐杖,愈扯愈多……然后是空。秀才仔、火炎仔、武雄、阿川伯公、空茂央仔、乞食清仔、耶和垡……

这些人物像是一堆被打翻在地上的积木,一个个沉默不语地袖手旁观着。

一直等了很久,直到我也不动声色地安静下来之后,才有一些微弱细碎的耳语开始轻轻传来。

我连忙取笔把它们给抄了下来。

内容推荐

《秀才的手表》由三篇各自独立却彼此相关的小说组成,场景位于“烧水沟”这个旧时代的乡村聚落,故事围绕秀才、武雄、火炎仔、空茂央仔、吴西郎等生活在“烧水沟”的乡土人物而发展。一心坚持将信件投递到远方的秀才,率领许多乞丐的空茂央仔,能够改变时间的吴西郎……大量的方言与乡土元素遍布全书,让我们看到袁哲生如何开创出新颖不同的乡土小说;处处对时间的深入描写,也让我们发现袁哲生如何在时间客观绝对的本质中展现出众多主观复杂的样貌。

编辑推荐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优秀的小说家,也是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杰出的小说家……

《秀才的手表》奠定袁哲生“台湾新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师”地位。大量的闽南方言、乡村景色和人物,让人看到袁哲生是如何糅合各种乡土的元素于小说之中,又是如何开创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新乡土文学。

一部袁哲生独有的时间书写小说。人的消逝、乡村的改变、童年时光的失落,袁哲生借由种种人事已非的变化去描绘时间的面貌,翻转时间的节奏,探寻时间的意义与本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秀才的手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哲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04781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7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712954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