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
内容
编辑推荐

《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是舞者江青的回忆录。《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主体由9篇回忆性文章组成,依次讲述了童年、舞校生活、初入影坛、明星生活、回归舞蹈、难忘的演出与合作等等曲折经历和内心波澜。开篇讲述了一些因与毛夫人“同名”引发的各种误会牵累,如今读来,令人哭笑不得。其他各篇分别回忆她在上海的童年时光;在北京舞蹈学校6年学习舞蹈过程中的点滴记忆:从开始练习舞蹈时的艰辛和“度日如年”,到后来痴迷一生的过程;对后来7年演艺生涯中的经历和感受也有深入细腻的描写,而如何因为婚姻变故退出演艺圈、开始回归舞蹈,并如何学习现代舞的心路历程都有详尽的刻画。

真心话,真性情,细腻记录一生心路。

内容推荐

舞者江青回忆录,半世纪受同名之累而啼笑皆非!谭盾、罗大佑、董桥、李欧梵、林怀民、贾作光荐读!半个世纪中国戏剧性的历史,在她身上,真实展示——40年代,生于国共内战时的北平。50年代,黄浦江畔无忧无虑的童年,也目睹了运动年代家庭遭受的冤屈;求学北京舞校,痴迷舞蹈,出入中南海演出,也曾投入人民公社、“除四害”、“大跃进”、“大炼钢铁”……60年代,跨过海峡,成为港台电影明星,红极一时。70年代,因婚变退出影坛,漂泊美国,回归舞蹈艺术。80年代开闸之后,回归、回馈祖国,催生中国现代舞并推进其发展。离去与回归之间,不曾改变的是游子一颗拳拳之心。

“同名”引发的荒诞悲剧——此江青非彼江青,但在红色年代与“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爱人”同名,就是罪恶,不仅作者自己身在两岸三地都深受其苦,大陆亲友更因此蒙受诸多不白之冤。

荒诞时代造就离奇的命运轨迹——红色年代大陆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又红又专”艺术人才,却在命运播迁下,变身成为国民党治下台湾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

童年视角记录红色年代,率直真切,令人动容——

亲人的冤屈带来的现实创痛,与“又红又专”的理想之间的错位,羞愧、愤怒、怯懦、矛盾、怜惜……各种情感痛苦交织纠缠,如实袒露。作者表现出的真诚和勇敢,极为罕见,令人感佩。

《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是一本说真心话的书——江青从自己特殊的遭遇出发,用最直接的感受,书写生命中最不能忘的、最激动或难堪的段落。

此外,《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又记录了一些舞蹈生涯中难忘的演出,以及与一些舞蹈、舞剧界及其他艺术家的合作,如与多明戈、林怀民、周文中等人的合作,以及作者与中国现代舞的起步与发展的往事等等。

目录

序言 我的朋友、老师和恩人/谭盾

 舞蹈艺术家江青/贾作光

序幕

名字

上海,童年

母校

两镜之间

入镜……出镜

江青演出电影年表——铜版纸插图

江青舞蹈创作年表——铜版纸插图

西出阳关

难忘的演出

合作

归与“恒”

尾声

试读章节

名字

我的名字叫“江青”,原籍广东普宁,一九四六年出生时,父母给我取的名字是“江独青”,我是腊月里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北平出世,是不是我的父母想在天寒地冻之中加一点春意,而用了青字?再加一点私心,而用了独字?从双名改成单名是有原因的。

五十年代初期,各项政治运动层出不穷。政治学习、检查思想,也是每天必行的事,惯了也就像一天三顿那样平常,社会上、学校里一直在宣传,世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革命的最终目标,要做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民,每个人必须具备大公无私的革命情操。

班主任反复地在开思想检讨会时教导我们:要去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毒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必须随时随地锄,往深里挖、宽里掘,才能彻底将毒根斩断。并例举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铁杵磨成绣花针”等等,来说明:只要有毅力和恒心,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的小学时代就是在那样的教育气氛下度过,虽然我对那些宣传和名词一知半解,但总是尽量“听话”。

记得那阶段宣传“好人好事”,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天要做一件“好事”。在每天正常的日常生活中要做出一件“好事”来是颇绞脑汁的事。在我心目中,最钦佩的好人是不计较名利的无名英雄。于是我悄悄地帮助同学补功课;帮助年纪大的人提东西;在路上捡到东西,交给警察时不要他记下名字;或者学校里有活动,就主动地把机会让给别人;有时趁同学没到校之前,偷偷地将每个人的书桌整理干净……这些“好事”给了我很大的满足,做得多了,也觉得比同班同学高了一块。

可是我的名字又让我觉得比别人矮了一截。姓名正中间的那个“独”字:独吞、独享、独自、独霸、独断、独尊、独特、独裁,都是绝对的个人主义,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刚八岁念小学四年级的我,并不知道改了名字就可以改头换面,但在小学当校长的母亲却一马当先,响应“自我改造”,主动提出将“独”字在我的姓名中间去掉。此后我的名字成了单名“青”,刚念小学的大弟弟也从“独秀”成了“秀”,下面两个弟弟从他们生下来,就不敢再让他们“独一无二”了。最终,我们姊弟四人的名字是以“青、秀、山、川”次序排列。

要改姓名,先得向本地区派出所提出申请,批准后修改户口簿。然后才正式向学校报告,把名字从注册本到点名簿上全改过来。还记得派出所专为此事派人来家了解改名的原委。母亲解释去“独”是想去掉自私自利。听后,他们表扬她:“思想改造”工作做得彻底。

让我的同学们一下子改口可不是一件易事,小学的同学大多数是幼稚园时的小朋友,我们那时还不到十岁,却有了五六年的交情。五六年的习惯,当时算来是“大半生”积累下的,哪能说改就改?于是大家干脆叫因我头发卷曲而起的绰号——“小卷毛”,一直到我小学快毕业,同班同学才习惯用我的新名字江青。

姓名中“锄”去一个“独”字,万万没有想到后来会受同名之累而惹是生非,并且受了那么些不白之冤,这些前尘往事,想来令我啼笑皆非。我名字的遭遇,就如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政局变化莫测,个人无法摆脱,也没有能力去判断,未来面对的又将是什么形势?

十七岁那年,我开始了电影生涯,因为“青”是单名,易记又易上口,所以没有取艺名。一九六三年,随“香港国联影业公司”赴台湾拍片,当时我持香港身份证,中文姓名江青,英文姓名香港是按照广东话的发音翻译,上写Ching Kiang。申请入台签证时就有疑问了,因为台湾是按照“国语”发音,应当译成Ching Chiang,方言之差姓有K和Ch之别,一经解释就明白了,但被问及:好选不选为什么偏偏要用江青做艺名?这时,我就不得不将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毛泽东夫人的名字也叫江青。(在北京做学生时只知道她本姓李,当年从影的艺名是“蓝苹”。

P6-9

序言

我的朋友、老师和恩人/谭盾

江青是我的朋友、老师和恩人。我想可以讲这个话的人可能很多,因为她有一颗豆腐心,也真的帮过不少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读书。那时,北京真的很好玩,没现在这么秃,也就是说还没拆得那么光吧,迷人的胡同里隐藏着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这些院校的学生也常常串门子,因为总觉得别校的女生更美,男生更帅。所以周末我们学生之间找着不同的理由跨校搞沙龙、讲座、舞会,和“跨界”创作。我就因为这个,常常去北京舞蹈学院“玩”。

有一天舞蹈学院的老师说,他们学院来了一个美国专家,叫江青——“啊”,我差点没叫出来,“怎么跟那个江青一模一样!”哦——说是她想找一个作曲的,最好是没听过的那种作曲家,于是就想到了我这个怪人。我也怀着怪怪的心情和这个神秘的江青见面了。初次见面,就觉得她很“鲜”,和北京当时的艺术家比,有一点不一样,“洋洋”的,美丽,真实又豆腐——也就是说她美貌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创作胆量,生活中又具有人情味,而且还长着一颗豆腐心,善良。我和她一见如故,很投缘,我是第一次接触华裔“现代派”,她也是第一次回国接触“文革”后的“新一代”。

我们那时的学生喜欢寻根,动不动就在想“黄河到底有多少道湾”。可自从见到江青以后,就从她那里开始听到“现代舞”、“新浪潮电影”、“波普艺术”、“前卫音乐”和迷人的纽约“上城下城”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她成了我当时的“现代艺术”启蒙老师,教了我很多,更点燃了我心中出国学习的“火焰苗”。后来,我为她的现代舞作了几回曲,合作很默契,结果也很感动。再后来我们就成了朋友,她每次回国都会来音乐学院的学生宿舍看我,也为我介绍了新的朋友和一批令人敬爱的华人艺术前辈,如周文中、蔡文颖、李翰祥、贝聿铭、李明觉、许以祺、韩湘宁等。最终在她和周文中教授的指引下,我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登上了去纽约的飞机。

时间过得真快,一闪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刚刚在上海一口气读完江青的书稿《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我真的很感动,觉得她像一个命运的巫师,把我们又重新定位在梦里了,在她的梦里,也在我们各自的梦里。人生如梦,谁没有往时、往事和往思呢?江青的书,就像邀我们一起品尝一杯温润的红酒,层层有韵,韵韵有惊;也像邀我们一起品尝一壶淡淡的绿茶,苦苦有甘,甘甘有醇。好书!

谭盾

2013年3月21日于巴黎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说真心话的书,很不一般的自传。其写法、结构、文字也不寻常,既不是按时间、年龄顺序,也不是按生活、事业、艺术见解等等来分章节,而纯粹是从她自己特殊的遭遇出发,用她自己的语言、最直接的感受,写她生命中最不能忘的、最使她激动或难堪的段落。

——郁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35729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