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报告文学卷/山西文艺创作五十年精品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报告文学虽然是文学中的新军,但报告文学能够直观快捷、深刻地反映并揭示当代社会现实中的事件、人物和问题,因而在当今的大众阅读中已经成为文学读物的大餐。本书精选了山西省五十年来报告文学的优秀作品,尽显五十年来山西省报告文学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内容推荐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能够及时把脉时代、关注社会、折射现实、感动读者、启迪心智的。本书精选了山西省50年来报告文学的优秀作品,包括:《大寨英雄谱》、《强国梦》、《西部在移民》、《丰收不在田野》、《黄河落天走山西》等五篇。

目录

大寨英雄谱

强国梦

西部在移民

丰收不在田野

黄河落天走山西

试读章节

虎妮是陈永贵的老伴,大约四十一二岁,细长身材,乌黑的眼珠,是个能干的女人。她10岁上死了母亲,11岁上父亲带她来大寨逃荒。有一天,虎妮独自到外村要饭,找不到回村的路了。第二天,他爹费了好大劲才在一个山洼洼寻见她。为了免于被狼吃掉,她爹把虎妮许给了陈永贵。那时候,陈永贵正当小长工,要甚没甚,是个赤腿穷汉。两个人打闹下1斗黑豆、40斤麸皮、80斤粗糠,就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口粮。解放以后,虎妮和陈永贵一起斗地主、闹土改,一起组织“老少互助组”,一起入党闹革命,他们手拉手地爬出了苦难窝,又手拉手地一起建设新生活。近几年来,虎妮害了病,身板子瘦了;但是,只要能挣扎起来,她总要去参加劳动。

虎妮刚做好饭,陈永贵回来了。虎妮关心地问道:“昨天你在谁家吃饭来?”陈永贵说:“谁家也没。”虎妮愣了:“那你饿了两顿?刚做好饭,我给你盛一碗。”陈永贵说:“不用盛,我不想吃。”虎妮看了陈永贵一眼,猜出丈夫的心思来了。她说:“光愁有什么用?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不喝你想怎呀?”

陈永贵心里一动。他想道:“是呀,不吃不喝,我是想怎呀?这样想下去有什么用?”陈永贵忽然想起这么件事来:1958年,有个村庄遭灾了,当时陈永贵正在县里开会,那个村的支部书记一到了县里,抱着县委书记就嚎啕大哭起来。当时陈永贵想道:遭了灾,和灾斗吧,哭顶甚用?陈永贵继续想道:现在大寨也遭灾了,灾情还挺大,难道我陈永贵,也要到县里抱着张书记哭一场吗?

一股力量从心底冒出,陈永贵呼地站了起来,说:“给我盛一大碗,多夹点咸豆!”他接过虎妮端来的饭碗,一边吃饭,一边向饭场走去。

饭场里稀稀落落没几个人,谈论的中心题目是天气,大家都希望能好好地晒几天,再这么连阴下去,躺在泥水里的那些庄稼苗子就要沤烂了。

这时候,有个40来岁的地富子弟站在大柳树下,笑眯眯地向大家问道:“你们到石坡看过吗?石坡的地流了。真有意思,整整半座山跑了半里地,把咱大寨的地,流到金石坡地界去了。你们说石坡那块地变得像个甚样子?像颗摔成一堆的烂柿子。那块地呀,不要说我这辈子,下一辈子也修不起来了!”

陈永贵心上像被人钉了一根长针。碗里还有几口饭,却怎也咽不下去了。他抑制了和那个地富子弟辩论的冲动,把饭碗放到俱乐部的窗台上,便到石坡察看去了。

在路上,陈永贵愤怒地想着:集体的财产受了大损失,他们反倒说风凉话、看笑话,看他们这些人安的是什么心肠!……“下一辈子也修不起来!”好,让你们再看一看大寨人民的英雄气魄!用不了下一辈子,我这一辈子就要把它修好!我已经修了13年地,我还要再修他13年!

暴雨以后,陈永贵已经是第三次来石坡了。不错,石坡的半座山确实流了;不过,那有什么,两三年以后,这里照样还会长出好庄稼来!

站在石坡垴上可以看见赵背峪。赵背峪的坡上有一块条条缕缕的梯田,那是陈永贵在土改时期分下的3亩地;这一次,山雨把陈永贵亲手垒下的石碚冲了。赵背峪里边有一小块沟地,那是陈永贵的父亲卖掉老婆孩子以后,典下的一块荒滩地,这一次被塌山泡石盖满了。在脚下,就是塌成“像烂柿子”的石坡地,这是李交锁的十几亩地。要是在单干时候,这几家今年算没法过了,可现在是人民公社,这块地流了,还有那块地没流;这块地漫了,还有那块地没漫;这块地淹了,还有那块地没淹;全队有700多亩地,就是冲了一多半,还有一少半能收粮……

一个新的念头在脑子里一闪,陈永贵立刻便想到另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有一多半土地毁了吗?承让说有400亩,我说有300亩,我们是不是让暴雨吓昏了头,把灾情扩大了?  他转身向坡上沟里看去。这时,太阳刚冲出云端,阳光很亮。地里那些没被冲倒的庄稼苗,显得又绿又亮,很有生气;而那些趴倒的苗子,像是些溺水的孩子,正在等人抢救。

陈永贵跑进一块玉茭地里。地里还很湿、很泥,可是已经可以撑得住人了。陈永贵把一苗伏倒的玉茭,款款地扶了起来;玉茭苗像是大病初愈的病人,有点摇摇晃晃,站不住脚。陈永贵在玉茭苗根部轻轻地踩了踩,玉茭苗站稳了。陈永贵舒了口气。一种出自内心的真正喜悦出现在他的脸上——他那脸上的笑纹活动了,他笑了。

陈永贵又去察看那些受灾的土地。走一阵便停下来扶一阵苗,越扶苗越觉得抗灾的信心大了。中午时分,陈永贵回到大队办公室来。刚进门,正好公社给他来了电话。他拿起了耳机,听着昕着便感动了。他说:“上级这样关心大寨,我们很感动,不过,让我和大家商量一下。”他用手捂住传话筒,转身向承让他们说:“公社给咱们拨来80元救灾医药费,还有50领席子,你们说,这些东西,咱要呀不?”大家没有说话。陈永贵说:“我看咱不要——别的村庄比咱大寨灾重……”赵大和说:“咱大寨长着苇子,要是用席,咱自己动手编。”陈永贵说:“对对,把席子支援给那些没苇子的村庄。”贾承让说:“咱村又没伤人,就我腿上磕破点皮,咱要医药费干什么?”陈永贵说:“那让他们把医药费支援重灾区吧。”

打罢电话,陈永贵立即召开了队委会,述说了核实灾情和扶苗抢救庄稼的重要性。会议决定:下午动员社员先到梁坡干燥地里扶苗,尽可能动员社员全出勤。散了会,陈永贵赶忙往家里走,这时候,他才觉得肚里真饿了。

下午,陈永贵和贾承让到地里核实灾情。核实的结果是:冲了地基的140亩,上塌下漫的40亩,这两种地都没苗了,占粮田面积的22%。另外有200多亩的苗子倒伏了,要是把这些苗子都扶起来,估计今年的亩产不会少于去年,因为今年的苗架长得好。因此,陈永贵捉摸出这么个口号:三不少——不少卖给国家粮食,不减少社员的口粮,力争不减少产量。

这是一个很有鼓动力、很能振奋人心的口号。

但是,越走近村子越使陈永贵吃惊:中午不是决定了要抢救庄稼吗?为什么不见社员们出来扶苗?——这可是大寨少见的现象!多年来,大寨农民已经习惯了集体生产,只要大队部有个号召,社员们立刻就响应;而这一次——扶苗抢救庄稼,这是个火急措施,为什么社员们却不出勤了?

进了村口,陈永贵看见贾承富正从他那塌窑的稀泥里刨石头。

P15-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报告文学卷/山西文艺创作五十年精品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东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31666
开本 32开
页数 35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8.25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02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