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艾森豪威尔(精)/和平万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79岁)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陆军五星上将。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唯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公晓燕著的《艾森豪威尔(精)》将大部分篇幅用在描写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做、所为、所思,让你全面了解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人物。

内容推荐

公晓燕著的《艾森豪威尔(精)》将大部分篇幅用在描写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做、所为、所思及所想,对于他战后的经历描述得则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其战后经历的忽视,只是作者认为唯此才能突出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鲜活形象。

目录

第1章 多彩童年

 ☆具有德国血统的斗鹅“英雄”

 ☆阿比林勇敢的拳击手

 ☆差一点夭折的孩子和壁橱钥匙

 ☆阴差阳错进入西点

第2章 成绩糟糕的西点毕业生

 ☆“操场上的小鸡”

 ☆“堪萨斯旋风”

 ☆出色的教练

 ☆告别西点

第3章 丘比特之箭

 ☆悠闲的日子

 ☆被丘比特之箭射中

 ☆频繁的调动

 ☆挫折

第4章 追“星”之旅

 ☆跟随康纳将军在巴拿马

 ☆利文沃思参谋学院状元

 ☆在潘兴将军手下

 ☆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

第5章 在麦克阿瑟麾下

 ☆从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身上学到的

 ☆“血洗老战士”

 ☆非律宾

 ☆与麦克阿瑟的分歧

第6章 备战的日子

 ☆愿望

 ☆组建新军

 ☆第3集团军参谋长

第7章 对日宣战

 ☆关于东南亚的争夺

 ☆“Z作战计划”

 ☆奇袭

 ☆“国耻日”

第8章 从校官到将官

 ☆与马歇尔的争执

 ☆澳大利亚反攻基地

 ☆代号“围捕”计划

 ☆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

第9章 在英国

 ☆伦敦的新闻人物

 ☆出色的协调员

 ☆没有抡起的“大锤”

 ☆战地恋情

第1 0章 点燃“火炬”

 ☆剑指何方?

 ☆寻找最佳合作伙伴

 ☆神秘访客

 ☆登陆北非

第11章 鏖战突尼斯

 ☆达尔朗协议

 ☆因祸得福的“替罪羊”

 ☆四星将军的眼泪

 ☆突尼斯大捷

第12章 登陆西西里岛

 ☆“哈斯基”计划

 ☆“肉馅行动”

 ☆夺取班泰雷利岛

 ☆进军西西里岛

第13章 向意大利进军

 ☆巴顿风波

 ☆墨索里尼政权的垮台

 ☆争取巴多格里奥

 ☆挺进罗马

第14章 “霸王"统帅

 ☆斯大林“任命”的盟军总司令

 ☆和梅蜜的争吵

 ☆四处奔波

 ☆运筹“霸王”行动

第15章 “海王星”行动

 ☆选定诺曼底

 ☆成事在天

 ☆进发!进发!

 ☆抢滩登陆

第16章 滩头僵局

 ☆被套牢的“狐狸”

 ☆德军的秘密武器

 ☆卡昂受阻

第17章 与隆美尔的争夺

 ☆“绝望之狐”

 ☆失败的“快活林”

 ☆“沙漠之狐”逃离诺曼底

第18章 全面突破

 ☆“7·20”事件

 ☆“眼镜蛇”出动

 ☆重拳出击

第19章 横扫布列塔尼

 ☆丧钟敲响前的挣扎

 ☆巴顿在行动

 ☆法莱兹地狱

 ☆解放巴黎

第20章 盟军内部的分歧

 ☆“龙骑兵”

 ☆与蒙哥马利之间的争执

 ☆“市场一花园”行动

第21章 阿登反扑

 ☆“监视莱茵河”

 ☆错误的选择

 ☆“魔鬼前线”

第22章 粉碎反扑

 ☆迟到的反击

 ☆狮鸷计划

 ☆粉碎德军的反扑

第23章 进军莱茵河

 ☆垂死挣扎

 ☆莱茵河战役

 ☆抢渡莱茵河

第24章 结束任务

 ☆把柏林让给苏联人

 ☆“情人”的争吵

 ☆最后的进攻

 ☆签署投降协议

第25章 从将军到总统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北约武装部队总司令

 ☆是块当总统的好料子

 ☆竞选大战

 ☆常胜将军这次又赢了

第26章 白宫岁月

 ☆“艾森豪威尔号”拔锚起航

 ☆白宫生活

 ☆朝鲜停战

 ☆“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笼

 ☆扶蒋反华

 ☆对华“核讹诈”的破产

第27章 尾声

附录 艾森豪威尔年表

试读章节

☆具有德国血统的斗鹅“英雄"

1969年3月,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短短的时间里,绿意渲染了枝头,风筝也飞上了天空,听到的似乎都是孩子们高兴的叫喊声,看到的是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天气的变暖渐渐激发出各种生物已经蛰伏了一个漫长冬季的活力,一切开始喧闹起来。

在里德陆军医院的一个特护病房里,却异常的安静。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娇艳的花束,康乃馨、郁金香、月季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在花朵鲜艳颜色的映衬下,躺在床上的那位78岁老人的脸色显得更加苍白。这位饱受心脏病折磨的老人,就是已经卸任8年的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傍晚的阳光斑斑点点地洒在洁白的病床上,似乎预示着这位老人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的确,进人3月份以来,艾森豪威尔的病情已经无法控制了,他几乎整日处于昏迷状态,然而,他的思绪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吮吸春天花草的芳香时,他的脑海深处浮动着的却是战火纷飞的鏖战场面和自己曲折而又传奇的一生……

艾森豪威尔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亲戚托皮卡家的伐木场,这也是他能够回忆起来的最早的场景了。

那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跟姨妈到托皮卡家做客,因此一切显得都很陌生。对那个长着红脸蛋、圆日艮睛和宽嘴巴的淘气男孩来说,唯一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是院子里的那一对白鹅。当他满怀欣喜,从大人们絮絮叨叨的客气话中挣脱出来,扬着手跑向那对白鹅时,并没有受到想像中的欢迎。相反,其中的一只公鹅却对这个冒冒失失闯进它领地的小男孩表现出了极大的敌意,它伸长了脖子,“嘎、嘎”地尖叫着,向艾森豪威尔冲了过去。艾森豪威尔吓得拼命向屋子里跑,几步冲进厨房,向大人告状,说那只公鹅欺负他。

但艾森豪威尔得到的防身武器却是一把用旧的笤帚,旧到笤帚苗已经完全掉光了,只剩下一个短粗的笤帚把。得到这件自卫武器的艾森豪威尔走到院子里时,那只公鹅并没有因为孩子手里多了武器而显得客气,它再一次向艾森豪威尔冲了过来。艾森豪威尔手里紧紧地握着笤帚把,脸涨得通红,浑身不停地颤抖,显得不知所措。当公鹅即将冲到他身边时,艾森豪威尔突然大喊了一声,挥舞着笤帚把向公鹅扑去。公鹅被气势汹汹的男孩吓坏了,掉头就跑。艾森豪威尔跟了过去,抡起笤帚把对着公鹅的屁股结结实实地来了一下子,公鹅惨叫着逃窜了。之后,艾森豪威尔的心情好极了,他拿着笤帚把神气活现地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宛若已经成为院子里的主宰。于是,4岁多的斗鹅“英雄”艾森豪威尔懂得了一个道理:战胜而强立。

那个时候的他无忧无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并已经表现了普通男孩的顽皮。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对于粗劣的饭食和哥哥们传下来的旧衣服,艾森豪威尔并不挑剔,他沉溺于各种新鲜有趣的活动——和哥哥们打闹、在火车道旁边的田野里捉蚂蚱、在城边的小河里捕鱼等,并没有完全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1890年10月14日艾森豪威尔出生时,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微不足道的工资已经很难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因为艾森豪威尔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一个是1886年11月11日出生的阿瑟,一个是1889年1月18日出生的埃德加。艾森豪威尔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大的欣喜。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原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的父母亲想要一个女儿,却再次因“又生了儿子而大失所望”。据说,当父亲听说又有一个儿子后,在初冬寒意料峭的夜晚,在外面徘徊很久不愿回家,并失望地直揪自己的头发。而想要一个女儿的愿望,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一辈子也没有实现。当然,那个时候,父亲并没有想到这个儿子后来会成为名震世界的杰出将帅和美国的第34任总统。

其实,艾森豪威尔本人也没有想到,他对未来从来没有什么奢望。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曾经写过,“少年时代,我同许多孩子一样,认为生活单调乏味,一成不变,一切该做的事早已命中注定。对我来说,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升入八年级读书,或者成为学校棒球队的一名身手不凡的队员。因为这可使我声名显赫。

……

P2-3

序言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的活动是任何社会的主体,研究历史人物是历史科学的永恒主题,而且,这个主题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参战国之多,军事行动规模之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之惨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但是,这场浩劫也为许多杰出的军事人物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在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中,他们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在横跨欧洲、亚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的广阔战场上,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场伤亡惨重,却异彩纷呈的现代立体战争画卷。艾森豪威尔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作为欧洲盟军的最高统帅,他成功地指挥了诺曼底登陆,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并为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而声名远扬。

战后,这位战功卓著的英雄人物又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并连续两届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集军、政、教育界荣誉于一身的总统。

当他于1969年3月28日在华盛顿逝世时,受到了美国朝野的一致哀悼。就连一向对他的政见严加批评的《纽约时报》也在社论中称他为“一代完人”。尼克松总统更是称他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

然而,更吸引人们注意的却是他那近乎传奇的经历。

首先,艾森豪威尔并无显赫的家世,双亲也并非出自名门望族,他的童年和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美国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完全一样。

其次,他在知天命之前的大部分经历都非常平淡,即使他是同年西点军校毕业生中第一个获得中校军衔的人,但如果他在50岁之前退休或者在1 941年之前因某种原因去世的话,那么他将终生默默无闻,在今天甚至给历史作注脚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他在51岁时开始飞黄腾达,其职位由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升至北非盟军总司令、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其军衔也在短短的10个月内连升三级,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再至上将,可谓一帆风顺。其升迁之快,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

最后,作为一名战斗英雄,在战后短短的几年间,他就完成了由军事家至学者,政治家的转变,其转变速度之快、领域跨跃之广也令人咋舌。虽然他在竞选总统时已经61岁,但仍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美国政绩最辉煌的总统之一。

但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应该因主观好恶而仅仅停留在相关传奇上。诚然,我们不否认艾森豪威尔在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但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在艾森豪威尔指挥的全部战役中,一方面归他指挥的有生力量,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比敌人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他所指挥的全部战役都是在苏德战线最重大的战役之后进行的,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人民的英勇抗战牵制了德军的大部分力量。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艾森豪威尔在战场上多谋善断、纵横捭阖、出奇不意,率领盟军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中,他以维护美国的一己私利为己任,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对外坚持强硬的反共政策,反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动辄插手别国事务,加剧了全球的动荡不安以及冷战期间的”火药味”;对内,则依靠美国垄断资本财团,继续推行“麦卡锡”主义和种族歧视,并引发国内社会的不安定局面。

在历史进入21世纪之际,我们重温上一个世纪的悲壮历史,重新审视艾森豪威尔的人生经历,不仅仅是为了对这个人物、那段历史有一个相对公正、准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推彼及己,从中吸取教益,坚定我们致力于维护新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艾森豪威尔,我们在对他本人的奋斗表示钦佩的同时,也要感谢历史为他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遇与舞台!

本书将大部分篇幅用在描写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做、所为、所思及所想,对于他战后的经历描述得则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其战后经历的忽视,只是作者认为唯此才能突出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鲜活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艾森豪威尔(精)/和平万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公晓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01362
开本 16开
页数 5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89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918
CIP核字 2014120012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
丛书名
印张 3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5
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