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收集了作者自1996年到2009年初围绕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撰写的部分文章(包括数篇答记者问)。这些文章记录了十多年来作者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经济学家敢于反思研究历程并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
图书 |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集收集了作者自1996年到2009年初围绕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撰写的部分文章(包括数篇答记者问)。这些文章记录了十多年来作者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经济学家敢于反思研究历程并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 内容推荐 作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作者十多年来一直呼吁遏制中国经济的双顺差,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但却并不如愿。今日中美经济关系的严重扭曲,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作者当年的忧虑。本书遴选其三十多篇代表作品,以年代为序,试图表现作者一脉相承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经济学家敢于反思研究历程并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 目录 序言 资本流入的宏观管理问题 1996年6月 对我国外汇储备的战略思考 1997年6月 附录: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 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 1996年6月 日元贬值:“汇率牌”? 2002年1月 人民币汇率考验国家智慧 2003年7月 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2003年9月 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向经济平衡发展过渡 2003年9月 美元贬值和外汇储备安全 2005年1月 为什么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 2005年8月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一步 2005年10月 双顺差的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 2006年3月 新台币升值的经验教训 2006年8月 全球失衡的中国视角 2006年10月 人民币升值仍有空间 2006年12月 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跨代优化配置 2007年3月 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和中国经济 2007年8月 人民币升值两周年 2007年8月 资本项目开放应当缓行 2007年9月 解开央行货币政策的“手铐” 2007年lO月 支持叫停港股直通车 2007年11月 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 2008年4月 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 2008年10月 美国国债和熊猫债券 2008年12月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保值 2009年4月 如何从美元陷阱中自拔 2009年4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永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38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6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52.6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4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