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天涯煮酒论史版主押沙龙继《出轨的王朝》后,睽违多年尽显功力之作。

它不同于常规历史读物,它更像是小说。读它就如同欣赏一部歌剧,大时代是舞台,大事件是脚本,大人物是主演,高潮迭起、张力十足,又不乏人文关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治理体制、伟大战争,基督教的兴起,十字军东征,黑死病,这些宏大叙事,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生动滑稽,还带有那么点黑色情绪,就好像作者本人曾亲历文艺复兴前那个遥远的欧洲。

读史使人明智,读世界史使人练达。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不管你是穷忙族、工作狂,还是职场达人、企业中坚,每个上班族都应该读读世界史。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公元1096年,一群群骑士抛弃欧洲的家园,涌向东方。中古时代最灿烂的一段传奇就此开始。为了光复圣城耶路撒冷,这支十字军转战欧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胜利与惨败轮番上演,命运瞬息万变。最终他们被困在了孤城之中,马匹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外面的敌人却多如尘沙。十字军孤立无援,走投无路。但当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还有希望。在最困苦的时候,他们也从没放弃过希望。凭借着那丝不灭的希望,他们捧着一片矛尖,骑着驴子,唱着圣歌,走向战场……

250年后,一场旷世浩劫席卷世界。血王在欧洲驰骋,大地变成了一片骷髅海。整个世界都在崩塌。唯一能够支撑人们走出浩劫的力量,依旧是希望。他们在浩劫之中,苦苦守候心中那份希望,等待着明天的光明。

而希望也真的拯救了这个世界。

目录

第一部 十字军之剑

第一章 风起处

 信仰外衣下的黑色潜流

 改变欧洲历史的第八天

 三个想法全是错的

 某些界线只能跨越一次

 这绝不是神的旨意

第二章 雷霆第一击

 九个传奇

 誓言能响彻多久

 命运攸关的两天

 从西方来了一群野狼

 战术最需要的是空间

 “狐狸”和“乌龟”

 不配做朋友,但可以做敌人

 死也要向前

 尘土中的恐惧

第三章 圣矛之城

 战争从来都是血腥的

 饥饿比土耳其人的箭更可怕

 来自地狱的使者

 绝处逢生

 除了奇迹,什么都不需要

 信我者必得救赎

 悲伤逆流成河

 寻找圣矛

 智慧就是隐形的天使

第四章 耶路撒冷

 停止危险游戏

 耶路撒冷在哭泣

 骑士时代终结

 马尔萨斯咒语

第二部 诸神的末日

第一章 前夜

 这个世界开始不安全了

 黑色幽灵已等待百年

 这个时代出了毛病

 时间到了

 羊皮纸上的神秘预言

 1347,裂缝边缘

第二章 幽灵

 不该来的终于来了

 十二个“海妖”

 死亡像海啸一样

 “上帝是聋子”

 这是世界的末日

第三章 血王之舞

 死神抵达威尼斯

 这场瘟疫终止于

 “不正常的反应才是正常的”

 谁能终结灾难

 瘟疫中也有奇迹

 欧洲医学的整体失败

 一切和星座有关

 浩劫的源头究竟在哪儿

第四章 火焰

 死亡游戏正式开始

 不列颠最寂静的春天

 等待死神的抽签

 不是天灾是人祸

 这不是悲剧的结束

 情人节大屠杀

 “救一人如救全世界”

 上帝的审判日就要来了

第五章 终曲

 你可知我心的形状

 最后的安魂曲

试读章节

在中世纪,有一种风气逐渐流行起来——去耶路撒冷朝圣。

那个时候,西方人对宇宙的看法很奇特,他们认为耶路撒冷是宇宙的中心,亚洲、非洲和欧洲像三片叶子,从这个中心伸展开去。耶稣在那里受难,以后他也将在那里降临,审判全世界。耶路撒冷的一切都神奇得不可思议,单单这个名字就能让人激动万分。他们渴望亲赴耶路撒冷,沾濡它的光辉。

耶路撒冷处死了耶稣,却因此获得了不朽荣耀,这真是一种讽刺。

有些人朝圣,是出于宗教情感,他们希望能亲赴圣地,朝拜耶稣的圣墓,亲吻客西马尼的土地,凭吊各各他山的夕阳。还有一些人则是被罪恶感纠缠,希望用朝圣来洗清罪孽。

有一个传说,也许能帮我们理解这种情感。

据说诺曼底公爵“魔鬼罗伯特”投毒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从此,他就被负罪感纠缠着。终于有一天,他双足赤裸,披着忏悔服,走向耶路撒冷。在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为罗伯特提供了许多享乐,都被他拒绝。路过一个城堡的时候,守卫用皮鞭抽他,罗伯特喜悦地接受了,觉得这是赎罪的一部分。等他终于到达圣地时,发现许多穷人簇拥在耶路撒冷门前,却无法进入。因为伊斯兰政府向每位朝圣者征收一枚金币,否则不许他们进城,这些穷人无力支付。于是,罗伯特为他们支付了所有的入城税。

进入耶路撒冷后,他跪拜在圣地上,涕泗滂沱,为了自己沾血的灵魂,为了自己脆弱的人性。朝拜圣地后,罗伯特患了重病。他对一位返乡的农民说:“回去后,说出你的亲眼所见,你们的魔鬼伯爵是如何被带上天堂的。”

他死了,怀着一颗平静的心。

无论出于何等目的,朝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成群结队涌向东方。

从西欧到巴勒斯坦,有几千里的路程。在当时,那是一段极其危险的旅程。许多人注定再也无法还乡。朝圣者要穿越巍巍高山、茫茫丛林,还有充满盗匪的国度。饥饿、野兽、土匪、疾病,随时会夺取他们的生命。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无名尸骨埋在陌生土地里。但让人惊奇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不畏死亡。

所有这些危险,所有这些艰辛,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耶路撒冷。

可即使他们克服一切障碍,到达耶路撒冷,痛苦也没有终结——因为耶路撒冷在穆斯林手中。

于是,朝圣者不断带回来可怕的消息:

基督教妇女被公开轮奸,孩子们还被迫在旁边跳舞助兴,教士被成批屠杀,朝圣者则被活活鞭打至死。

这些话确实骇人听闻,但难以核实。有些是添油加醋的夸大,有些则纯粹是臆造。

一种呼声开始兴起:教堂被摧毁了!朝圣者被凌辱了!东方的兄弟在遭受折磨!圣地上飘扬的是伊斯兰的弯月旗!我们还要忍耐到几时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冲向东方,光复耶路撒冷?!有人在高喊:耶稣为我们而死,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他而死?

人们的怒火在膨胀,如同黑夜里的隐隐雷声。

在雷声背后,是一个复兴的欧洲,是一个膨胀的欧洲。

在雷声背后,是一个刚刚爬出屈辱深渊、再也不愿承受屈辱的欧洲。它刚刚焕发出了生机,体内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它渴望把这力量化成利剑,劈向对手。

如果没有一道霹雳把雷声转化成真正的暴雨,它终会慢慢沉寂。但是,这一次真的有炸开的霹雳,把欧洲的大地照耀得亮如白昼,一场浩大无比的暴风雨就要来临。

投掷这个霹雳的是欧洲一个最为显赫的人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  罗马帝国崩溃后,教皇逐渐爬上了权力的巅峰。据教廷宣称,耶稣的大弟子彼得是首位罗马教皇。基督对彼得说过:“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于是教皇们自称继承了彼得的权力,成为全世界的最高权威,而且教皇凌驾于一切帝王之上,永不犯错。他可以赦免任何人的罪过,也可以废黜任何一个帝王。从瑞典到意大利,从英国到匈牙利,所有帝王诸侯都应匍匐在他脚下。

这本是教皇的一相情愿,没事的时候说来高兴一下而已,但后来教皇居然真的发挥起威力来。罗马教皇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民众间享有极高的权威。教皇和德国皇帝发生过一次冲突,教皇宣布废黜皇帝。皇帝居然披着毛毡,赤脚站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乞求教皇的宽恕。教皇成了全欧洲的统治者。

但是教皇有一个软肋:没有军队。

他的权力建立在信仰上,但只有信仰没有暴力,权力就不完满。乌尔班二世非常了解这一点,可教皇怎么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大军呢?

乌尔班有狮子的抱负,有狐狸的狡诈,同时又有磐石般坚定的信仰。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提高教会的权威,到了晚年依旧不灭万丈雄心。他敏锐地听到了那隐隐作响的雷声:这是绝佳的机会!

一个伟大的场景浮现在他眼前:浩浩荡荡的基督大军开往圣地,将耶稣的旗帜插在东方的大地上!让十字架的光辉照耀世界。

这样的想法让他激动不已。

但是在信仰的下面,是不是有涌动着的黑色潜流?

在虔诚的献身里,有没有欲望与野心?在欲望与野心里,又有没有虔诚的献身?这个问题,乌尔班也许回答不出。所有卷入这个故事的人,恐怕也都回答不出。

这个计划过于庞大,乌尔班也需要力量来推动它。1095年,有两个人拜访了教廷,这使他再无犹疑。

一位访客来自拜占庭。

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当年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却幸存了下来。它日渐衰弱,但屹立不倒。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城市。一个城市分割开两个大洲(亚洲和欧洲),两座海洋(地中海和黑海),这在整个地球上都绝无仅有。无数的财富会聚于此。靠着这些财富,帝国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灾难。

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极端重要。它夹在基督教和穆斯林两个世界之间,既是西方的桥头堡,也是穆斯林进入欧洲的通道。在当时,可以这么说:只要君士坦丁堡不陷落,基督教世界就不会被征服。

但是帝国在走向衰落。

阿拉伯人从沙漠兴起,从它手里夺走了半壁江山。阿拉伯帝国瓦解后,拜占庭本可稍事修整。但很不幸,土耳其人继之崛起。他们更加凶暴好战,帝国的土地被不断蚕食。最大的一次灾难发生在1071年,帝国精锐部队被彻底歼灭,皇帝被活捉。整个小亚细亚几乎彻底沦陷。从此,帝国几乎退出了亚洲。

本篇故事开始的时候,帝国皇帝是亚历克修斯一世,他做梦都想收复亚洲故土。但他明白仅仅靠着自己腐烂掉的军队,是无法战胜土耳其人的。这次皇帝的目光转向了西方——他要向自己的基督教兄弟求援。西方人贫穷无知,但却骁勇善战,足以和土耳其人一决雌雄。不过帝国和西方虽然都信奉基督,但却存在严重的宗教分歧。西方人信仰天主教,而拜占庭信奉东正教,拒绝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然而在此时,亚历克修斯一世已顾不上宗教纷争,他愿意向教皇低头。

1095年,一个特使从君士坦丁堡出发,来到意大利。他站在乌尔班教皇面前,献上一个烈火般的词:战争!

P3-6

序言

我老家那儿有很多算命先生,几乎人人自封周易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什么的。就这么一群大会长,脏得一身油亮,蹲在街上撂地算命,天天让城管满大街地撵。我不敢断言世上所有的算命先生都不靠谱,但我见到的这些确实不靠谱。想想看,他们居然这么互相打招呼:“你今天又诳了几头猪?”就这样,我丧失了对命运的某种信念。我不知道命运是否存在,但我觉得靠那些浑身油亮的混子,多半是算不出命运的。

长大后,我又丧失了另一种信念——对人类命运的信念。我曾经相信:人类文明有铁的规律。它遵循一个固定的轨道前行,而这个轨道就隐藏在历史之中。只要我们洞察过去,以史为鉴,就能预测人类的未来。我一度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人类社会就像一列火车,沿着固定的线路,开到一个固定的目的地。直到后来,我才察觉到这种信念里藏着的荒凉与恐怖。

好在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的。如果一个半仙没法从掌纹里算出你的命运,那么一个学者同样也无法从历史里推算出人类的命运。人类社会不是一列火车,它更像一条汹涌的时空之河。你永远不知道它在哪里转弯,又向哪里流去。它的终点可能是沙漠,可能是大海,甚至也可能是浩渺星空。波普尔对这条河说过斩钉截铁的话:“用科学的手段也好,或用任何其他的理性手段也好,人类历史的进程都是不可预言的。”

换言之,历史是靠不住的。它不是占卜未来的水晶球,而更像一个难以捉摸的生命体。在某一时刻,历史会忽然爆发出万丈光焰,照亮此后的许多世纪。在另一时刻,它也会忽然唱出惨痛的悲歌。也正因为这种变化万千,它才能显得光彩炫目、动人心魄。

历史这种销骨蚀髓的魅力,驱使我写下了这本书。它陪我度过了许许多多个夜晚。暗夜中,过往的岁月曾在我眼前熊熊燃烧。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泪水盈眶:为了冲向波斯大军的斯巴达人,为了在海峡里高歌的雅典人,为了在客西马尼悲祷的耶稣,为了捧着一片矛尖走向战场的十字军,也为了那些在旷世浩劫里不屈不挠的普通人……

是啊,世界上有什么故事能比人类的历史更壮丽?

世界上又有什么怨曲能比人类的历史更哀伤?

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女儿还没有出世。现在,童童(是的,她叫童童)已经一岁了。也许因为有了她吧,我比以前更频繁地想到未来。时间是只虫子,每天都在吞噬未来,把它变成过去。不过它虽然吞噬未来,但也给未来赠送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历史。历史蕴藉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情感,以及更重要的东西——希望。未来的人们从中读不出自己的命运,但却能从那里找到启发与温暖。

以前我看到作者在书里列出长长的致谢名单时,往往忍不住摇头。一本书而已,这么郑重其事,未免夸张。不过这次轮到自己,我宁愿显得可笑,也还是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当然,首先我要感谢国家。其次,我要感谢帮我审稿的朋友、出版社的各位编辑,以及为我提出过许多建议的网友。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的太太。没有她,我无法完成这本书。

最后,我当然也要感谢大家——感谢每一位肯花费精力来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这本书正是为你们而写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本书才有存在的可能与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押沙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1630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00.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