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编著的《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纵横观/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中说到:寿祝文化与寿祝文学,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原始祭祀到后来的寿圣寿官寿亲寿友,寿祝礼仪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寿祝文学从先秦的祀神乐歌发展到汉唐的寿诗再到宋代的寿诗寿词,直到元明清的祝寿散曲,走过了一个从兴盛到消歇的历程。其兴盛时如宋词,据《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初步统计,可确定为寿词的有2554首,约占《全宋词》21055首的12.13%。其消歇时如元明清祝寿散曲,据统计也有217首)套)。
图书 | 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纵横观/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帆编著的《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纵横观/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中说到:寿祝文化与寿祝文学,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原始祭祀到后来的寿圣寿官寿亲寿友,寿祝礼仪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寿祝文学从先秦的祀神乐歌发展到汉唐的寿诗再到宋代的寿诗寿词,直到元明清的祝寿散曲,走过了一个从兴盛到消歇的历程。其兴盛时如宋词,据《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初步统计,可确定为寿词的有2554首,约占《全宋词》21055首的12.13%。其消歇时如元明清祝寿散曲,据统计也有217首)套)。 目录 总序 引言 一、寿祝文学的渊源及流变 渴望长寿的生命意识 巫祝礼仪催生的寿祝文学 君权至上的寿圣诗乐 亲亲和谐寿亲寿友的诗与词 问询生命的自寿词 二、宋代理学思潮对寿祝文学的影响 宋代崇尚儒学的政治背景 宋代理学思潮之大要 宋代理学思潮对寿词创作的影响 魏了翁等人的理学倡导与成就 魏了翁的交游与寿词创作 三、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的文化意蕴 孝悌仁爱的寿亲词 爱众亲仁的寿友词 咏叹生命的自寿词 四、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的横向比较 慷慨愤激的生命追求与平和含蓄的 生命意识 幽默诙谐的和乐与人伦亲情的和谐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的 文化意蕴 尽管魏了翁及其宋代四川寿祝文学不断被人质疑,但作家们当时却乐此不疲,对此我们自然不能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加以简单的肯定。但还原到传统儒家文化及宋代理学大盛的文化背景中,我们不得不正视它们所蕴含的儒学文化底蕴和时尚的交际作用。为论述方便起见,我们将四川作家的寿祝文学创作分为以下几类。 孝悌仁爱的寿亲词 中国是一个讲究群体认同的民族,早在先秦时代,以“孝悌仁爱”为基础的和谐氛围就成了儒家极力倡导的社会风气。孔子《论语·学而》有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明确地将家庭关系的和睦、社会的仁爱与国家的治乱联系在一起。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以“和”治家才能兴旺。先有家族内部的亲亲和谐,才能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才能使整个社会“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才能以和治国。因此,社会对理想人格的要求还有“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心中不仅要时刻装着仁和礼,言行举止还要合乎“礼”的要求。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的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如前所述,祝寿的风俗也很早就被纳入“礼”的规范,伴随着这种礼仪,寿祝文学创作也随之而萌生。《诗经》就频频出现祈求人神和谐、保祚安定的场面。后来统治者为求君臣和谐,更是大兴祝寿庆典,汉魏六朝有上寿乐歌。唐代也有向圣上献寿诗乐歌的习俗,张说、李白、杨巨源、张仲素等等,都曾为帝王祝寿颂德作过寿诗。唐代的寿祝文学除臣民为君主祈福祈寿外,还将祝寿风俗从宫廷扩展至民间,杜甫的《宗武生日》、李郢的《为妻作生日寄意》都是为亲人而作的寿亲诗。唐代祝寿的词体也开始出现,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中就有“叫呼万岁愿千秋”、“从此后,愿皇帝寿如山”的内容。两宋祝寿的风俗十分流行,用于祝寿祈福的寿词创作也成了一种新的词学现象。尤其是南北宋之交,寿祝之风兴盛至极,南渡词人无不写寿词。 与以前的各个时代相比,以魏了翁为代表的宋代四川寿祝文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表现普通人之间“孝悌仁爱”的内容成了词人们创作的主体。所谓“孝”,指对父母顺从、敬重并尽心奉养…… P105-10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代四川寿祝文学纵横观/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929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20 |
宽 | 138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