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爱阳光(2010年特别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入选大布老虎书系最年轻的作家,与铁凝、张抗抗等文坛大家同场角逐。郭敬明学生时代最喜欢看的小说之一。

看《我爱阳光》让你一下子找到了在阳光下旋转的快乐感觉……里面有我们生活的影子,有我的影子,有阳光的影子,有快乐的影子,有梦想的影子。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诗性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高二男生以青春而敏动的心灵对于世俗生活进行个人的反叛与逃离,从一个侧面生动地描述了少男少女成长的烦恼。在他们的烦恼中,不但看到了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更看到了觉醒中的心灵对真实人生的寻求,一个少年人摆脱幼稚的童年,走向独立思考的成年的征兆。这是一部历久弥新的青春经典,它曾影响过包括郭敬明、张悦然、宋静茹等在内的众多80后著名作家,是当代青春文学史不可避开的里程碑式作品。

试读章节

1

那个女孩子坐在桌前的样子很安分——我只是走过去时从眼角里瞥了她一下,可是立刻得出了这个结论。得出这个结论后,我依旧朝前走,但是心情渐?地坏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几天我的心情一直不好,现在尤其地坏。当然喽,谁都会说,遇上我这样的倒霉事,人人都不可能有好心情。但那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说心情坏和心情真坏根本是两码事。我看人不顺眼,看树也不顺眼,不管是什么样的宣传画看上去都像和我作对——我并不想这样;我想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在心情坏的时候一点也不想心情坏。

我是真的烦。我现在心里烦得连路也不想走了。我正在穿过图书阅览室。阅览室的后边是广播室,王海燕正在那里等我——在学校里,她要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讲,就总是约我在广播室?面。她是校广播台的负责人,广播室简直成了她的私人会客室。最近我是那里的常客。她大概是以为在我这么倒霉的时候,她理应多表示一些同情和关心。我知道,她一直在为我的事情奔走,想凭她在行政楼里的小小地位挽回我的悲惨下场,可惜她也不过是一个学生会主席而已。虽然她的努力都失败了,但她还是在尽力地让我意识到,她是这个学校里最爱护我、关心我的人。其实我也明白这一点,但我最近开始烦起她来了;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我烦身边的一切东西,包括她。她频繁地约我会面,我简直在没见到她之前就可以背出她的所有措辞——无非是说叫我不?灰心、要争取在高三毕业之前把处分记录去掉,告诉我她有多关心我,她始终支持我,叫我有事去找她一类的话。我烦死了。我现在穿过阅览室的时候就在烦走路,我基本上是干什么烦什么。我还烦去见王海燕这件事,还烦坐在阅览室里的那些人。

为了不叫人家注意,我紧挨着墙壁走。墙上有一张宣传画剥落了,有人干脆把它撕了下来,只留下几处撕不掉的斑驳纸片,一副年深日久的傻样子——唉,写着我光荣大名的那张布告正贴在校门口。阳光照耀下,它显得簇新簇新,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能剥落得像这张宣传画似的面目全非。不知道,我这个烦得要命?人什么时候才会像旧宣传画一样被彻底遗忘。

我突然想,还是不要去了。去也是烦,不去也是烦,我去干什么呢?再去见王海燕,我对她的美好印象就会消失殆尽的。我还是不要去了。这个决定一冒出来,我就立刻站住,然后转身往回走。

是的,我折回去了。然后我看见刚才那个女孩子还是专心致志地坐在原地,埋头读她的书,长头发温柔地保护着她的脸。我想我这个人大概是不正常了,我竟会笔直地向她走过去,往她桌对面一坐,带着一副认识她很久的神情。唉,我是不大正常了。她并不特别漂亮,也没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也许是为了她自始?终安分地坐在桌子前面的姿势吧,我不懂。全校人都认识我——自从被处分的消息全校通报,我就摆脱不掉这个梦魇了。惟独她,安分地坐着,一点也不把我放在心上。她的两腿并得很拢,伸长了双臂,把合着的两手插在两腿中间,身体略略往前倾,头却是低低地垂着,她的长发轻轻摩挲着她的脸、她的肩——也许是她的这个姿势打动了我。

我坐到她对面时,她抬头轻轻看了我一眼——她脸上的那个表情,表示她并不认识我,真个地令我非常感动。她也没笑,也没不笑,给我一种印象,仿佛她是从她眼底那本书里冒出来的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个精灵?因为人毕竟是这个世界的,而她像从另一个空间、另一个时间来,跟这个学校、这个城市、这个千真万确的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我真感动。我被她和世界的这种没有联系打动了。她是一个一分钟之前还不存在的彩色气球,在我眼前晃动。

猛地我开口说起话来了——我说什么呢?我说:

“我就是被处分的那个人。”

她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第二次看我。她疑疑惑惑地打量着我,问:“你在跟我说话?”

“我就是那个被处分的人。”我重复道。

她仍然是那个和她不相干的眼神,望着我,半张开嘴:

“为什么?”

“作弊。”

序言

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曾有过许多挚爱的书本,我有时会把它们推荐给朋友,偶尔也会把自己的书借给他们。我略带焦急地等待着,想知道他们今天读到哪里了——像很多?书人一样,我不喜欢自己的书被草率对待,但之所以生出这份焦急,主要还是因为我希望和他们一起聊聊那本书,什么都好,一句半句都好。

多年以来我一直很想组织一个小圈子的读书会,可惜至今还没成功。

《我爱阳光》写于十多年前,不过直到现在,就在要为《我爱阳光》第三版写序言的时候,我才突然领会到了身为作者的幸福——那些为我所爱的作家所拥有的幸福: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我相信多半是在中国),有我不认识的人在谈论着我的作品。比起狄更斯来,我微不足道,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在他撰写那些报刊连载小说的某?节点,他一定曾有过和我一样的感触。

也许有很多小我十岁、十五岁的读者将阅读这本《我爱阳光》——对我而言,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个事实并没有令它跻身入传世之作的行列,但已经是我的荣幸。

我的新读者们,请相信我,我对这本书的陌生程度几乎与你无异。十年以后还有人愿意读他,我感到真高兴。然而作为一个怪脾气的作者,我本人却有点逃避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必须否定一部分过去的自己,才能前进到未来去。所以,这是一篇情真意切却非常简短的序言。

我宁愿不知道有谁在读着我的作品。但是,任何时候我都真心欢迎有人写信来跟我聊聊狄更斯,不管你是与我同龄,比我小十岁,还是长十岁。

许佳

2010.4.18

书评(媒体评论)

记得我刚看许佳的《我爱阳光》的时候,我初中已经快毕业了。那时候第一次发现居然可以有作者用那么不动声色的文字而成就那么庞大的精致。后来看了她的《最有意义的生活》和《租一条船漫游江南》。她是安静的,像一株静立的木棉,而她的文字则像是从木棉枝叶间渗透下来的被洗涤了千百次的阳光,不急不缓地如春水般流进我的皮肤。因为彼此都是学生,所以看她的文字不太费力,很多时候共鸣可以毫无障碍无边无际地蔓延。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她的文字有一种向上的张力,就像是有人站在很高很高的蓝天之上嘹亮地歌唱。很多时候当我压抑或者寂寞的时候,我就会去翻《我爱阳光》的最后一章,看完之后我的心情就会波澜不惊了,我就可以毫无怨言地抱着数学参考书一直做到日月无光……

——郭敬明

很温暖的书!——快高考的孩子可以看看,看完仿佛看见了很蓝很高的天色,有一种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的感觉。暖暖:)

——Chara

这是一本好书啊!在这本书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周围的人,也看到了希望,非常喜欢它。在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今天,许佳依然保留着温暖而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lin

看《我爱阳光》的时候就像是在看一张一张的照片,很多年过去了,也许很多内容的细节会忘记,但是那种感觉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甚至身体里。问过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本书,而我曾经看过的那本也早不知道哪去了,但给我感动是真实的。熠熠闪光的螺线纹,聚集在我们身边的阳光。

——鹦鹉螺

世界心头的守护人——这是我正儿八经看的第一部小说(即从头到毛一字儿不落),那年我十三岁,从那以后似乎就成了我的信仰,伴我走过动荡的初中、残酷的高中。我早已忘了当时读它的初衷,但读完后深深感受到,这本书是我思想、审美各个方面的启蒙。从此我开始看《追忆》,知道CK,喜欢在阳光下眯起眼睛,、眼前出现彩色的气球,开始体会人生中细致温柔精致安静。

——清樾轻岚

《我爱阳光》是刚进入高三的时候书,买的时候是因为它的名字,因为预感到这一年不会那么轻松地过去,所以想要给自己打打气,可是真正看了的时候确实是在一段心情很郁闷的时候,每天每天浑浑噩噩,每天每天都很消沉,看到书里描述的阳光打着螺旋一样围绕在身边,还可以站在人少的地方去感受,有的时候,真的用心去感受就会有惊喜的。书中的故事情节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可是里面那种阳光的感觉我却时常想起,尤其是在自己忧郁的时候用来鼓励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心中要常常存有阳光啊!

——vvain

《我爱阳光》里的文字有种庞大的精致,看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就在触及阳光的气息。还有那种冰蓝的透彻和冰蓝的纯净。

——芷妍

很爱这本书,中考结束时阅读,至今难忘,字字都透着阳光,每一页都影响了我的未来。很难有青年人写的小说可以超越的。比起安妮的晦涩、韩寒的犀利,这更适合建立青春期时代的感观氛围。没有雕刻华丽辞藻的牵强附会,没有附庸风雅的调调。我爱阳光,一直。一把年纪印在举手投足的就是《飘》和这一部了。

——a maggie

《我爱阳光》是她十七岁时写就的作品,温和、扎实、泰然。单纯的表述方式,缜密的糅合情绪,巧妙地铺陈。最重要的是,阅读过程循序渐进地带我进入光明、暖意融融、充满了希望的境地——这皆是阳光的特质。是寒冷的季节,晒在你的颈脖后边,那一抹难得的、珍贵的和煦阳光。

——肖瑜

记不清是在家里还是课堂上看完的这本书,感觉更倾向于后者,仿佛从最后一页读完抬起眼皮时,满是教室里的粉笔烟尘。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同书中吉吉力图刻画的阳光的形状,弥漫在四周,真的,看过看完了这个故事,会让你,尤其是一般大的少年悄然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小双子

【1998—2010, 时光流转 想和年少的自己,说声再见】

《我爱阳光》首版问世于1998年并被收入了名躁一时的“大布老虎”书系。这是继铁凝、皮皮、徐坤等众多文坛大家之后唯一以中学生身份入选该书系的年轻作家,《我爱阳光》也是继《花季·雨季》后又一部轰动当时中国的校园文学,同时,作为青春文学的开山之作,与其后陆续出版的《三重门》、《幻城》一并缔造了“青春文学”的全新概念。

《我爱阳光》用诗性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高二男生以青春而敏动的心灵对世俗生活进行个人的反叛与逃离,从一个侧面生动地描述了少男少女成长的烦恼。在他们的烦恼中,不但看到了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更看到了觉醒中的心灵对真实人生的寻求,一个少年摆脱幼稚的童年,走向独立思考的成年的征兆。

《我爱阳光》是许佳17岁时写就的成名作,温和、扎实、泰然。单纯的表述方式,缜密的糅合情绪,巧妙地铺陈。阅读过程循序渐进,带着读者进入光明、暖意融融、充满了希望的境地——这皆是阳光的特质。是寒冷的季节,晒在你的颈脖后边,那一抹难得的,珍贵的和煦阳光。

《我爱阳光》曾创造过两次突破10万册的惊人销量。这是一部历久弥新的青春经典,它曾影响过包括郭敬明、张悦然、宋静茹等在内的众多80后著名作家,是当代青春文学史不可避开的里程碑式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爱阳光(2010年特别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71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5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