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上最悬疑的探案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所有智力开发及智力项目中,侦探故事最具有功能的开发作用;侦探故事才能提高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才能够训练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该书在编写每一个故事时,特别注意了故事所具有的开发智力的独特角度,让读者在阅读每一个故事时能够历经一次“大脑风暴”提升思维能力。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扑朔迷离的线索、惊心动魄的场景……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内容推荐

生动有趣的书籍。能引导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使他们轻松地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实践能力,强化成功的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最悬疑的探案故事》一书,就是专门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发展其思维能力而编写的,其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巧妙设置阅读悬念。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读者产生对读物的期待与向往,对读物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结局的关注,对故事人物的命运的关切。从而产生对读物的强烈阅读愿望和期盼。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读者思考的能力。

目录

第一辑 运筹帷幄的智慧

 求救信号/3

 聪明的囚徒/4

 巧取手提箱/5

 “失明”的保安/6

 上当的刺客/7

 遗书上的破绽/8

 住在隔壁的通缉犯/9

 列车上的黄金大盗/10

 间谍露出了什么马脚/12

 一根白色的细毛/13

 化学家的声明/14

 报警的数字/16

 语文老师的作文课/17

 谁是匪首/18

 整容的罪犯/19

 机智的约翰/20

 机智的情报电话/21

 列车上的广播/22

 证据丢失后/23

 一颗散落的珍珠/25

 主人和狗/26

 华盛顿智抓小偷/27

 盲人约特的遗书/28

 “遗言”中的秘密/29

 设宴抓贼/30

 能“说话”的尸体/32

 被赖掉的钱/34

 两张诬告状纸/36

 黄泥的证明/37

 假扮阎王/39

 刑警的判断/41

 三个有可能是凶犯的人/42

 谁是孩子的生母/43

 审问石头/44

 强盗后背的蜡烛油/45

 智烧假画/47

 祖传妙药/48

 假犯人/50

 字迹的证明/51

 同案犯的罪证/52

 四句救命诗/54

 失而复得的官印/55

 一封奇异的家书/56

 “神钟”识盗/58

 一副银牙签/59

 一张借条/60

 被托管的1500两白银/61

 受冤枉的木匠/63

 谁是抢劫者/64

 聪明的局长/66

 小张和小王的擒贼技巧/67

 破译天书/68

 没装胶卷的相机/70

 酸鱼昧的银币/71

第二辑 抽茧剥丝的智慧

 藏匿赃物的小箱子,75

 温克小姐的报警答话/77

 穿睡衣的夫人/79

 愤怒的丈夫/80

 究竟谁在说谎/81

 林肯的辩护/82

 法官智断金币案/84

 是谁盗走了名画/85

 触申而亡的女招待/87

 伪造成翻船事故的杀人案/89

 奇案的真正凶手/90

 死于梦游的哈里/91

 死者留下的一个字/93

 年轻人和赖账的老头/94

 列车上的古董抢劫案/95

 牙病患者之死/96

 照片的证明/97

 谁是贩毒者/99

 藏在叶子下的古币/100

 门铃按钮上的指纹/1叭

 猫尾巴上的棉花团/102

 台阶上的两瓶牛奶/104

 嫁祸的录音带/105

 上校的秘密/107

 杀人的浴缸/108

 凶手一定是瓦里/109

 是谁谋杀了时装设计师/110

 她并非死在这个房间里/111

 被杀的兄弟/112

 珠宝是谁偷的/114

 露馅的假警官/115

 报案的秘书/116

 说假话的人/117

 遭抢的鞋店/118

 古堡凶杀案/119

 球星之死/120

 首相的化装舞会/121

 一枚珍贵的硬币/123

 胡同里的假案/124

 谁杀了叔叔/125

 一只蓝色的皮箱/127

 七个人的调味品/128

 火炉上的烤肉/129

 仰面写的遗书/130

 谁是偷表贼/131

 火车上的嫌疑犯/133

 警长的推理/134

 谁是真正的贼/135

 自杀的鸟王/136

 铜钱的真正主人/137

 400两银子债务的迷案/138

 床底下的小偷/140

 藏在黑柜里的布商/141

 一个令人费解的弹孔/142

 大力士之死/144

 树叶上的血迹/146

 厨房里的凶杀案/147

第三辑 去伪存真的智慧

 一张秋天的照片/153

 海底的谋杀案/154

 泄密的秘书/155

 被热水浸泡的尸体/156

 起火的玻璃房/157

 犹豫不决的警犬/158

 杀人的牛皮绳/160

 教授之死/161

 森林里的杀人案/162

 人质照片/163

 作案的电话/164

 一位老兵的自杀/165

 飞来的小偷/167

 鞋印的证明/168

 嫌疑犯话中的破绽/169

 狩猎营地发生的惨案/170

 编造假案的银器店老板/171

 救命的闹钟/172

 麦克被关在哪个国家/173

 炸弹为什么没有爆炸/174

 曝光的胶卷/176

 被风吹走的邮票/177

 大科学家的金冠测试/178

 幽灵的声音/180

 谁最先发觉有人开枪/182

 偷钻石的人/183

 黑衣人是怎么死的/186

 失踪的弹头/187

 会抓贼的盲人/188

 一条龙舌兰做的绳子/189

 喜欢吃纸的羊/190

 丢失的金块/191

 一起无名死尸案/192

 诺贝尔破凶杀案/193

 森林女神青铜像/194

 草丛中的女尸/195

 被扔到公园里的自杀女客/196

 昙花的证明/198

 牡蛎黄的证明/199

 萨斯城的绑架案/200

 盲女被拘禁的房子/202

 墓石移动之谜/203

 飞机机翼上的炸弹/204

 纵火者的谎言/206

 救命的指南针/207

 古堡里的黑影/208

 清晰的指纹/210

 防盗专家的盗技/211

 火车站谋杀案/212

 一辆黄色的轿车/214

 影星之死/216

 女作家被害之谜/217

 拿什么花的是玛格丽特/218

 一颗大椰树下的死尸/219

 推断的死亡时间/220

 不在现场的证明/221

 藏在地下仓库里的芝麻/222

 动物园里的凶杀案/223

 软件专家的电脑/225

 男爵之死/225

 结婚纪念日/227

 相似的车牌号码/228

 毒蜂与录音机/229

 冰块里的钻石/230

 神秘的鬼屋/231

 一场恶性逃跑事件/233

 一个中年妇女的尸体/234

 一条普通的牧羊犬/236

 女驯兽师之死/236

 放在梳妆台上的钻石戒指/237

 病房杀人案/239

 李二保之死/240

 晚上10:00的月亮/241

 带血的合欢树叶/242

 天上的凶手/244

第四辑 洞察一切的智慧

 一只龙虾/249

 邮轮上的日本国旗/250

 冰层上的报案人/251

 敲错门的小伙子/253

 谁是新娘/253

 冒牌的英雄/255

 六头被打死的斗牛/256

 珠宝店里的表/258

 伪造的照片/259

 桅杆上的白布/260

 7发子弹的左轮手枪/261

 阳台上的枪杀案/262

 停在路中央的救护车/263

 谁安放的录音机/264

 酒吧里的枪声/265

 数学家之死/266

 一条黄色工装裤/267

 抢劫案中的疑点/269

 是太监做了手脚/270

 水井里的一具尸体/271

 谁是投毒凶手/273

 神秘的旅馆幽灵/274

 大画家的遗作/275

 没有留下指纹的女骗子/277

 女售货员之死/278

 敲诈者被杀之后/279

 衣架上的大衣/280

 女扮男装的修女/281

 埃默里夫人的宝石/282

 被毒死的新郎/284

 神秘的电文/285

 多走了半个月的挂钟/286

 是谁暗杀了老人/288

 谁是纵火行凶的嫌疑人/289

试读章节

上当的刺客

一天深夜,一名刺客举着枪闯进了大律师杰克的办公室:“对不起,大律师,你的末日到了!”杰克却端着酒杯,镇定自若地问道:“别紧张嘛!谁派你来的?我出三倍的价钱怎么样?”刺客一听,好像有点儿动心。

杰克倒了一杯酒,端到刺客面前,带有几分讥讽地继续说道:“怎么样,不喝一杯?是不是喝下去你的手就拿不稳枪啦?”刺客不敢掉以轻心,右手举着枪对准杰克,伸出左手接过酒杯,一仰脖子喝了下去,接着急切地问道:“你真有钱吗?”“那个保险柜里有的是。”杰克指着桌子后面的保险柜说道。为了使刺客放心,杰克一只手端着酒杯,另一只手打开保险柜,拿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放在桌子上。

就在刺客把手伸向信封的一瞬间,杰克飞快地把刺客用过的酒杯和保险柜的钥匙都放进了保险柜,关上柜门并拨乱了数字盘。“啊,你干什么?”刺客见状,立刻把枪口对准杰克。杰克微微一笑:“你开枪吧,即使你杀死我以后逃走,你也一定会被捕,因为你留下了决定性的证据。”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参考答案

杰克所说的“决定性的证据”就是指刺客的唾液。杰克将刺客用过的酒杯锁进了保险柜。在那只玻璃杯上,留有刺客的唾液。

遗书上的破绽

在洛杉矶市的一家饭店,一客人服毒自杀,接到报警的洛杉矶警察局刑警科警员伦坡赶来验尸。

尸体躺在床上,是个中年绅士,经化验,他被确认是氰化钾中毒死亡。

“他是三天前住进饭店的英国客人,桌子上有封遗书。”饭店的经理给他看了遗书。

遗书是用电动打字机打的,只有署名和日期是手写的。日期是“3.15.2005”。

“2005年3月15日,也就是昨天。”

“你是说这个客人是英国人吧?那么这份遗书是伪造的。是伪装成自杀的他杀。凶手有可能是美国人。”科伦坡刑警读罢遗书后马上下了结论。

你知道刑警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的吗?

参考答案

日期是写法不对。科伦坡刑警看了遗书上的日期便起了疑心。

假如真是英国人写的,那么2005年3月15日就应该写成“15.3.2005”。英国人首先要写先表示日的数字,然后才写月的数字。

然而,美国式的写法正相反,是月在前,日在后,即“3.15.2005”。

住在隔壁的通缉犯

珍妮浑身都在颤抖,那个女人好像是通缉犯维朗尼卡·科特!

这是在一家湖滨旅馆,珍妮乘电梯看见一对穿着入时的夫妇时吃了一惊。他俩虽然戴着大号的太阳镜,但那女人的嘴形和步态,让珍妮想起一个名叫维朗尼卡·科特的女人,当时她在一所大学里任教。而此刻,她正被通缉,因为她和一次爆炸事件有牵连,在那次事件中有3人丧生。

珍妮走进自己的房间时,看见那对夫妇走进了隔壁房间。

珍妮想:“说不定,她并不是维朗尼卡·科特。假如没弄清楚,就请警察来打扰这对正在海滨度假的年轻人,真有点不忍心。不过,如果我能弄清楚他们在说什么,那倒可以给我提供一些线索。”

她贴近墙壁,但只能听到一些分辨不清的微弱声音。她把一个玻璃杯扣在粉红色的墙纸上。结果仍然听不太清。

她给服务台打了个电话。

一会儿,一个人带着黑色的小提包走了进来。珍妮向他解释了自己的疑虑和打算。那人耸了耸肩说:“可能不行吧。”  珍妮说:“这种办法也许行,事关重大,还是试试吧。”

她从对方的提包里取出一个东西,用它贴着墙壁,偷听隔壁房间的谈话内容,果然听清了!

他们真是科特夫妇,正在商量如何赶下一趟飞往阿根廷的班机,以便脱离被逮捕的危险。

于是,珍妮马上给警察局打了电话。

当天晚上,电视新闻的头条消息是:科特夫妇在湖滨旅馆被捉拿归案。

你知道聪明的珍尼从提包里拿出的是什么东西吗?

参考答案

是听诊器,因为来的人是医生,随身带着听诊器。正是由于借助听诊器,珍妮才听清了隔壁房问的谈话内容。

列车上的黄金大盗

大盗西夫坐在特快列车的一节卧铺车厢里。深夜2点左右,当其他旅客熟睡之际,他钻进了3号车厢的12号单人房间——溜门撬锁对于西夫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床铺上的男子蒙着毛毯,睡得正香。他枕头旁边放着一个显眼的皮箱。在这个精巧的小型皮箱里面,装着4根各重10千克的金条。西夫轻轻地将皮箱抽出,离开房间,回到自己住的4号车厢。

这趟特快列车到达下一站M车站的时间是早晨6点钟,这期间不停车。12号房间的那个男子醒来时发现皮箱被盗是5点钟。他慌忙报告了列车员。幸好车上有乘警,立即与列车员分头在列车内进行查找。

此时虽然大多数旅客睡得正香,但也只能一一叫醒进行盘查。

同时,乘警请M车站的警察协助检查下车旅客携带的物品。这次列车的车门是自动控制的。窗户也是封闭式的,旅客是无法打开的。罪犯携带40千克的金条,只能等列车到达M车站时才能下车。

可是,在M车站下车时,西夫手里只拎了个手提包。当然,手提包被严格检查过,但里面装的全是日常用品,所以没受任何怀疑地出了检票口。

但是,罗波侦探正好也在车站台上。他是从乘警那里听到了金条被窃的。而且,在列车进站后。他从下车的旅客中见到了西夫的身影。于是他决定放弃旅行,从后面追上了刚出检票口已到了出租车站前的西夫。

“干得真漂亮啊。快领我去找吧。”他向西夫耳语说。

西夫大吃一惊,但很快镇定了下来。“啊,领你到哪儿去呀?”他佯作不知。

“……去取金条呀,我也跟你一起去。不过请你不必担心,我向警察保密。我的意思是悄悄地把金条送回金店,这样也可以拿到一笔报酬。至于这笔钱嘛,我们俩平分怎么样?”罗波笑得很轻松。

“在这碰上你算我倒霉。没办法,又让你看穿了。”

西夫老实地承认了。并和罗波侦探一起坐上了出租车。

那么,西夫到底是将盗来的40千克金条藏到什么地方带出列车的呢?

顺便交代一下,列车内并无同伙。

参考答案

从车厢的连接处丢下的。

列车的车厢连接处有块铁制的踏板。掀去踏板,里面是合成革制成的软罩。这是为防止旅客出危险而设置的。西夫从3号车厢偷出金条后,在返回四号车厢时,将连接车厢的合成革罩用刀子割开一个口子。再从那儿,把装着金条的皮箱丢下去,这样,皮箱便落在了铁道线上。根据西夫的手机指示,在铁路沿线等候的他的部下,在列车过去后把东西拾走了。

间谍露出了什么马脚

这是一条通往位于山上空军基地的专用道路,夜间很少有车辆行驶。再过5分钟;去空军基地送新的导弹配置命令的汽车将从这里通过。为了盗取这份秘密文件,谍报人员西夫在半月前潜入该国。现在,他开着摩托车在上坡的急转弯处停下,关掉灯,引擎就那样开着。

不久,在夜雾弥漫的前方黑暗处有灯光出现,正向此靠近。就在车距只有十五六米左右时,西夫打开车灯,突然迎上去,挡住对方的去路。对方措手不及,急忙转动方向盘急刹车,但没刹住,车撞破防护栏,翻下20多米深的山谷中。原想汽车受到这一冲击会引燃汽油着火的,但车子翻了两三次,撞到了岩石上停了下来。

西夫将摩托车藏在道旁的草丛中,然后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汽油的容器下到山谷。联络官扑在方向盘上,已经死了。

一个黑色的革制皮包从打碎了的车窗中掉了出来。西夫从联络官的身上找到钥匙,打开皮包,用高感度红外线照相机将导弹配置计划的机密文件拍了下来,然后按原样将文件放回包中扔到车里,再将容器中的汽油浇到车子上,用打火机点燃,瞬间车子被熊熊烈火包围了。

西夫拿着空汽油容器回到公路上,迅速骑上摩托车离去。

第二天,西夫在电视新闻中看到那辆车被完全烧毁,尸体和皮包也都被烧成灰烬,便放心了。人们一定是认为司机在驾车时打盹儿翻到了山谷里,引燃汽油造成的。

西夫将拍下的胶卷送往本国情报部后,立即收到本部的紧急命令。命令的内容是:敌方已对那起事故起疑心,开始秘密调查,立即归国。

如果敌方发现那起翻落事故是阴谋所致,必定更改导弹配置计划,那么好不容易弄到手的胶卷也就无任何价值了。

“我干得很谨慎,怎么会露出马脚呢?”他不由自言自语道。

那份机密文件他只是拍了照,而且拍完后又原样放回皮包中,所以即便皮包中的文件没有被完全烧毁,也不会引起对方怀疑。

西夫反省了那天深夜的行动,确信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疏漏和失误,就连阻挡汽车前行时的摩托车轮胎印也都擦得一干二净,而且行动时又无其他车辆通过现场,自然不会有目击者。那么到底留下了什么证据引起对方的怀疑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有什么失误,你能想到吗?

参参答案

一调查被烧毁的汽车才知,由于翻落时的冲撞而停止的油料表的指针指向接近零处,也就是说,该汽车在翻落前,油箱中几乎没油了。

所以,即使翻落山谷,引燃汽油着火,也不至于燃烧到将车体和尸体烧成灰烬的程度。西夫浇上汽油点燃火是个破绽。

P7-13

序言

生动有趣的书籍,能引导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使他们轻松地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实践能力,强化成功的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最悬疑的探案故事》一书,就是专门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发展其思维能力而编写的,并且从各个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进行了主题的再选择、再开掘。这些故事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包涵甚广,无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侦探,还是不为人们所知的小警官,每个人无不都是有着运筹帷幄的智慧,敏锐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面对一个个突发的案件,他们总能最快、最准、最及时地从层层迷雾中拨云见日,从扑朔迷离的疑案中发现蛛丝马迹,运用自己的超凡本领,使案情真相大白。编者希望能通过这些故事,让每个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提升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编者认为,在所有智力开发及智力项目中,侦探故事最具有功能的开发作用;侦探故事才能提高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才能够训练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所以在编写每一个故事时,特别注意了故事所具有的开发智力的独特角度,让读者在阅读每一个故事时能够历经一次“大脑风暴”提升思维能力。

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扑朔迷离的线索、惊心动魄的场景……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能随机应变,灵活变通,善于转换问题角度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本书中选择的故事,具有使思维向深层发展的导向性,使读者学会由表及里,步步深人的思考。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

思维的周密性——思考问题全面、系统、周密,能够把思路引向比较广阔的领域,多角度看问题,既抓住问题整体,又不忽视重要细节。

思维的逻辑性——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判断和推理。都有理有据,层次清晰,前后一致。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更具体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事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上最悬疑的探案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德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23458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