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城、王光东编著的《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是由韩国各大学的知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集,共包含论文二十几篇,附录一篇。内容涉及从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鲁迅、胡适、张爱玲、王蒙等现当代经典作家的作品解读,余华、金庸、卫慧等时下流行作家的文化分析,以及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总体情况的述评。大致反映了现今韩国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状况。
图书 | 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林春城、王光东编著的《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是由韩国各大学的知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集,共包含论文二十几篇,附录一篇。内容涉及从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鲁迅、胡适、张爱玲、王蒙等现当代经典作家的作品解读,余华、金庸、卫慧等时下流行作家的文化分析,以及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总体情况的述评。大致反映了现今韩国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状况。 内容推荐 林春城、王光东编著的《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收录了韩国各大学的知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现当代文学的起源”,考察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少年话语、近代都市的消费文化,韩中言文一致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的关系,以及韩中初期的近代文学史叙述的特征等问题。第二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内容涉及从鲁迅到张爱玲、王蒙、金庸、余华、《丁庄梦》等现当代经典作家和作品。第三部分是理论研究,重点探讨了进化话语、现代都市小家庭的形成、东亚话语等,并对二十一世纪初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情况做了总结。全书旨在以旁观者的角度,以全新视角发掘出一条别具一格的通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径路。 目录 编者序言:呐喊在边缘 现代文学起源 闵正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解析 文丁珍 透过画报看近代租界与女性 李宝暻 韩中言文一致运动与英美的意象主义 金良守 凝视“关东大地震”的三个视线 洪昔杓 韩中早期近代文学史叙述之特点 作家作品论 刘世钟 华严的世界与革命 金河林 鲁迅的文化吸收与文化创造的思维模式 任佑卿 女性的时间、叙事以及国族:张爱玲《传奇》的症候阅读 张允瑄 话说王蒙的文学世界:不灭的热情和不断地追求 林春城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大众化与金庸作品中人物的实用理性 尹泳裪 关于《兄弟》的现实主义及其叙事的总体性 李琮敏 在狂欢叙事和现实主义之间 林大根 《上海宝贝》:扩展文本与重构语境 金顺珍 《丁庄梦》里的国家和个人 理论研究 李保高 进化话语解释的政治学 朴姿映 小家庭是怎样形成的——以20—30年代“妇女杂志”展开的有关家庭讨论为中心 金惠俊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在韩国——以21世纪最初10年为主 千真 “摄像镜头”:反思中国经验和现实的洞察之眼——看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 林春城 差异之维度:通过批判性东亚话语试看东亚认同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林春城//王光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002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2013206110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