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需要你接受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要能提供让孩子心灵安定的家庭生活;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就是要提生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情;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就是要帮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以及管理金钱的能力;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就是要培养孩子服务于他人的精神,以及与人相处时的同理心;教养令人赏识的孩子,需要和老师合作,共同打造孩子成功的未来。
“幸福儿童家庭教育丛书”立足于传统文化,强调德育优先,并通过各种例证证明一个心智健康的、令人赏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并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这样的孩子最无敌——如何才能教养出令人赏识的孩子》中提供的用于“教养出令人赏识的孩子”的方法,便于父母理解、应用;父母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如果能应用这些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作者克莱儿·刘为美籍华人,知名儿童教育专家,《世界日报》亲子专栏作者,其所著图书,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
目前,家庭教育图书五花八门,各种新、奇、特的育儿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方法都不具有普适性,原因在于家长的背景各不相同,孩子的成长环境差异也很大。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家长产生困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到底是应该实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搬别人的育儿经验,还是勤于思考,从身边找出实用的育儿方法呢?
克莱儿·刘编著的《这样的孩子最无敌——如何才能教养出令人赏识的孩子》从传统的美德教育出发,引导家长们从自我做起,在树立良好的观念、利用合适的方法、创造合适的环境、摆正自己的心态的前提下,从赏识孩子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教养、陶冶孩子的情操、针对孩子的差异性管教孩子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真诚、善良、谦虚、忍让、智慧等特质的令人赏识的孩子,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好最重要的基础。
《这样的孩子最无敌——如何才能教养出令人赏识的孩子》适合家长、幼儿园教师、学校教师和教育机构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
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在一群孩子中,我们总是能轻而易举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并常常觉得他在人群中是最耀眼的。正因为我们对他有这种感受,所以才能成为指引他、滋养他生命的父母,但是我们不免和其他父母一样,有时也会感到焦虑不安或困扰,深入来说,这是由于我们对孩子还没有完全了解,才会搞不清楚他的某些行为动机,待知道了造成他与众不同的个性的原因时,就能以欣赏的角度接纳他;而我们对孩子的了解、接纳与欣赏,将有助于他人格的发展、健全。
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许多差异性。除了天性上的差异外,孩子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所差异。虽然孩子承袭了我们的基因,但未必在人格、气质、兴趣和能力上都与我们相同,更别指望他和其他兄弟姊妹都一样。
十岁的克强是一个个性非常害羞、内向又胆小的孩子,他害怕接触新环境,更害怕接触人群,在人群面前总是感到极度的紧张不安,但是七岁的弟弟克伟却正好和哥哥相反,他外向、活泼,而且很喜欢接触人群。妈妈非常了解两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所以在克强转到新学校的第一天,见到克强拖拖拉拉地不愿出门去上学时,她便陪着他去上学。妈妈从不曾拿两个孩子互相比较,更不会对克强说“你这样会被弟弟笑话的,学校一点也不可怕啊,你看,弟弟就很期待赶快到学校去认识新同学呢”这类的话,她反而安慰儿子:“没有关系,很多小朋友在开始到新学校学习的第一天,都会感到紧张、害怕。但是,你不用担心,妈妈会陪着你的。”
除了天性上的差异外,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所不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在前几年可能运动能力发展得较好,后几年则是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发展得较好;有些孩子则相反。心理学家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小学四五年级阶段很爱运动,却不爱读书;但上了中学后,反而来个180度大转变,变得不怎么爱运动,却很爱读书。可见,每个人天生就拥有许多潜能,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发挥的时间不一样,但这却是孩子之后成就自我的重要条件。
让孩子随着自己的节奏成长
洋洋已经一岁九个月了,却还无法自己走路,这让他的父母越来越担忧。洋洋的父母忍不住带着洋洋去找医生,医生向洋洋的爸妈保证道:“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你们真的不用这么紧张。”听到医生的保证后,洋洋父母才稍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可是,没过多久,看到周围同龄的孩子都已经能够步伐稳健地走路,妈妈又开始怀疑起医生的保证。她开始每天训练孩子走路,而且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越来越心急的妈妈开始责骂儿子,但洋洋还是必须在有人牵扶或有东西可以倚靠时才愿意迈出步伐,而且动不动就哭泣,以往总是挂在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教他走路,而且在教他走路时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不像平常那个温柔的妈妈。他觉得妈妈一定是在生他的气,所以他也变得不开心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与学习速度,在教导孩子那些永远学不完的生活课程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事他学得又快又好,有些事却又慢又不够理想。他可能一直都学不会要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任何他想要找的东西;也许他觉得折棉被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却花不上半个小时就能学会溜冰的技巧。
虽然学习速度的快慢与学习意愿有着极大的关系,但也不是想学就一定会成功的,因为,这还与他的独特能力有关。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能力,但也有其限制,天赋的发展与限制,有时只是时间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可能因为视神经与眼球的发育比同龄孩子来得缓慢,所以直到七八岁才能学习阅读;也可能孩子从四岁开始学溜冰,但一直学不会,却在七岁的时候突然开窍了,变成一位溜冰好手。
许多父母都很在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否和其他小孩一样正常,也急着在孩子年幼时就想培养他们的专长或技能。其实,孩子的成长与学习都有他们自己的节奏,他们需要在探索、尝试、思考、观察与游戏中了解有关生命的一切,而不是被迫追求成功;他们需要感受到不管他们成功与否,父母都会爱他们。也希望父母知道他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学得很好。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的关爱及信任。
所以,让孩子随着自己的节奏成长吧!就算比同年龄的孩子缓慢了一些,父母也该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节奏,不要强迫他。毕竟,一般孩子的成长标准只是一种统计上的指标;就拿洋洋学走路的例子来说,妈妈在心急之下强迫孩子练习走路,却没有注意到孩子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最后不仅伤了自己的心,也伤了孩子的心。
P3-6
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
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怀抱着美梦,希望孩子事业发达、长命百岁、大富大贵、家庭幸福美满……虽然这些美梦可能会破碎,但是,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乐温暖的家庭、善良的朋友、深感兴趣的工作等,却是父母们能够帮助孩子实现的美梦。
所谓“健全的人格”当然不是指孩子的牙齿是否洁白,穿着是否整齐,懂不懂礼貌等,而是指孩子是否懂得自律,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感觉、所有权、空间和身体,懂得换位思考进而善待他人。拥有这样人格的孩子往往具有闲适、安然、满足、宁静等美好的性情。无论日后他是富是穷,是飞黄腾达或平平庸庸,都能愉快、自在且平静地看待人生。
一个孩子是否令人赏识,不在于他在学业上的表现有多么杰出,而在于他的人格是否健全。健全的人格是由内散发出来的,拥有此种人格特质的孩子,与人相处时风度良好,解决问题时方法明确,应对生活时能力干练,同时能够坚定地把理想与信念付诸行动,这些无不在彰显着他的内在修养。
如果我们想教养出一个令人赏识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那就立即开始吧!不管孩子现在是几岁,只要立即开始就可以了。这是一件日复一日的工作,孩子的品格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身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教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