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华夏文库”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入世界。

这本由陈帅编写的《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由陈帅编写的《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讲述了: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经历了释迦牟尼及其原初弟子在世时的原始佛教、部派的小乘佛教,进而向大乘佛教发展。在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逐渐进入中国文化,并与之融合。

东晋、南北朝时期,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一批僧人,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大大推进了汉传佛教的义理水平。这些经论出自印度不同的佛教流派,其中各种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中国僧人在修行和学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同的侧重、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进而,到了隋唐时期,佛门龙象继承发展各自师门,形成了八个拥有独特教义、修行、传承、组织的宗派,即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是为汉传大乘佛教的主干。

目录

序言

一 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天台宗

 1 汉传佛教第一宗

 2 一心三观,五时八教

 3 融贯南北,影响诸宗

二 中道实相破邪显正

 ——三论宗

 1 汉传佛教的中观派

 2 言教二谛,破邪显正

 3 辉煌却短暂

三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宗

 1 瑜伽行派中国化

 2 万法唯识,三时判教

 3 著述颇丰,学术沃土

四 事事无碍六相圆融

 ——华严宗

 1 立宗《华严》,纲目并举

 2 六相圆融,五教十宗

 3 义理完善,终得复兴

五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禅宗

 1 拈花微笑,借禅修心

 2 自性自度,见性成佛

 3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 归敬弥陀乘本愿力

 一一净土宗

 1 念佛为宗

 2 本愿力用,称名正行

 3 传承十三祖,信仰遍汉地

七 三密相应五相成身

 ——密宗

 1 秘密真言,中土唐密

 2 三密相应,五相成身

 3 沟通两界,传法日本

八 南山弘律法体行相

 ——律宗

 1 弘传《四分律》

 2 戒之四科,化制二教

 3 南山律宗一脉

结语

试读章节

三论宗的宗派法义来源于印度龙树论师所开创的中观学派。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这段时期,印度逐渐出现了以般若类经为代表的各种早期的大乘经典,印度本土的佛教开始出现了重要的发展变化。然而,这些大乘经典种类庞杂、卷帙浩繁,使得修行者茫然难以人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于是出现了一批着重于解释各种经文的论师。他们对大乘经典中的各种思想加以整理和发挥,并且以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大乘佛教与当时存在着的小乘各个部派、各种外道之间的关系,来促进佛法的弘扬。其中,龙树论师在对般若类等经典思想的阐发和演绎的基础上,创立了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史上最早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中观派。

龙树论师,也译作龙猛,约二三世纪时出生于南印度地区的一个婆罗门种姓家庭,天资聪颖,智慧超群,学识非常渊博。但是,起初他并没有明晓世间的苦、空而纵情于享乐,他在生命经历了一场灾难后终于明白“欲为苦本”,幡然悔悟,抛弃了过去那种堕落的生活而出家,人清净佛门。受戒之后,龙树在90天中便诵读尽了当时的三藏经论,便进入雪山跟随一名老比丘学习大乘经典,仍然感觉法欲未尽。后来,龙树在一位叫作大龙的菩萨引导下进入龙宫,得到了无量的大乘经典,终于融会贯通。从此,龙树菩萨各处摧伏外道,弘扬大乘佛法,并且著述了《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众多的论典,创立了中观一派。而在汉传佛教之中,龙树论师也有着极为殊胜的尊誉,被称作“八宗之祖”,即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以及小乘的成实宗这八个宗派在追溯自身历史的时候,均将龙树作为自宗的祖师,可见其地位之崇高,影响力之巨大。

龙树的弟子提婆论师,是继龙树论师之后中观派的重要人物,也叫作迦那提婆,迦那即独眼的意思,因为他曾以一只眼睛施予天神。提婆同样出生于南印度的婆罗门家庭,为求佛法而跟随龙树论师,其辩才非比寻常,长期致力于以龙树中观佛法破斥外道,著有《百论》《四百论》等。

而中土的三论宗源于印度的中观派,其之所以称为三论宗,便是因以龙树论师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论师的《百论》为依据而得名的。中国后秦的鸠摩罗什法师,在国王姚兴的支持下,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官办佛教译场,翻译了《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等佛经以及中观学派的各种论典,其中就包括《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百论》等等。在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各派“师说”之中,以研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重心的那些僧侣,被称作“三论师”,其中以僧朗、僧诠、法朗三位大师为代表。三论宗的开宗大师嘉祥吉藏,便是法朗法师的弟子。  吉藏大师俗姓安,生于549年,卒于623年,是西域人,吉藏的法名是真谛法师所起。吉藏7岁便跟随法朗法师出家,广泛且深入地学习了各种佛教典籍,尤其是印度中观学派的论典。当时正值战乱,在隋军攻打陈朝的时候,吉藏法师涉险进入各处惨遭兵燹之寺庙之中,不遗余力地搜集、保存各种佛教典籍、著述,。在战火过后进行整理和学习,因而收益颇丰。由于吉藏大师后来长期居住于会稽(今绍兴)的嘉祥寺,因而世称“嘉祥大师”。吉藏的著述非常丰富,包括关涉中观派的《三论玄义》《中观论疏》《十二门论疏》《百论疏》《大乘玄论》等,以及《华严游意》《法华游意》《维摩经游意》《胜鬓宝窟》《无量寿经义疏》《金刚经义疏》等。P26-28

序言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l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嘹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6328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4004744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佛教书系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8
15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