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板塘(上卷)
内容
试读章节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因此,百姓们不仅都喜欢以她为“照”,将房屋的正面朝向它,而且还给她起了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照壁山。

照壁山大大小小有数十座山峰,最中间的一座名叫神母岭。神母岭不高,不险峻,地理位置却极重要。她的东面岭下是粤汉铁路,西面岭下是湘长官道。山东西两边的人走南闯北,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山岭之巅有一道山谷,山谷之中有一座小亭子。那亭子很小,结构也很简单,不过是几根石头柱子撑着一个石板屋顶,但她由于建在上山路与下山路的交接点,位置极佳,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神母岭和照壁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人们建房盖屋时,不仅要把正面对着照壁山,而且要对着神母岭,对着那小亭子。

神母岭下有一个村子名叫石板塘。那村子在当地颇有点名气,百十里内几乎无人不晓。她为什么如此有名呢?这原因就在于她是一块地形地势极佳的风水宝地。

石板塘村风水确实好,山环水抱,具有旺家旺族的气势、招财进宝的看相。村子正面便是照壁山,且正对着神母岭顶上的那个小石头亭子。村子后面有一座小山。那山不高,不大,却四季常青,蔚然秀丽。最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山上长着五株巨大的松树。那五株松树如伞如盖,相抱相拥,交相辉映,高耸人云,不仅使得后山平添了几分巍峨壮丽的气势,而且还给整个村子带来了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村子南面、北面也有小山。北面的小山上还长着一株巨大的樟树。那樟树的树干特别粗,三个大人伸开手臂都合抱不过来。村子不大,坐西朝东,百十来间白墙青瓦的房屋紧紧凑凑地排列在一个三面环山的湾湾里。村子前面是一个地坪,地坪前面是数十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稻田,而稻田前面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菜园子。菜园子前面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小路前面有一条终年流水潺潺的小溪,小溪上一座石板桥飞架而过,将东西两面的小路连接起来。那小路便是通往照壁山神母岭的主路了。

石板塘村以塘为名。石板塘不大,只有七八亩水面。她位于村子北侧的山边上,隔着北山的一个角,由一条弯弯的小路与村子连接起来。那弯弯的小路是用三尺来长、一尺来宽的长条石板铺成的,紧挨着水塘。由于有这条石板路,所以这水塘的名字叫做石板塘。石板塘虽没有紧挨着村子,但却是全村整体布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她终年满池清水,晶莹透澈,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玉镶嵌在村边,映照着蓝天丽日、绿树红花、农田茅舍、瓦屋青烟,使得整个小山村显得、灵秀与妩媚、生机盎然。

石板塘最早的住户姓陈。陈家本来是当地有名大户。当地人都特别敬重山神、塘神,逢年过节必隆重祭拜。但陈家第十三代族长却是个粗鲁汉子,从来不信塘神。一年除夕夜里,他在邻村多喝了几杯酒,回来路过石板塘时,却玩了一个恶作剧——站在塘堤上,对着水面撒了一泡尿。没想到,回家后他就病倒了,病的恰恰就是那生儿育女的命根子。后来,他终于死在这病上了。他自知这病因何而起,临死前便叮嘱族里人说:“我这病是咎由自取,所以不可厚葬,也不可葬人祖坟,而只能葬在石板塘的塘堤之下。我葬在那里,好终日反省,向塘神谢罪。我下葬之后,你们赶紧将这祖屋卖了,从速搬家!切记!”

那位陈姓族长说完话就死了。他死之后,族人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草草下葬。至今,石板塘的塘堤之下,石板路西侧的路边上,还有他的坟墓。

陈家后来搬走了,这陈家老屋便卖给了一个姓姜的人家。姜家原来住在照壁山东面山下的高家坊一带。买了这陈家老屋后,姜家老族长便派自己的小儿子,一个知书达礼、好学上进、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带着妻子儿女,住进了这陈家老屋,并更名为石板塘村。

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名叫姜日广,是石板塘姜家的第一代祖先。他搬来时,姜家只有几个人,而且一连三代单传。但到了第四代,即重孙子姜光瀚这一代,姜家便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了。姜家为什么会在这时候迅速发展呢?这里面的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姜光瀚生了一个才能特别突出的好儿子。姜光瀚的这个好儿子,就是姜家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姜辉阁。P1-2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梦竹编织的《石板塘》内容介绍:姜氏家族繁衍生息于湘北的石板塘。渐渐成为湖南的名门望族。石板塘作为标志性符号,见证着这个家族的盛衰,也见证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潮涨潮落。姜云岳与李英莲代表着家族的不同力量。族长拥有这个家族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所要守护的尊严与规则实际上是在家规和孝悌幌子下陈旧与愚腐的传统框框,同时代格格不入。石板塘正如一潭死水无澜,处处散发着腐朽的气息。而英莲、耀宗等姜氏第二代年轻人的抗争,似一股清新的空气掠过石板塘。预示着石板塘的希望与出路。山清水秀如人间仙境的古村里人们不再只是浑浑噩噩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生活开始改变原有的轨迹,赋予石板塘新的内涵与新的变化。

编辑推荐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因此,百姓们不仅都喜欢以她为“照”,将房屋的正面朝向它,而且还给她起了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照壁山。梦竹编织的《石板塘》是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盛衰历史,中国农村世俗生活原生态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板塘(上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梦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10826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6
CIP核字 201421280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60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