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比较宗教的角度,描述了中国佛教各宗派在近代的流变衍传。对近代学者高僧对佛教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及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新阐发,近代佛教在组织教育、文学艺术、社会慈善、心理调节各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一一条分缕析,有助于了解佛教文化在古代与当代之间的断层,解答一些对现实宗教与人生问题的困惑。
| 图书 |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比较宗教的角度,描述了中国佛教各宗派在近代的流变衍传。对近代学者高僧对佛教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及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新阐发,近代佛教在组织教育、文学艺术、社会慈善、心理调节各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一一条分缕析,有助于了解佛教文化在古代与当代之间的断层,解答一些对现实宗教与人生问题的困惑。 目录 序 从韦伯的论点谈起——代自序 绪论 第一编 顺流而下(约1830-1919) 第一章 逾越与化合 第二章 归去来兮? 第三章 风去际会 第四章 春雨潇潇 第二编 新潮勃兴(1919-1931) 第五章 弯弯的小河 第六章 激流奔腾 第七章 波推浪涌 第八章 大树参天 第八章 绿荫蔽地 第三编 回旋往复(1931-1947) 第十章 抉择 第十一章 不仅为了修行 第十二章 进退消长 第十三章 风雨飘摇 试读章节 敬安与冶开参禅的本意是为寻求个人解脱,但近代时势却迫使他们从事“利他事行”,这是否有违禅宗的根本旨趣?我们且从南禅得以立宗的修行途径来考察一番。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邓子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1146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1994-04-01 |
| 首版时间 | 1994-04-01 |
| 印刷时间 | 1996-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7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