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进侗寨
内容
编辑推荐

《十进侗寨》作者吴正光本是湖南凤凰苗族人,却一生在贵州从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对侗族的村寨文化情有独钟。二三十年前,参与组织在北京举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将展厅当作“侗寨”,展示侗族风情,把“侗族建筑及风情”合在一起保护、研究和展示。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把村寨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性保护、研究和展示。如今,“增冲鼓楼”、“地坪风雨桥”早已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也已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侗族村寨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回首三十多年来,在侗族村寨进进出出的经历,重读当年留下的日记,感觉到是一种享受。将《侗寨调查日记》整理出来,是想回顾,他“这一生一世”,与侗族村寨文化有过“一段难分难舍的时光”。

内容推荐

《十进侗寨》作者吴正光在贵州从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50年,数十次深入侗族村寨调查,每次都有日记,从中挑选了时间较长、目的明确、意义重大、成果显著的十次,加以整理。从中可见,“增冲鼓楼”、“地坪风雨桥”,早已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也已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侗族村寨,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最近,年过古稀的作者,再次探访曾经访问过的侗寨,探望31年前在侗族村寨结识的朋友,记录现在的变化。几十年来的侗寨调查日记——《十进侗寨》是实实在在的侗族民俗调查实录,具有史料价值。

目录

一进侗寨(1981年6月2日-21日)

调查村寨建筑及文化活动,探索村寨建筑与侗族风情的关系。

二进侗寨(1983年3月25日-4月4日)

调查侗寨鼓楼的保护情况,了解侗族村民对于侗寨鼓楼的特殊感情。

三进侗寨(1984年10月11日-18日)

深入调查侗寨鼓楼,研究“鼓楼文化”,协商征集一座鼓楼,搬到贵阳落户。

四进侗寨(1984年12月12日-29日)

陪同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的专家考察侗族建筑及风情,为举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做准备。

五进侗寨(1985年2月9日-3月6日)

陪同中宣部宣传局和文化部文物局领导、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的专家等考察侗族建筑及风情,为开展民族村寨调查保护工作、将侗族建筑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办好《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聆听领导指示及专家意见。

六进侗寨(1987年10月1日-6日)

陪同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古建筑专家考察侗族建筑,研究如何保护、维修“增冲鼓楼”、“地坪花桥”等问题。

七进侗寨(1987年11月22日-26日)

陪同中国出国文物展览公司摄影师考察侗族建筑及习俗,为出国展览做准备。

八进侗寨(2000年4月17日-25日)

考察三门塘,了解“北侗”地区的建筑文化与侗族风情,与“南侗”地区作比较。

九进侗寨(2006年9月10日-19日)

陪同国家文物局派遣的清华大学教授考察侗族乡土建筑,为确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推荐名单重设项目》准备材料。

十进侗寨(2012年10月26日-11月4日)

探望三十一年前在侗族村寨结识的朋友,了解三十一年来的变化。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进侗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正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37003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2013207725
中图分类号 K287.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06:34